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糟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运克 朱咏莉 李萍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0-412,共3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林地土壤、已经堆肥处理的锯末和醋糟、未经堆肥的新鲜醋糟样品中初步分离筛选出13株菌株。通过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测定其相对酶活力,进一步得到3株(分别命名为SL02、SL04和SL10)分解纤...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林地土壤、已经堆肥处理的锯末和醋糟、未经堆肥的新鲜醋糟样品中初步分离筛选出13株菌株。通过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测定其相对酶活力,进一步得到3株(分别命名为SL02、SL04和SL10)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对这3株菌株分别进行温度、碳源、氮源和酸碱度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SL10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左右,SL02、SL04菌株则分别为28~31℃和25~31℃。醋糟和麸皮的不同配比对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SL02菌株的适宜配比为2∶3,SL02和SL10菌株则分别为1∶4或0∶5;以NH4NO3作为氮源,3株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SL04菌株生长的适宜pH值为6左右,SL02和SL10菌株生长适宜的pH值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醋糟 分离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春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萍萍 戴青玲 +2 位作者 胡永光 袁俊杰 母建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防止早春晚霜对茶叶的危害,首先要探明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气温和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平地、北坡和南坡等不同地形上茶树冠层温度水平分布、地温日变化以及近地7 m高度范围内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初春晴朗天气条件下,茶... 为防止早春晚霜对茶叶的危害,首先要探明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气温和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平地、北坡和南坡等不同地形上茶树冠层温度水平分布、地温日变化以及近地7 m高度范围内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初春晴朗天气条件下,茶园昼夜温差很大,均在10℃以上,最高达20℃,且晴朗少风条件下夜晚容易出现逆温现象,从而形成霜冻。21:00—06:00时段内逆温程度较强,05:00—06:00达到最强。逆温效应随高度变化,且在4 m高处达到最大;北坡受逆温影响最大,极易遭受霜害。地温变化平缓,傍晚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且平地始终高于北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逆温 气温 地温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茅苍术组培过程中蔗糖含量的无菌动态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艳娇 吴沿友 +1 位作者 朱咏莉 施倩倩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69,共2页
为比较不同类型茅苍术的生长潜能,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不同类型茅苍术组培苗培养基中蔗糖含量进行无菌动态检测。选取67个培养基,通过不同的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建立培养基中糖含量预测的光谱模型。定期对移栽不同品种茅苍术的培养基... 为比较不同类型茅苍术的生长潜能,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不同类型茅苍术组培苗培养基中蔗糖含量进行无菌动态检测。选取67个培养基,通过不同的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建立培养基中糖含量预测的光谱模型。定期对移栽不同品种茅苍术的培养基进行光谱采集,用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不同类型茅苍术在生长过程中对糖的吸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缺刻型茅苍术在接种15 d后就消耗了约75%的蔗糖,为自养器官的建成提供物质基础,提示缺刻型茅苍术组培苗的生理机能优于长披针型和短披针型,为茅苍术的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茅苍术 蔗糖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湾红树林河口湿地土壤氧化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娜 吴沿友 +2 位作者 刘荣成 朱咏莉 廖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0-272,共3页
以泉州湾红树林河口湿地为对象,对不同植被种类下2种土壤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不同季节(春季和秋季)和不同区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 以泉州湾红树林河口湿地为对象,对不同植被种类下2种土壤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不同季节(春季和秋季)和不同区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秋季,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随季节变化无明显差异;(2)在不同区域,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上游高于中游和下游,多酚氧化酶活性则为中游低于上游和下游;(3)从总体上来看,植被种类对两种酶活力影响不大。由于植被的分布差异,从表观上看,原生的桐花树下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秋茄和白骨壤)与无植被生长的空地和裸地,秋茄和裸地下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植被。从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泉州湾红树林河口湿地土壤两种氧化酶活性变化成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以上结果为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泉州湾湿地 过氧化氢酶 多酚氧化酶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泉州湾红树株高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晓君 吴沿友 +1 位作者 竹为国 朱咏莉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3,30,共4页
在分析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红树的平均基径、基径数、平均胸径、胸径数等特征参数,建立了预测红树株高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算法;采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距堤坝25,50,75 m 3个... 在分析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红树的平均基径、基径数、平均胸径、胸径数等特征参数,建立了预测红树株高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算法;采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距堤坝25,50,75 m 3个采样点的株高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0 6,0.002 2,0.004 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5,0.94。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对红树株高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BP神经网络 株高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