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市气候变化对奶牛热冷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
47
1
作者
董晓霞
刘浩淼
+4 位作者
张超
于海鹏
马翀
易晓燕
李哲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8-205,共8页
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奶牛养殖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外部环境有所加剧。该文采用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和风寒温度(wind chill temperature,WCT)2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地区1951-2012年逐日的THI和WC...
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奶牛养殖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外部环境有所加剧。该文采用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和风寒温度(wind chill temperature,WCT)2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地区1951-2012年逐日的THI和WCT的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应激环境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2a来北京地区温度提升了1.93℃,气候变暖特征明显快于全国,气候变化加剧了北京地区热应激温度环境,降低了冷应激温度环境,综合考虑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热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小,对冷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大。但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以来,北京地区热冷应激环境呈现"双升"态势,尤其冷应激环境明显增强,2012年冷应激天数为近10a来最高,对北京地区的奶产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对以开放或半开放式牛舍养殖为主的北京地区的牛舍改造和应激设施设备改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应激
温度
应激环境
温湿度指数
风寒温度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晶
陈奎春
+2 位作者
温富勇
赵海明
张利娟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18期56-57,共2页
目前北京市密云县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对奶牛妊娠诊断还采用传统的配种后60天进行直肠触诊法,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增加牛与人之间疾病的传播。2014年4月密云县引进了先进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使用“28天可视孕检试剂盒”,对配种后28...
目前北京市密云县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对奶牛妊娠诊断还采用传统的配种后60天进行直肠触诊法,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增加牛与人之间疾病的传播。2014年4月密云县引进了先进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使用“28天可视孕检试剂盒”,对配种后28天的奶牛采血样分离血清进行诊断,该技术将奶牛妊娠诊断时间提前了30天,一头奶牛可节省30天的饲养成本,增加奶产量,节约饲料成本,降低了产犊间隔,改善繁殖状况,并减少对妊检人员身体的伤害,避免了人畜传染病的发生。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密云县7个奶牛养殖场进行应用,特异性达到了96%以上。本文简述了通过对怀孕奶牛早期产生相关糖蛋白的检测,来判定奶牛是否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的操作及对养牛业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诊断技术
奶牛
早期
应用
密云县
直肠触诊
饲养成本
饲料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原酸协同抗氧化机理的电化学和光谱-色谱学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剀舟
翟晓娜
+3 位作者
王佳良
柴智
任发政
冷小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5-2413,共9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油水分配系数和红外光谱(FTIR)、XRD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圆二色谱(CD)对于绿原酸协同抗氧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于绿原酸单体和复配混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复配绿原酸分子之间...
利用循环伏安法、油水分配系数和红外光谱(FTIR)、XRD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圆二色谱(CD)对于绿原酸协同抗氧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于绿原酸单体和复配混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复配绿原酸分子之间抗氧化活性差距越大,抗氧化活性高的绿原酸含量越高,协同效果越好;协同过程中并未发现绿原酸复配混合物氧化电势的改变,说明协同作用时分子间的氧化偶联作用并不存在;转移电量与抗氧化指标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0.92),协同作用发生时体系的实际转移电量高于理论转移电量,证明了高抗氧化活性绿原酸分子即双咖啡酰奎宁酸的重生;油水分配系数绝对值差为0.13时的绿原酸复配组合具有良好的界面效应和高的协同效果;红外光谱、XRD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圆二色谱并未发现绿原酸复配混合物中反映绿原酸分子相互作用和规则性排列的信息。因此绿原酸分子之间重生机制和体系的界面效应是绿原酸发生协同抗氧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协同抗氧化
循环伏安法
FTIR
XRD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气候变化对奶牛热冷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
47
1
作者
董晓霞
刘浩淼
张超
于海鹏
马翀
易晓燕
李哲敏
机构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信息研究所
农业
部
农业
信息服务
技术
重点实验室
中国
农业
科学院智能化
农业
预警
技术
与系统重点开放实验室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
北京
绿荷牛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
农业
科学院
农业
资源与
农业
区划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8-205,共8页
基金
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农业部软课题(z201335)
文摘
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的影响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奶牛养殖的热应激或冷应激外部环境有所加剧。该文采用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和风寒温度(wind chill temperature,WCT)2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地区1951-2012年逐日的THI和WCT的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奶牛养殖应激环境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62a来北京地区温度提升了1.93℃,气候变暖特征明显快于全国,气候变化加剧了北京地区热应激温度环境,降低了冷应激温度环境,综合考虑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气候变化对北京地区热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小,对冷应激综合环境影响大。但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以来,北京地区热冷应激环境呈现"双升"态势,尤其冷应激环境明显增强,2012年冷应激天数为近10a来最高,对北京地区的奶产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对以开放或半开放式牛舍养殖为主的北京地区的牛舍改造和应激设施设备改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应激
温度
应激环境
温湿度指数
风寒温度
奶牛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stress
temperature
stress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x
wind chill temperature
cow
分类号
S162.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晶
陈奎春
温富勇
赵海明
张利娟
机构
北京市
密云县
农业
局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18期56-57,共2页
文摘
目前北京市密云县大多数奶牛养殖场对奶牛妊娠诊断还采用传统的配种后60天进行直肠触诊法,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增加牛与人之间疾病的传播。2014年4月密云县引进了先进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使用“28天可视孕检试剂盒”,对配种后28天的奶牛采血样分离血清进行诊断,该技术将奶牛妊娠诊断时间提前了30天,一头奶牛可节省30天的饲养成本,增加奶产量,节约饲料成本,降低了产犊间隔,改善繁殖状况,并减少对妊检人员身体的伤害,避免了人畜传染病的发生。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密云县7个奶牛养殖场进行应用,特异性达到了96%以上。本文简述了通过对怀孕奶牛早期产生相关糖蛋白的检测,来判定奶牛是否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的操作及对养牛业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
妊娠诊断技术
奶牛
早期
应用
密云县
直肠触诊
饲养成本
饲料成本
分类号
S827.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原酸协同抗氧化机理的电化学和光谱-色谱学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剀舟
翟晓娜
王佳良
柴智
任发政
冷小京
机构
中国
农业
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
北京
实验室
北京
茱古拉咖啡有限公司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5-2413,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3B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771)资助
文摘
利用循环伏安法、油水分配系数和红外光谱(FTIR)、XRD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圆二色谱(CD)对于绿原酸协同抗氧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于绿原酸单体和复配混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复配绿原酸分子之间抗氧化活性差距越大,抗氧化活性高的绿原酸含量越高,协同效果越好;协同过程中并未发现绿原酸复配混合物氧化电势的改变,说明协同作用时分子间的氧化偶联作用并不存在;转移电量与抗氧化指标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0.92),协同作用发生时体系的实际转移电量高于理论转移电量,证明了高抗氧化活性绿原酸分子即双咖啡酰奎宁酸的重生;油水分配系数绝对值差为0.13时的绿原酸复配组合具有良好的界面效应和高的协同效果;红外光谱、XRD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圆二色谱并未发现绿原酸复配混合物中反映绿原酸分子相互作用和规则性排列的信息。因此绿原酸分子之间重生机制和体系的界面效应是绿原酸发生协同抗氧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绿原酸
协同抗氧化
循环伏安法
FTIR
XRD
CD
Keywords
Chlorogenic acids
Synergistic Antioxidant
Cyclic Voltammetry
FTIR
XRD
CD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市气候变化对奶牛热冷应激的影响
董晓霞
刘浩淼
张超
于海鹏
马翀
易晓燕
李哲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应用
张晶
陈奎春
温富勇
赵海明
张利娟
《中国畜牧业》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绿原酸协同抗氧化机理的电化学和光谱-色谱学研究
杨剀舟
翟晓娜
王佳良
柴智
任发政
冷小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