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董洁 周智 +2 位作者 张蓬涛 张贵军 朴丽超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深入探究建设用地扩张与土地利用冲突的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关系,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2000-2020年建设用地扩张的强度与模式进行量化,然后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 深入探究建设用地扩张与土地利用冲突的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关系,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2000-2020年建设用地扩张的强度与模式进行量化,然后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冲突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北省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呈现显著的“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西北部地区扩张模式趋于分散,呈现“飞地式”发展态势。(2)2000-2020年,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呈先降后升的特征,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其变化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2000-2010年扩张强度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主要呈正向影响,而2010-2020年主要转为负向影响,扩张模式在整个研究期主要对冲突变化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强度 建设用地扩张模式 土地利用冲突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景观特征识别及生态健康评价研究——以迁安市为例
2
作者 崔家豪 徐磊 +1 位作者 张贵军 周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51-63,共13页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 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资源型城市景观健康状态,对景观进行科学管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研究选择土地利用、坡度、高程等8个景观特征要素,使用二阶聚类和格式塔归档法对迁安市进行景观特征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影响-风险”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景观特征区域为评价单元,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分析1995-2020年迁安市景观健康状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迁安市可分为17类景观特征类型和11类景观特征区域。1995-2020年间,乡村聚落景观、城镇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等级以III级为主,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等级相对较高,为IV级;(2)1995-2020年,水域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他景观特征区域的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3)以相关规划为依据,结合迁安市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按照“问题识别-重点优化”的思路,针对主要景观特征区域,即低海拔耕地景观、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城镇景观提出景观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特征评估 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健康-影响-风险”模型 资源型城市 迁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关系下保定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雪燕 赵丽 苏孟维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关系,实现区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模型,量化太行山区保定段8个县域2005-2020年粮食供给和碳固定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供需关系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并为保定太行山区的生... 为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关系,实现区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模型,量化太行山区保定段8个县域2005-2020年粮食供给和碳固定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供需关系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并为保定太行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2005-2020年保定太行山区的粮食供给服务供给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需求量和供需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产水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供需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碳固定服务供给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需求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供需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2005-2020年保定太行山区的粮食供给-产水-碳固定服务和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比均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3)2005-2020年保定太行山区的3种生态系统服务均以高供给低需求的供需特征为主,粮食供给-产水-碳固定服务的供需以供给大于需求为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保定太行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均衡匹配状况,并指导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区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分析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以“土壤地理学”为例
4
作者 文宏达 吉艳芝 +1 位作者 李淑文 焦会青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土壤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针对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点-线-面”割裂、教学手段更新慢、实践参与度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创新... “土壤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针对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点-线-面”割裂、教学手段更新慢、实践参与度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抓手,遵循OBE教学理念,进行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改革。结果表明:(1)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构建,“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更新,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点-线-面”贯通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通过教学进程中课程思政、耕读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培育的融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野外实践能力和“三农”践行能力,实现了“专-创-思-劳”融合的课程培养目标,为创建“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创新实践 教学改革 “专-创-思-劳”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苏孟维 赵丽 王雪燕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4期481-491,共11页
为分析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胁迫、生态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河北省2001-2020年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及变化分析,运用... 为分析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胁迫、生态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河北省2001-2020年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及变化分析,运用通径分析法分析自变量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1)2001-2020年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从空间分布看,2001-2020年,除秦皇岛、承德等级未发生变化,其他地区均呈现好转趋势;(3)通经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服务价值、人均绿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和林地比例是土地生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001年、2008年、2020年虽然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但仍较差,可优先考虑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地生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径分析 多因素综合评价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