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矿区周边农田土壤HMs-PAHs共存污染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的响应
1
作者 彭冠维 易盛炜 +6 位作者 张祺明 刘杰 甘杰 黄钟霆 石雪芳 吴玉俊 李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6-707,共12页
本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部分锰矿区周边重金属(HMs)和多环芳烃(PAHs)共存污染旱地和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旱地与水田土壤中HMs和PAHs的含量,借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 本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部分锰矿区周边重金属(HMs)和多环芳烃(PAHs)共存污染旱地和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了旱地与水田土壤中HMs和PAHs的含量,借助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污染因子(CF)法对HMs-PAHs共存污染土壤进行风险评估,使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共存污染程度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抗性机制。结果表明:旱地中Cd、As和PAHs的含量分别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0.4、1.4倍和1.8倍,而水田Cd和PAHs的含量分别是风险筛选值的3.9倍和1.1倍,旱地Cd生物有效性明显高于水田。根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将采样点所处的旱地和水田划分为重、中、轻污染区,污染因子风险排序为Cd>As>Pb>PAHs。不同共存污染程度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其中重、中污染和轻污染土壤中优势菌属分别为酸杆菌Gp6、酸杆菌Gp4和芽孢杆菌,旱地中的优势菌属为酸杆菌和鞘氨醇单胞菌,水田中的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Cd和PAHs分别是旱地和水田中优势菌群的主要影响因子。污染程度与功能菌株的HMs耐受性基因和PAHs降解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鞘氨醇单胞菌的相对丰度与共存污染水平(包括HMs和PAHs)显著正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该区域共存污染特征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区 重金属 多环芳烃 共存污染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洞庭湖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和潜在风险 被引量:6
2
作者 武晨 黄凤莲 +7 位作者 刘新刚 范青青 陆海楠 李启武 郭倩 李莹 彭勇春 李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5-1583,共9页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概率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环洞庭湖流域52个表层土壤点位中8类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16种ARGs亚型)的分布特征和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环洞庭湖流域周边表层土壤中ARGs总丰度... 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概率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环洞庭湖流域52个表层土壤点位中8类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16种ARGs亚型)的分布特征和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环洞庭湖流域周边表层土壤中ARGs总丰度范围为3.29×10^(7)~3.73×109copies/g,远高于土壤ARGs背景值(1.80×10^(5)~1.35×10^(7)copies/g,平均值为3.03×106copies/g).南洞庭湖流域表层土壤中ARGs丰度高于东、西洞庭湖流域.磺胺类、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ARGs是高丰度的ARGs类型,平均丰度分别为1.51×10^(8)、1.50×10^(7)和2.64×10^(7)copies/g,主要ARGs亚型是sul1和dfrA14,均属于磺胺类ARGs.I类整合子基因(intl1)的平均丰度为6.94×10^(8)copies/g,高于总ARGs平均丰度.相关性分析表明intl1丰度与dfrA14、tetR和kan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intl1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促进了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ARGs的传播.Monte Carlo模拟表明,研究区域存在64.92%~98.68%概率的ARGs人体暴露剂量高于风险背景值(成人12.56copies/(g·d),儿童38.11copies/(g·d)),表明研究区域土壤ARGs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可忽视,皮肤接触是ARGs主要暴露途径,磺胺类ARGs是潜在健康风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洞庭湖 土壤 抗生素抗性基因 分布特征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