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文霞 唐玉朝 +4 位作者 尹翠琴 王坤 伍昌年 张良霄 高和气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2,共6页
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必需元素之一,高氟或低氟的摄入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利用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一直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简述了金属氧化物的除氟机理,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的改性方法,如掺杂改性、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化并归纳... 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必需元素之一,高氟或低氟的摄入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利用金属氧化物吸附除氟一直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简述了金属氧化物的除氟机理,综述了金属氧化物的改性方法,如掺杂改性、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化并归纳了改性金属氧化物的吸附机理,讨论了pH、共存离子、反应温度对改性金属氧化物除氟效果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改性金属氧化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机理 金属氧化物 掺杂改性 复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活化过碳酸钠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G的机制与原理
2
作者 王旭东 唐玉朝 +1 位作者 伍昌年 朱先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3-752,共10页
针对偶氮染料酸性橙G(C.I.Acid Orange G)废水难降解问题,采用微量Cu^(2+)激活过碳酸钠(SPC)对C.I.Acid Or⁃ange G进行降解处理,并对降解过程的反应机制及降解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C.I.Acid Orange G质量浓度为30 mg·L^(-1),C... 针对偶氮染料酸性橙G(C.I.Acid Orange G)废水难降解问题,采用微量Cu^(2+)激活过碳酸钠(SPC)对C.I.Acid Or⁃ange G进行降解处理,并对降解过程的反应机制及降解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C.I.Acid Orange G质量浓度为30 mg·L^(-1),Cu^(2+)、SPC投加量分别为5μmol·L^(-1)、0.2 mmol·L^(-1)时,反应10 min时C.I.Acid Orange G的去除率为91.06%,16 min时达到98.39%。碱性环境有利于C.I.Acid Orange G的降解,当pH=9.23时,反应16 min时C.I.Acid Orange G的降解率为99.48%,较pH=3.19时的降解率提升了91.76%。HCO_(3)^(-)对于体系有明显的抑制效果,Cl^(-)、SO_(4)^(2-)以及NO_(3)^(-)对于体系无明显促进或抑制效果。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体系中的活性氧(ROS)为单线态氧(^(1)O_(2))和碳酸根自由基(CO_(3)^(-)·)。总有机碳(TOC)分析结果表明体系具有一定的矿化能力,在30 min时TOC的去除率可达46.2%。根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质谱结果,C.I.Acid Orange G的降解机理为偶氮键断裂、苯环开环、萘环氧化。Cu^(2+)/SPC体系可有效降解C.I.Acid Orange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橙G 高级化学氧化 过碳酸钠 自由基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过碳酸钠高级氧化体系降解酸性橙7的反应机理研究
3
作者 李悦 唐玉朝 +5 位作者 冯琪瑞 王坤 伍昌年 黄显怀 胡文霞 石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51,共11页
该文探究了UV与过碳酸钠(SPC)均相高级氧化体系去除酸性橙7(AO7)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AO7初始浓度为20 mg/L、SPC投加量为0.5 mmol/L时,光解25 min时AO7去除率可达98.4%,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0。当pH约为3.0... 该文探究了UV与过碳酸钠(SPC)均相高级氧化体系去除酸性橙7(AO7)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AO7初始浓度为20 mg/L、SPC投加量为0.5 mmol/L时,光解25 min时AO7去除率可达98.4%,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0。当pH约为3.0时,25 min AO7去除率为74.2%,当pH值提高至10.0左右时,体系去除效率提升至99.8%。高浓度无机阴离子HCO_(3)^(-)和NO_(3)^(-)均会对体系产生抑制,低浓度Cl-轻微促进,而SO_(4)^(2-)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腐殖酸对AO7降解抑制相对较强,印染助剂柠檬酸钠对体系影响较小。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UV/SPC体系中的活性物质为·OH、·CO_(3)^(-)、^(1)O_(2)和O_(2)^(•-),·OH为主要活性自由基。TOC结果表明,60 min TOC去除率为41.8%,具有比UV/H_(2)O_(2)更好的矿化效果。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16 min左右时主特征峰接近完全消失。依据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验结果提出了AO7在UV/SPC高级氧化体系降解过程中的可能转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碳酸钠 酸性橙7 UV/SPC 高级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偶氮染料酸性红G
4
作者 朱先胜 唐玉朝 +3 位作者 伍昌年 黄显怀 王坤 陈徐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共8页
该文研究了真空紫外/过硫酸盐(VUV/PDS)体系降解偶氮染料酸性红G(ARG)的反应机制。在ARG初始质量浓度为60 mg/L、PDS为0.5 mmol/L条件下,VUV/PDS体系下反应5 min时ARG的去除率可达96.7%。溶液pH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额外投加NO_(3)^(-)、... 该文研究了真空紫外/过硫酸盐(VUV/PDS)体系降解偶氮染料酸性红G(ARG)的反应机制。在ARG初始质量浓度为60 mg/L、PDS为0.5 mmol/L条件下,VUV/PDS体系下反应5 min时ARG的去除率可达96.7%。溶液pH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额外投加NO_(3)^(-)、HCO_(3)^(-)和Cl时会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而额外投加SO_(4)^(2-)对ARG降解率几乎没有影响。由自由基捕获实验及电子顺磁共振(EPR)得出,VUV/PDS体系中所存在的氧化物种主要包括硫酸根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_(2))。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推断ARG降解主要通过偶氮键断裂、萘环开环。经总有机碳(TOC)分析,30 min时ARG矿化度可达到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过硫酸盐 酸性红G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活化亚氯酸盐降解酸性红G的机理
5
作者 朱先胜 唐玉朝 +4 位作者 伍昌年 黄显怀 王坤 陈徐庆 陈彩虹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7,共5页
采用真空紫外(VUV)活化亚氯酸盐(ClO_(2)^(-)),研究其对偶氮染料酸性红G(ARG)的氧化降解机理,考察不同体系、ClO_(2)^(-)浓度、初始pH值、ARG初始浓度、无机阴离子和印染助剂对ARG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RG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 采用真空紫外(VUV)活化亚氯酸盐(ClO_(2)^(-)),研究其对偶氮染料酸性红G(ARG)的氧化降解机理,考察不同体系、ClO_(2)^(-)浓度、初始pH值、ARG初始浓度、无机阴离子和印染助剂对ARG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RG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ClO_(2)^(-)投加浓度为0.4 mmol/L的条件下,反应10 min时,VUV/ClO_(2)^(-)体系中ARG去除率可达98.3%。ARG去除速率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Cl-会促进ARG氧化分解,HCO_(3)^(-)有微弱的抑制作用,NO_(3)^(-)、SO_(4)^(2-)影响较小,柠檬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抑制作用显著。VUV/ClO_(2)^(-)体系中主要氧化物质为·OH、1O_(2)、Cl·和ClO·,ARG降解机理为偶氮键断裂和萘环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红G 真空紫外 亚氯酸盐 活性自由基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坤 孙海翔 +4 位作者 唐玉朝 黄显怀 张北平 伍昌年 陈伟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1-1866,1874,共7页
二氧化锰(MnO_(2))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丰富的储量、多样的晶型以及出色的性能而备受瞩目。当MnO_(2)被纳米化处理后,其颗粒尺寸显著减小,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进而实现了材料性能的优化,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总结了MnO_(2... 二氧化锰(MnO_(2))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丰富的储量、多样的晶型以及出色的性能而备受瞩目。当MnO_(2)被纳米化处理后,其颗粒尺寸显著减小,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进而实现了材料性能的优化,大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总结了MnO_(2)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在工业废水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介绍MnO_(2)纳米复合材料形貌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阐述MnO_(2)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剂在处理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并展望Mn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MnO_(2)) 吸附机理 制备方法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185联合高碘酸盐高效降解有机染料酸性红G
7
作者 朱先胜 唐玉朝 +2 位作者 伍昌年 黄显怀 王坤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染料广泛用于各种行业,是水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基于紫外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研究了UV_(185)联合高碘酸盐(PI)均相高级氧化体系去除典型偶氮染料酸性红G(ARG)的反应机理。UV_(185)可以... 染料广泛用于各种行业,是水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基于紫外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研究了UV_(185)联合高碘酸盐(PI)均相高级氧化体系去除典型偶氮染料酸性红G(ARG)的反应机理。UV_(185)可以裂解水产生活性氧化物种,以UV_(185)为灯源既保留了UV_(254)的优势,又可以高效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试验结果表明:当PI的投加量为0.5mmol·L^(-1),ARG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1)时,光解4min时ARG去除率可达98.17%,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0)。pH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体系对ARG仍保持着较高的去除率,pH在碱性条件下,该体系对ARG的降解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HCO_(3)^(-)和Cl^(-)对体系会产生抑制作用,NO_(3)^(-)对体系产生轻微的促进,而SO_(4)^(2-)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腐殖酸对ARG降解抑制相对较强。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该体系中的活性物质为·OH、IO_(3)、IO_(4)·和^(1)O_(2)。TOC结果表明,30minTOC去除率为67.9%,高于单纯的光解和UV185联合相同浓度下的传统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和过硫酸盐(PDS)的矿化率。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推断ARG降解主要通过偶氮键断裂、萘环开环。依据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实验结果提出了ARG在VUV/PI高级氧化体系降解过程中的可能转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酸盐 酸性红G UV185 均相高级氧化 自由基 偶氮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在处理染料废水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蒋瑾 范圣杰 +4 位作者 叶承奇 汪昊 谢发之 李海斌 李雪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9,共12页
染料废水因成分复杂、危害大、色度高且难以降解,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兴电化学技术,能够通过微生物代谢实现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因其在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中的双重功能... 染料废水因成分复杂、危害大、色度高且难以降解,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兴电化学技术,能够通过微生物代谢实现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因其在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中的双重功能而备受关注。该文介绍MFC工作机理、电子传递机制以及性能影响因素,重点论述了处理废水的MFC分类,阐述了不同类型的MFC在处理染料废水时对染料废水中的各种有色污染物的脱色率以及在产电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拓展分析了MFC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应用前景,提出MFC处理染料废水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MFC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染料 废水处理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在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彩虹 唐玉朝 +5 位作者 伍昌年 马雪雨 朱先胜 王坤 尹翠琴 高和气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1-1895,1900,共6页
介绍了真空紫外线(VUV,254+185 nm)高级氧化技术辐射水产生活性氧化物质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同时包括VUV辐射氧气或者空气产生臭氧。概述了VUV工艺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影响脱色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在水处理... 介绍了真空紫外线(VUV,254+185 nm)高级氧化技术辐射水产生活性氧化物质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同时包括VUV辐射氧气或者空气产生臭氧。概述了VUV工艺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影响脱色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在水处理中的可能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真空紫外在有机染料废水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提出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 高级氧化技术 活性物种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