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主城区八条河流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占梅 李媛莉 +1 位作者 石瑞琦 胡伟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河流的污染情况并为其今后的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及支撑,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内的8条次级河流,以CODMn、TP、TN、NH3-N、DO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花溪河、肖家河、苦溪河... 为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河流的污染情况并为其今后的整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及支撑,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内的8条次级河流,以CODMn、TP、TN、NH3-N、DO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花溪河、肖家河、苦溪河、黄溪河和盘溪河水质均达到或优于GB 3838-2002中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而清水溪、溉澜溪和桃花溪为劣Ⅴ类水质水体,总体水质较差,但尚未形成黑臭。此外,研究证实河流污染主要是由TN、NH3-N和TP超标导致的富营养化,其中TN超出水功能区水质标准的河流总数比为100%,NH3-N超标的河流占比为50%,TP超标的河流占比为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长江次级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对策分析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贺阳 祝年俊 +3 位作者 白华清 孙政 牟伟 蒋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分析了在《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背景下,村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所面临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难以稳定达标等共性问题,提出了分类分区指导、重点优化处理工艺的应对策略。通过调节水质水量、强化脱氮... 分析了在《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背景下,村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所面临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难以稳定达标等共性问题,提出了分类分区指导、重点优化处理工艺的应对策略。通过调节水质水量、强化脱氮除磷效果、控制尾水SS浓度、增设除臭装置等工程措施,达到改善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目的。结合成都市金堂县土桥镇等11座村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预处理+改良AAO+管式紫外消毒组合工艺,TN、SS、TP、COD、NH3-N和BOD5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63.6%、93.7%、92.9%、85.3%、97.1%和96.1%,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符合DB 51/2311-2016的要求。该项目显著削减了金堂县村镇污水的污染负荷,对保护沱江水环境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AO工艺 村镇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B模型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陈晴空 黄秦森 +2 位作者 况力 杨肃博 范剑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71-5681,共11页
基于对重庆市5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框架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四个维度筛选确定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整治完成6个月以上的堰塘、沟渠和河流3种类型黑臭水体... 基于对重庆市5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框架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四个维度筛选确定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已整治完成6个月以上的堰塘、沟渠和河流3种类型黑臭水体的11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评价,并跟踪评价了其中堰塘型黑臭水体在2023年6、8、10月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压力、状态、响应、效益各维度权重分别为0.27,0.21,0.36,0.16,权重较高的负向指标(C_(11)、C_(14)、C_(24)、C_(36))多于权重较高的正向指标(C_(31)、C_(41)),即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虽然得到了积极响应,但整治完成的水体仍存在较大压力,获得效益有限.11个典型案例中,10个案例的整治效果等级为“有效”,1个案例为“合格”.压力维度中“水域人口负荷较大”、“截污纳管破损”、“黑臭底泥残留”以及响应维度中“水体整治投资较高”、“运维管护执行力度不足”是对整治效果带来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黑臭水体 影响因素 压力-状态-响应-效益(PSRB)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整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悬沙颗粒磷的粒径变化和滞留特征
4
作者 陈晴空 陈治君 +3 位作者 王殿常 兰峰 高千红 李姗泽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目的】磷是长江的主要污染物和生源要素,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大量携带磷的悬沙(颗粒磷)被拦截而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粒径(D)是悬沙的重要物理特性,但目前对长江颗粒磷的研究缺乏粒径方面的信息。【方法】2021年在三峡库区长江干... 【目的】磷是长江的主要污染物和生源要素,三峡大坝的建成导致大量携带磷的悬沙(颗粒磷)被拦截而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粒径(D)是悬沙的重要物理特性,但目前对长江颗粒磷的研究缺乏粒径方面的信息。【方法】2021年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支流嘉陵江、乌江的8个水文断面逐月开展了悬沙粒径级配分析和各粒径段悬沙含磷量(PP′)的监测,获得了各断面不同时间、不同粒径段悬沙的PP′值,输沙率和流量、流速等水文参数以及总磷(TP)、溶解态磷(DP)、颗粒磷(PP)的浓度,总结了库区悬沙粒度特征和含磷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库区中主导颗粒磷输移的主要悬沙成分,估算了库区对不同悬沙成分的拦截作用。【结果】结果显示:(1)库区悬沙以D≤0.062 mm的细颗粒为主,从上游到下游有细化趋势;粉砂通量最大可占全年D≤0.062 mm悬沙通量的77%,粉砂颗粒磷通量最大可占全年D≤0.062 mm悬沙颗粒磷通量的82%,粉砂是库区颗粒磷的主要载体。(2)非汛期库区长江干流各粒径段的悬沙平均含磷量大于汛期,且粒径越小PP′值越大,但汛期却是0.002<D<0.004 mm的黏粒含磷最多,输沙率决定悬沙通量的多少,是影响颗粒磷输移的主要因素。(3)库区水体中的磷在非汛期以DP为主,汛期以PP为主,全年都有悬沙和PP滞留,尤以汛期为主,汛期悬沙和颗粒磷滞留量分别约占全年滞留量的94.5%和97.1%;粉砂颗粒磷在库区的滞留率>80%,黏粒颗粒磷的滞留率>60%。【结论】结果表明:悬沙粒径级配与土壤测磷相结合的监测方法能明确库区不同粒径悬沙的含磷量,为库区磷监测提供新的技术参考;库区悬沙成分占比对颗粒磷输移的影响大于悬沙粒径,悬沙成分占比越大,对颗粒磷输移的影响越大,因此长江上游控磷更应侧重对悬沙成分占比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悬沙 粒径 颗粒磷 滞留率 时空变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的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旸 程麒铭 +6 位作者 苏义鸿 刘非 吴洋 饶烨 谢鲁 朱钢 陈垚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 针对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问题时因参数过多而导致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了重庆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SOBOL法对比分析了LID设施空间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影响,探明了敏感性参数,进而根据敏感性参数分析结果改进Pareto最优前沿,获得LID设施空间布局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秀山海绵城市建设区LID设施径流蓄滞能力趋于饱和导致其布局参数敏感性整体减弱;LID设施布局参数对节点溢流的敏感程度受汇水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尤其是排水能力较弱的区域参数呈现出显著的敏感性;通过优化敏感性参数可显著减少NSGA-Ⅱ算法的评价次数,与优化前相比,在同等建设成本下节点溢流量可削减9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空间布局优化 全局敏感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SOBOL法 NSGA-Ⅱ算法 海绵城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磨损颗粒对生物滞留系统除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袁莹 李运晴 +3 位作者 肖文宇 程麒铭 汪琴宜 陈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TWPs)易随着道路雨水径流进入生物滞留系统(BRS)并发生持续积累,对系统除氮功能产生潜在威胁。为此,考察了TWPs不同胁迫时间下BRS除氮性能的变化规律,并结合TWPs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 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磨损颗粒(TWPs)易随着道路雨水径流进入生物滞留系统(BRS)并发生持续积累,对系统除氮功能产生潜在威胁。为此,考察了TWPs不同胁迫时间下BRS除氮性能的变化规律,并结合TWPs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识别了TWPs胁迫对除氮性能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TWPs短期(0~30 d)胁迫对BRS除污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长期(31~101 d)胁迫可减弱BRS对NH_(4)^(+)-N和TN的去除能力,去除率分别降低16.90%和6.89%(P<0.001),并显著抑制种植层硝化速率(NR)(P<0.05)。但其可增强底物诱导呼吸速率(SIR)和脱氢酶活性(DHA)(P<0.01)。同时,TWPs长期胁迫可显著提高种植层土壤有机质(SOM)和TN含量,并显著降低土壤NH_(4)^(+)-N含量(P<0.01),但其并未对淹没层土壤特性产生影响。此外,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表明,种植层土壤健康化学指标(SOM和TN)与生物学指标(DHA和SIR)间存在强显著正相关的路径效应(0.001<P<0.01),且土壤SIR和DHA的升高是BRS对NH_(4)^(+)-N去除性能下降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证实,TWPs在BRS中的长期累积会对种植层微生物代谢活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直接影响除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微塑料 除氮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代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环境分布和主要环境过程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清伟 梅晓杏 +1 位作者 孙姣霞 胡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5,共14页
内分泌干扰物(EDCs)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憎水性、低剂量效应和半衰期长等特征,在全球的土壤/沉积物中已被广泛检测到,并发现已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重点综合评述了近10年来土壤/沉积物中EDCs的来源、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及... 内分泌干扰物(EDCs)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憎水性、低剂量效应和半衰期长等特征,在全球的土壤/沉积物中已被广泛检测到,并发现已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重点综合评述了近10年来土壤/沉积物中EDCs的来源、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及吸附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EDCs来源涉及农业、工业和生活等多个方面;空间分布上,一般呈近海地区沉积物中EDCs浓度水平较河流底泥及土壤低,而高度工业化、城市化地区土壤/沉积物中EDCs浓度亦较高;EDCs的吸附受土壤/沉积物理化性质、EDCs自身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一般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成熟度、土壤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其吸附能力呈正相关,黏土矿物类型对EDCs的吸附也有重要的影响;EDCs的吸附能力与其自身的疏水性和结构特征有关;温度升高和溶液p H值增加都不利于EDCs的吸附,而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对其吸附起着促进作用。土壤/沉积物对EDCs的吸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对其吸附特性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土壤或沉积物 环境分布 吸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在水土环境中的来源、危害及其检测方法评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潘伟亮 罗玲利 +3 位作者 敖良根 谢会敏 蒲麟鑫 王书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8-1513,1519,共7页
综述了全球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微塑料的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梳理了微塑料对水土环境生物的危害,归纳了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包括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采样、提取、检测方法及技术难点。最后针对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方法目... 综述了全球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微塑料的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梳理了微塑料对水土环境生物的危害,归纳了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包括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采样、提取、检测方法及技术难点。最后针对水土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进一步规范微塑料的检测及评估其对水土环境风险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水土环境 来源 危害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
9
作者 谭慧月 李姗泽 +5 位作者 陈晴空 温洁 陈敏 贾焯越 包宇飞 王雨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共11页
研究周期性水位涨落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C)、氮(N)、磷(P)分布特征的影响,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提供参考。2021年8月对大宁河消落带150~175 m及175m以上水位高程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与采样,探究不同水位... 研究周期性水位涨落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C)、氮(N)、磷(P)分布特征的影响,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提供参考。2021年8月对大宁河消落带150~175 m及175m以上水位高程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与采样,探究不同水位高程植物优势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布特征,植物生物量和多样性与水位高程、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水位高程优势物种不同,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分别为175 m以上、175 m和150~170 m水位高程的绝对优势物种,植物多样性随水位高程的上升呈增加趋势(;2)土壤SOC和TP含量随水位高程上升呈增加趋势且均在175 m水位高程达最大值,TN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70 m水位高程处取得最大值,SOC、TN、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3)植物生物量与水位高程、SOC和TP含量呈负相关,与TN含量呈正相关,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水位高程、SOC、TN、TP含量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有机碳 总磷 总氮 分布特征 大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河流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占梅 黄大俊 +2 位作者 石瑞琦 徐源 龚雨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为了评估重庆市主城区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环境风险,以重庆市主城区花溪河、苦溪河、桃花溪、清水溪、盘溪河等5条河流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河流底泥中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浓度;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 为了评估重庆市主城区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环境风险,以重庆市主城区花溪河、苦溪河、桃花溪、清水溪、盘溪河等5条河流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河流底泥中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浓度;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了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5条河流中6种重金属均达到了轻度污染及以上的等级,桃花溪和清水溪取样点的内梅罗综合指数P com>3,属于重污染;6种重金属中,Cu污染最严重;重庆市主城区河流底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除了花溪河一个采样点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212.04,属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余RI<150,属于轻微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底泥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COM模型的无管网资料地区暴雨内涝模拟研究
11
作者 李陪然 刘非 +2 位作者 陈垚 魏书仪 代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实现无管网资料地区内涝风险模拟,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新城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雨水井等效排水法等4种方法等效替代管网排水能力,并构建基于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 为实现无管网资料地区内涝风险模拟,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新城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雨水井等效排水法等4种方法等效替代管网排水能力,并构建基于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OM)的全水动力雨洪模型,采用理想算例与实测降雨验证模型,选取最合适的等效模型对研究区不同雨型下的内涝积水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并基于洪水危险率分析内涝风险。结果表明:降雨率折现法、全域等效排水法、道路等效排水法和雨水井等效排水法模拟所得易涝点积水面积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49%,43.31%,8.18%和4.42%,相比之下雨水井等效排水法模拟效果最好,但在无街景区域可能存在一定限制;相同重现期下,雨峰靠前的降雨初期积水增加更快,雨峰靠后的降雨导致的内涝风险相对更高;相同雨峰系数下,重现期越大,积水面积和积水量均越大,整体内涝风险越高。研究成果可为管网资料缺乏地区城市内涝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雨型 内涝风险 等效排水方法 FVCOM 无管网资料地区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弃渣和黄铁矿复配介质的生物滞留系统除污特性
12
作者 汪琴宜 吴琼 +5 位作者 倪建华 练小可 邹高菊 袁莹 肖泓俊 陈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15,共9页
为实现建筑弃渣的资源化利用,并解决黄铁矿强化生物滞留系统除氮过程中出水pH降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建筑弃渣基复配介质型生物滞留系统。通过考察建筑弃渣添加量和介质复配方式对系统除污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微生物群落和副产物控制效应... 为实现建筑弃渣的资源化利用,并解决黄铁矿强化生物滞留系统除氮过程中出水pH降低的问题,研究构建了建筑弃渣基复配介质型生物滞留系统。通过考察建筑弃渣添加量和介质复配方式对系统除污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微生物群落和副产物控制效应的分析,探明最佳介质复配方式。结果表明,在传统介质中添加40%(V/V)的建筑弃渣可使系统对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8.70%和9.69%。但受碱性浸出的影响,COD去除率反而下降5.27%,且出现了明显的NO_(2)^(-)-N累积现象。介质复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筑弃渣的碱性胁迫效应,可发挥建筑弃渣对氮磷的强吸附性能,并结合黄铁矿作为自养反硝化电子供体的特性增强反硝化作用。该策略提高了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增加了硝化功能菌属(Nitrospira)和反硝化功能菌属(Denitratisoma和Bacilli)的相对丰度,同时抑制了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陶厄氏菌属(Thauera)的生长,进而增强了系统除污能力,有效解决了出水NO_(2)^(-)-N累积问题,并实现了出水pH、TFe和SO_(4)^(2-)等副产物的控制。尤其将40%(V/V)的建筑弃渣添加于种植层,而将20%(V/V)的黄铁矿添加于淹没层的介质复配方式能实现高效的除污性能,对COD、TP、NH4^(+)-N、NO_(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4.49%、96.94%、91.83%、87.11%和82.13%,且副产物浓度均未超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建筑弃渣 黄铁矿 介质复配 微生物群落 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13
作者 唐龙庆 李森 +2 位作者 李文丽 宋南川 张世欣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55-2162,2169,共9页
随着我国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长,水质要求也日益严格,水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絮凝工艺作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工艺之一,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污染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絮凝工艺可能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长,水质要求也日益严格,水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絮凝工艺作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工艺之一,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污染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絮凝工艺可能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助凝剂的应用就成为增强絮凝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助凝剂在水处理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研究和应用对于优化水处理过程、提高水质净化效果以及节约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综述了助凝剂分类与重要性,研究了其可应用的污染物范围,并且系统阐述了助凝剂在废水中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助凝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最新研究进展,以开发更高效、环保的助凝剂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工艺 助凝剂 絮凝效果 助凝剂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宝安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及其成效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余义瑞 史贵君 +4 位作者 武星 张博昱 陈垚 张永宜 罗莺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7,共7页
为了从治理措施、行政建设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于高密度建成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有效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治水模式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分析归纳。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宜以地方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坚持“系统+源头... 为了从治理措施、行政建设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于高密度建成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有效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治水模式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分析归纳。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宜以地方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坚持“系统+源头”的治理原则,按照“厂、网、河、源”的技术路线,从末端截污向正本清源延伸,从骨干河道向支流系统辐射,在全流域治理的大幕下,精准治理每一条黑臭水体;②需要坚持“建管并重”的治理策略;③应采用简约高效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治水模式以及“1+1+4”的管理模式,并充分借助央企等参建单位在人才、技术、经验和设备方面的优势,确保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而且也易于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水质目标等要素进行整体控制。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综合治理 治水模式 黑臭水体 顶层设计 技术路线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动力对微塑料赋存与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谭雨青 陈垚 +2 位作者 刘非 吴琼 刘臻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16-4326,共11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河流中微塑料的赋存特性和丰度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围绕微塑料在河流中的典型迁移过程探究了水动力变化对微塑料分布、沉积、迁移和吸附/释放污染物等环境行为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微塑料在河流中主要以纤维... 对近年来国内外河流中微塑料的赋存特性和丰度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围绕微塑料在河流中的典型迁移过程探究了水动力变化对微塑料分布、沉积、迁移和吸附/释放污染物等环境行为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微塑料在河流中主要以纤维和碎片形状存在,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主,颜色多呈黑白和透明,粒径小于1.0 mm;微塑料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丰度呈现出高度变异性,且迁移沉降过程、吸附/释放污染物等环境行为受水流流速和湍流扰动等水动力变化的显著影响.未来应重视水动力和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微塑料分布与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探明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毒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河流 水动力 迁移 污染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三峡库区水环境研究热点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恒粤 陈垚 +2 位作者 刘臻 陈人瑜 袁绍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61,共9页
自三峡工程论证以来,三峡库区水环境研究就已成为热点问题。为探究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基于2000~2020年WOS和CNKI数据库中三峡库区水环境相关研究的文献样本数据,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年度发文量、学科分布、关键词共现及... 自三峡工程论证以来,三峡库区水环境研究就已成为热点问题。为探究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基于2000~2020年WOS和CNKI数据库中三峡库区水环境相关研究的文献样本数据,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年度发文量、学科分布、关键词共现及突现词探测等进行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关于三峡库区水环境研究的论文总体呈现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2)香溪河、洞庭湖、时空变化、环境因子、沉积物、澎溪河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3)消落带、富营养化、香溪河库湾、澎溪河、水华、沉积物、浮游植物、重金属、洞庭湖、水质、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动力学、氮、磷、生态系统、环境因子等是该领域的热点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研究、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影响研究、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问题研究、三峡库区沉积物研究等5个方面。基于研究结果,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三峡库区水环境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研究 CiteSpace软件 文献图谱分析 富营养化 消落带 面源污染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建成区雨源型河流水环境治理方案定量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劲 陈垚 +2 位作者 甘春娟 李迪 袁绍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57,共5页
为定量评估控源截污、生态补水、微地形营造等治理方案对高密度建成区雨源型河流水环境容量的提升效果,以重庆市城区盘溪河渝北段为例,利用MIKE21软件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以水环境容量为评价指标模拟研究了各治理方案。结果表... 为定量评估控源截污、生态补水、微地形营造等治理方案对高密度建成区雨源型河流水环境容量的提升效果,以重庆市城区盘溪河渝北段为例,利用MIKE21软件构建了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以水环境容量为评价指标模拟研究了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单一治理方案对盘溪河氮磷环境容量的提升效果分别为生态补水>控源截污>微地形营造,而控源截污对COD环境容量的提升效果最大;通过3种整治措施的组合治理后,盘溪河的水环境容量可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雨源型河流 水环境容量 治理方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铈改性生物炭对水中有机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伟亮 周毅 +2 位作者 吴齐叶 刘雪羽 谭秀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195,206,共8页
为解决工业废水有机磷造成的磷污染,并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利用MgCl_(2)、CeCl_(3)溶液对农业废弃物生物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粉)进行浸渍改性,探究改性生物炭对水中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MgCl_(2... 为解决工业废水有机磷造成的磷污染,并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利用MgCl_(2)、CeCl_(3)溶液对农业废弃物生物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花生壳粉)进行浸渍改性,探究改性生物炭对水中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MgCl_(2)和CeCl_(3)摩尔比为2∶1改性的小麦秸秆生物炭WS-2Mg/Ce对水中HEDP的去除效果最佳,吸附量为(3.48±0.06)mg/g,去除率为(84.56±1.43)%。当WS-2Mg/Ce投加量为2.5g/L、pH=6、HEDP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时HEDP的去除率最大,反应2880min后基本平衡,共存阴离子对吸附几乎无影响。吸附结果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化学吸附为主导;等温吸附实验表明,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更大,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且升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农业废弃物 有机磷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在消落带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降解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莺 孙姣霞 秦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05-5713,共9页
为探究双酚A(BPA)在消落带的环境行为,于涪陵清溪消落带采集不同高程土壤样品(S_(L):155m,S_(M):160m,S_(H):165m),开展批量吸附/解吸和模拟降解实验,研究了BPA在消落带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降解行为.15℃、25℃、35℃条件下,各高程土壤... 为探究双酚A(BPA)在消落带的环境行为,于涪陵清溪消落带采集不同高程土壤样品(S_(L):155m,S_(M):160m,S_(H):165m),开展批量吸附/解吸和模拟降解实验,研究了BPA在消落带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及降解行为.15℃、25℃、35℃条件下,各高程土壤对BPA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能力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并表现出一定吸附非线性.各实验温度下,消落带土壤对BPA的吸附能力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趋势一致,随采样高程降低而增加(S_(L)>S_(M)>S_(H)).吸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均小于0,BPA在消落带土壤中的吸附为自发、放热的熵减过程,受物理吸附主导.解吸迟滞系数HI(0.853-0.981)接近1,BPA在消落带土壤中的解吸迟滞性不明显,易于解吸释放.25℃实验条件下,BPA在消落带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S_(L)(4.88d)<S_(M)(6.68d)<S_(H)(10.07d),落干期较长区域的土壤中BPA降解速率更低.10℃条件下,BPA在土壤S_(H)中的降解半衰期延长至12.01d,分别为25℃的1.19倍和35℃的1.20倍,低温条件抑制BPA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消落带 吸附 解吸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改性植物源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伟亮 李姣妮 +3 位作者 文泽宇 吴齐叶 敖良根 李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处理含磷废水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小麦秸秆制成生物炭,通过MgCl_(2)溶液对其进行浸渍改性,探究改性生物炭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600℃,0.1 mol/L MgCl_(2)溶液改性得到的小麦秸秆生物炭(WS-0.1Mg-6... 为处理含磷废水和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小麦秸秆制成生物炭,通过MgCl_(2)溶液对其进行浸渍改性,探究改性生物炭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600℃,0.1 mol/L MgCl_(2)溶液改性得到的小麦秸秆生物炭(WS-0.1Mg-600)在pH=7、初始磷酸盐浓度为10 mg/L时,对磷酸盐吸附效果最好;WS-Mg-600投加量为1.25 g/L时,对磷酸盐吸附量为(4.02±0.46)mg/g;WS-Mg-600吸附磷酸盐最佳pH为10。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及Langmuir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并为单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磷酸盐 农业废弃物 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