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湖泊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
10
1
作者
姜琦
席海燕
+1 位作者
焦立新
倪兆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4-50,共7页
通过分析我国湖泊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湖泊管理思路的两个转变,即从条块分割、"多龙管湖"的管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从水质管理向湖泊生态系统管理转变。同时,提出了构建我国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创新体系的五项...
通过分析我国湖泊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湖泊管理思路的两个转变,即从条块分割、"多龙管湖"的管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从水质管理向湖泊生态系统管理转变。同时,提出了构建我国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创新体系的五项具体措施:1)建立"一龙管湖"的湖泊流域综合管理体制;2)建立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法规体系;3)建立基于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体系;4)建立湖泊流域生态系统尺度的监测、标准、评估体系;5)加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管理
水质管理
流域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被引量:
49
2
作者
王圣瑞
倪栋
+4 位作者
焦立新
金相灿
冯明磊
刘志刚
张伟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沉积物样品测定,研究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OM、TN和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OM浓度(0.420%~3.175%)和TN浓度(0.026%~0.235%)以"五河"尾闾最高,其次是湖心,而TP浓度(0.010%~0.094%)...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沉积物样品测定,研究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OM、TN和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OM浓度(0.420%~3.175%)和TN浓度(0.026%~0.235%)以"五河"尾闾最高,其次是湖心,而TP浓度(0.010%~0.094%)最高值出现在赣江、抚河及信江尾闾,并且均由南向北至长江入湖口呈降低趋势。丰水期"五河"来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湖心及北部湖区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尤其以北部湖区增加较明显。但南部尾闾区沉积物TN浓度在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1992—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OM和TP浓度增幅较大。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污染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污染水平,与其他四大淡水湖泊相比,尽管鄱阳湖目前水质相对较好,但呈下降趋势,高氮磷营养底质则增大了其富营养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沉积物
有机质
营养盐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加碳源及沉水植物对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易文利
王圣瑞
+2 位作者
杨苏文
金相灿
屈子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2-1096,共5页
以原沉积物(处理1)和添加0.4%葡萄糖(碳源,处理2)的沉积物作为底质培养狐尾藻,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外加碳源及沉水植物对沉积物有机和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狐尾藻的生长促进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其衰退增...
以原沉积物(处理1)和添加0.4%葡萄糖(碳源,处理2)的沉积物作为底质培养狐尾藻,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外加碳源及沉水植物对沉积物有机和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狐尾藻的生长促进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其衰退增加了沉积物中磷的沉积;沉水植物对磷的不同赋存形态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对无机磷形态中的Fe/Al-P和有机形态磷中的活性有机磷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对其它形态磷的影响没有表现出统计差异;无论有无种植沉水植物,外加碳源可促进了沉积物Fe/Al-P和有机磷释放,增加了Ca-P固定;外加碳源显著提高了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的质量分数(p<0.05),降低了稳定性有机磷的质量分数,而种植沉水植物可显著降低活性有机磷质量分数。说明碳源和沉水植物对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狐尾藻
碳源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湖泊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
10
1
作者
姜琦
席海燕
焦立新
倪兆奎
机构
国家
水体
污染
控制
与治理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4-50,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5-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417004)
环境保护部"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
文摘
通过分析我国湖泊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湖泊管理思路的两个转变,即从条块分割、"多龙管湖"的管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从水质管理向湖泊生态系统管理转变。同时,提出了构建我国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创新体系的五项具体措施:1)建立"一龙管湖"的湖泊流域综合管理体制;2)建立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法规体系;3)建立基于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体系;4)建立湖泊流域生态系统尺度的监测、标准、评估体系;5)加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湖泊管理
水质管理
流域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
Keywords
lake management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watershed management
ecosystem management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被引量:
49
2
作者
王圣瑞
倪栋
焦立新
金相灿
冯明磊
刘志刚
张伟华
机构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公路
科学
研究
所
江西省
环境
保护
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417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3079)
环境保护部"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
文摘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及沉积物样品测定,研究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OM、TN和T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OM浓度(0.420%~3.175%)和TN浓度(0.026%~0.235%)以"五河"尾闾最高,其次是湖心,而TP浓度(0.010%~0.094%)最高值出现在赣江、抚河及信江尾闾,并且均由南向北至长江入湖口呈降低趋势。丰水期"五河"来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湖心及北部湖区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尤其以北部湖区增加较明显。但南部尾闾区沉积物TN浓度在枯水期明显高于丰水期。1992—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浓度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尤其是OM和TP浓度增幅较大。2008年鄱阳湖沉积物中OM、TN和TP污染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污染水平,与其他四大淡水湖泊相比,尽管鄱阳湖目前水质相对较好,但呈下降趋势,高氮磷营养底质则增大了其富营养化风险。
关键词
鄱阳湖
沉积物
有机质
营养盐
时空变化
Keywords
Poyang Lake
sediment
organic matter
nutrient
space-time variety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加碳源及沉水植物对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易文利
王圣瑞
杨苏文
金相灿
屈子睿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
重点
实验室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2-109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40873079
40703017)
+2 种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10JS071)
宝鸡文理学院重点项目(ZK0845)
陕西省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联合资助
文摘
以原沉积物(处理1)和添加0.4%葡萄糖(碳源,处理2)的沉积物作为底质培养狐尾藻,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外加碳源及沉水植物对沉积物有机和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狐尾藻的生长促进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其衰退增加了沉积物中磷的沉积;沉水植物对磷的不同赋存形态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对无机磷形态中的Fe/Al-P和有机形态磷中的活性有机磷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对其它形态磷的影响没有表现出统计差异;无论有无种植沉水植物,外加碳源可促进了沉积物Fe/Al-P和有机磷释放,增加了Ca-P固定;外加碳源显著提高了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的质量分数(p<0.05),降低了稳定性有机磷的质量分数,而种植沉水植物可显著降低活性有机磷质量分数。说明碳源和沉水植物对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沉积物
狐尾藻
碳源
磷形态
Keywords
sediment
Myriophyllum spicatum
carbon source
phosphorus forms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湖泊管理的思考
姜琦
席海燕
焦立新
倪兆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和营养盐分布特征
王圣瑞
倪栋
焦立新
金相灿
冯明磊
刘志刚
张伟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加碳源及沉水植物对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影响
易文利
王圣瑞
杨苏文
金相灿
屈子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