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正规环境教育之基本内容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祝真旭 王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82-485,共4页
环境教育对于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促进环保公众参与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非正规环境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探讨了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等特点,进而归纳出实施非正规环境教育的9种主要途径,包括:制定实施环境教育规划... 环境教育对于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促进环保公众参与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非正规环境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探讨了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等特点,进而归纳出实施非正规环境教育的9种主要途径,包括:制定实施环境教育规划、举办各类环保论坛、会议、开展环境主题展览、环境竞赛活动、环境主题节日纪念活动、环保教育培训、专题性环境教育活动、制作环境视频作品、编写环境教育教材等。文章阐述了非正规环境教育的灵活性、多面性及复杂性,认为政府、企业、NGO、新闻媒体、学校、社区、家庭乃至各类教育场所等社会单元都是非正规环境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最后,文章指出在当前的国情下应该大力加强非正规环境教育的实践,促进全民环境教育立体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非正规环境教育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环境教育的进展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柴慈瑾 田青 +2 位作者 杨珂 段玉山 宋旭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137,共3页
关键词 环境教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全球政府 环境与发展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燕 高吉喜 +3 位作者 王金生 高芳 杨兆平 仇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7-1163,共7页
运用GIS和RS技术,分析了2000年、2010年广东省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土地利用面积,对不同时期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0─2010年,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草... 运用GIS和RS技术,分析了2000年、2010年广东省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土地利用面积,对不同时期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0─2010年,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草地、农田、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8.58、81.24、1.91、86.47、70.79 hm2,而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了166.25、92.75 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均发生变化,除未利用地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其中,水域和林地2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728.07×107和463.90×107元,增加最显著.自然保护区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其中,维护生物多样性价值、水文调节价值和废物处理价值增加最为显著,食物生产价值增加最少.2000─2010年广东省11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1 199.70×107元,增长率为28.02%,表明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成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铁及其加载粘土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军 滕曼 +1 位作者 万东锦 肖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6-59,86,共5页
研究了4种聚铁絮凝剂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发现絮凝除藻效果最好的是HPFCS02;考察了水体pH的影响,同时研究了3种粘土矿物(滑石、海泡石和高岭土)的助凝作用,发现水体pH对HPFCS02的絮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产生最佳絮凝效果的pH是7.5~8.5... 研究了4种聚铁絮凝剂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发现絮凝除藻效果最好的是HPFCS02;考察了水体pH的影响,同时研究了3种粘土矿物(滑石、海泡石和高岭土)的助凝作用,发现水体pH对HPFCS02的絮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产生最佳絮凝效果的pH是7.5~8.5。3种粘土矿物助凝效果最佳的是海泡石,当HPFCS02的初始投加量只能去除60%左右时,加载50 mg·L-1的海泡石能将其去除率提高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铁絮凝剂 铜绿微囊藻 粘土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的类型、特征、来源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之杰 路竟华 +1 位作者 方皓 张义安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5期98-101,共4页
针对目前非点源污染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降低环境质量,并构成水质环境恶化一大威胁的现状,为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保证水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改善,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综述了非点源污... 针对目前非点源污染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降低环境质量,并构成水质环境恶化一大威胁的现状,为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保证水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改善,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综述了非点源污染的类型、特征、来源及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形成受地理、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影响因子多,形成机理复杂、潜伏滞后性强等特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相对较难。目前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两大类。针对特定的非点源污染治理对象,根据总体方案设计方法,设计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最佳总体方案对有效控制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类型 特征 来源 控制技术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