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功能性状与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平 盛连喜 +2 位作者 燕红 周道玮 宋彦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990-7000,共11页
湿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环节。然而,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调节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并且对影响因子的研究多集中在非生物因子上。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性状多样性对湿地生态系统土... 湿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环节。然而,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调节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并且对影响因子的研究多集中在非生物因子上。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性状多样性对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的影响,阐明了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性,介绍了植物功能性状对生态系统碳输入和输出过程的影响,简述了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指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现状和预测未来趋势等方面的应用。从优势植物、植物种间关系和植物-微生物种间关系3方面总结了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直接和间接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途径。展望了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性状多样性与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功能性状多样性 碳汇 土壤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龙湿地生态需水分析及补水对策 被引量:21
2
作者 崔丽娟 鲍达明 +2 位作者 肖红 张曼胤 何春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充足的生态用水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因素,生态需水计算研究也是对湿地进行补水的前提和依据.结合湿地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和渗漏以及工农业用水,提出在不考虑周边地区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情况下,只需计算湿地蒸散发量和渗透... 充足的生态用水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因素,生态需水计算研究也是对湿地进行补水的前提和依据.结合湿地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和渗漏以及工农业用水,提出在不考虑周边地区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情况下,只需计算湿地蒸散发量和渗透量,就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补水量下限的问题.通过相关方法计算出扎龙湿地每年平均适宜生态需水量约为15.4亿m3,其中蒸散发量约为12.0亿m3,渗漏量为3.4亿m3,考虑到区域内天然降水量为6.6亿m3,得出每年需向扎龙湿地补水至少8.8亿m3才能维持湿地需水量.同时提出有效解决降水量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问题,雨量大的季节,可考虑少补或不补水;对阻挡水流进入湿地的不合理水利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除;适当减少区内工农业用水,防止用水浪费现象发生;在上游支流修建系列水利工程,拦蓄汛期洪水,在枯水期开闸向扎龙干流补水,实现洪水资源化;采取扎龙湿地水资源敞开式向封闭式管理的转变,以工程手段促进扎龙湿地水源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湿地补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生态需水 蒸散发 渗漏 生态补水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与环境解释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娜 姚艳玲 +5 位作者 王铭 王升忠 曹议文 徐志伟 李鸿凯 董彦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9-419,共11页
为探明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线与样方结合的方法,于2014-2015年在天鹅湖沼泽湿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与环境因子测定.结果显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共有35种,隶属于19科27属.方差分析表明,地表... 为探明巴音布鲁克高寒沼泽湿地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线与样方结合的方法,于2014-2015年在天鹅湖沼泽湿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与环境因子测定.结果显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共有35种,隶属于19科27属.方差分析表明,地表积水条件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着地表积水减少,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上升趋势,Pielou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随着地表积水的减少,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冗余分析与偏冗余分析表明,所有环境因子共解释了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异的67.9%.水位与土壤全氮含量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含量的净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全磷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总效应与净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积水条件和土壤氮含量是巴音布鲁克天鹅湖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高寒沼泽湿地 环境因子 物种组成 巴音布鲁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春光 崔丽娟 +2 位作者 盛连喜 赵俊 邹丽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64,共7页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湿地和鸟类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对策至关重要。稀疏标准化法是一种建立在物种-面积关系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区域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估。运用改进的稀疏标准化程序,利用多年调查和收集的鸟类数据,来评价和分析向海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变化,结合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两种方法获取结果的相关性。评估结果表明:稀疏标准化法获取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信息与传统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鸟类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评价,且具有科学、直观、运算简捷、快速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稀疏标准化法 向海自然保护区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基于逐次投影寻踪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史晓霞 李京 +1 位作者 刘家福 王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133,共5页
以马来西亚雪兰俄州为例,利用逐次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中加入了基于遥感的表征指标,并且通过逐次投影寻踪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不断加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加入... 以马来西亚雪兰俄州为例,利用逐次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中加入了基于遥感的表征指标,并且通过逐次投影寻踪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不断加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加入遥感表征指标,并基于逐次投影寻踪模型进行的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次投影寻踪 生态环境 脆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江流域湿地空间格局变化与保护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玉辉 李辉 +1 位作者 王杰 王升忠 《吉林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1-24,共4页
图们江流域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 ,湿地类型丰富 ,分布广泛。源头及上游以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为主 ,中游多为草本沼泽 ,下游到图们江口 ,湿地分布广泛 ,主要类型为天然和人工湖泊 ,草本沼泽。由于人为活动 ,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较大的... 图们江流域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 ,湿地类型丰富 ,分布广泛。源头及上游以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为主 ,中游多为草本沼泽 ,下游到图们江口 ,湿地分布广泛 ,主要类型为天然和人工湖泊 ,草本沼泽。由于人为活动 ,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保护湿地的环境功能 ,必须加强湿地环境监测 ,合理调整湿地空间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江流域 湿地 环境监测 森林沼泽 灌丛沼泽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湿地保护立法评判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晓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9,共6页
中国迄今没有国家层面的、以湿地整体为保护对象的专门立法,这既是湿地保护管理面临困境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湿地持续恶化和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变中国湿地保护立法不足的当务之急是将国家层面的湿地立法提上议程,其前提是先行制定... 中国迄今没有国家层面的、以湿地整体为保护对象的专门立法,这既是湿地保护管理面临困境的主要根源,也是导致湿地持续恶化和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变中国湿地保护立法不足的当务之急是将国家层面的湿地立法提上议程,其前提是先行制定和完善湿地保护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体方式是依据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及其司法经验制定国家层面的湿地专门立法。作为这种改变的必要条件,要有步骤地尽快消解中国湿地立法现状的支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湿地保护立法 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洪超 吕军 +2 位作者 王铭 李兴丽 郭蒙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6期38-41,I0003,共5页
拉林河为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山脉的老爷岭,流域内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及调查资料,对拉林河流域1976-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 拉林河为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山脉的老爷岭,流域内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及调查资料,对拉林河流域1976-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流域内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趋于减少;耕地是拉林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转为耕地是其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变类型;1976-2015年整个流域景观斑块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景观破碎度逐渐降低,集中分布的趋向性愈加明显。拉林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加剧、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等,使流域生态环境更加趋于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 景观格局 拉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湿地植被生产力与水禽多样性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郭静 何春光 +2 位作者 姜海波 盛连喜 李连山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湿地植被与湿地水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生态系统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2010年、2011年夏季,通过对向海湿地5个调查样点水禽种类、数量进行的观察统计,获取了水禽多样性的信息,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计算的归一化植被... 湿地植被与湿地水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湿地生态系统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2010年、2011年夏季,通过对向海湿地5个调查样点水禽种类、数量进行的观察统计,获取了水禽多样性的信息,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获取同一时间段不同样点的湿地植被生产力情况,分析了不同样点间水禽多样性与植被生产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调查样点中同发滚水坝的植被生产力最高,水禽多样性也较高;付老文泡的植被生产力较低,水禽多样性也最低.水禽多样性指数与植被生产力呈正相关关系,但线性关系不明显.影响两者间关系的主要因素为有天气、交通等自然因素,农田劳作、放牧、捕鱼等人为干扰因素,以及调查过程中水禽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本研究为探索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监测与评估水禽多样性的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多样性 植被生产力 生态监测 向海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提升和泥炭藓繁殖体移植对泥炭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盼盼 刘宇 +4 位作者 卜兆君 马进泽 王升忠 陈旭 杨云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9-706,共8页
泥炭藓繁殖体移植是影响泥炭地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移植方式的效果往往缺乏比较研究。选取长白山区白江河退化泥炭地为研究地,以自然生境的丘间种喙叶泥炭藓(Sphagnum flexuosum)和藓丘种中位泥炭藓(S.magellanicum)(后者耐旱... 泥炭藓繁殖体移植是影响泥炭地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移植方式的效果往往缺乏比较研究。选取长白山区白江河退化泥炭地为研究地,以自然生境的丘间种喙叶泥炭藓(Sphagnum flexuosum)和藓丘种中位泥炭藓(S.magellanicum)(后者耐旱能力较强)为实验材料,通过野外移植实验,研究水位提升与不同泥炭藓繁殖体移植方式对退化泥炭地植被恢复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水位条件显著影响了喙叶泥炭藓和中位泥炭藓的建植,随着水位上升,地表湿度增加,两种泥炭藓的盖度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移植方式的变化短期内对泥炭藓的建植作用并不明显,但在移植2个月后,移植方式对喙叶泥炭藓表现出显著影响,即耐旱能力较强的中位泥炭藓置于上层时,喙叶泥炭藓盖度最高;水位和移植方式不存在交互作用,即在低水位条件下,中位泥炭藓置于上层的移植方式也未能提升泥炭藓的建植盖度。研究表明,水位提升是泥炭地植被恢复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因物种间存在对水分保持的差异,采用合理植物繁殖体移植方式,将会明显提升植被恢复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地 植被恢复 泥炭藓 水位 繁殖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丛化对草地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学喜 高英志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222,共11页
草原灌丛化在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发生,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从灌丛化全球分布现状,灌丛化对降水、草地土壤水分、入渗、地表径流、蒸散发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灌丛化对草地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灌丛化广泛发生在... 草原灌丛化在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发生,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从灌丛化全球分布现状,灌丛化对降水、草地土壤水分、入渗、地表径流、蒸散发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灌丛化对草地土壤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灌丛化广泛发生在全球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且受到降水的显著影响。在干旱区增加降水抑制灌丛化发生,湿润区降水增加则促进灌丛化发生。灌丛化可以增加草地土壤水分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改变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发组分,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未来应结合新技术和新方法,聚焦降水格局对灌丛化草地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影响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旨在为灌丛化草原科学合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以更好提升草原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化 草地生态系统 全球分布 降水 径流 水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5~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89
12
作者 刘吉平 董春月 +1 位作者 盛连喜 刘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887,共9页
以湿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以1955~2010年的地形图和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网格分析法研究景观指数的时空分异规律,并分析不同时期人为干扰度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1955~2010年小三... 以湿地变化较为剧烈的小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以1955~2010年的地形图和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网格分析法研究景观指数的时空分异规律,并分析不同时期人为干扰度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1955~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面积和最大斑块逐渐减小,斑块占景观比从52.87%下降到10.41%,最大斑块减少了47.6%,破碎化和分散性逐渐增加,连接度从1.02%增加到2.88%后下降为0.79%,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斑块的形状由复杂变得简单后又变得复杂,人为干扰度逐渐增加,从0.31%增加到0.6%;2从空间上看,1955年研究区沼泽湿地景观由西南向东北破碎化逐渐减弱,1986年后变为由西南向东北破碎化逐渐增加的格局。沼泽湿地斑块类型所占景观面积比例和连接度指数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东北部。人为干扰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弱;3 1955~2010年人为干扰对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邻近与连接程度的影响逐渐减弱,对沼泽湿地边缘密度影响逐渐增强,人为干扰对沼泽湿地斑块密度的影响主要受沼泽湿地面积的影响,人为干扰对沼泽湿地斑块的形状影响较小,沼泽湿地的优势景观控制力逐渐下降,人为干扰是小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 小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吉平 杜保佳 +1 位作者 盛连喜 田学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31,共10页
为揭示湿地变化剧烈区湿地格局变化过程及规律,利用GIS和RS技术,结合地学信息图谱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54—201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88.7%的沼泽湿... 为揭示湿地变化剧烈区湿地格局变化过程及规律,利用GIS和RS技术,结合地学信息图谱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54—201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88.7%的沼泽湿地丧失,湿地斑块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空间聚集性逐渐降低,且空间格局由集中连片分布转变为零星散布;降雨量减少、气温升高及径流量减少,是造成沼泽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地形地貌影响到沼泽湿地的丧失程度,以海拔20~80 m的沼泽湿地面积丧失最多。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丧失同时受农业开发、居民点分布、湿地保护区建设影响,距居民点越近,沼泽湿地面积丧失呈指数增加,距保护区越近,沼泽湿地面积丧失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格局变化 地学信息图谱 关联模式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严婷婷 边红枫 +3 位作者 廖桂项 盛连喜 张吉顺 高明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8,共8页
森林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群落结构复杂,从景观尺度上对其进行识别是湿地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科学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生态环境、影像特征及影像信息处理单元角度分析了森林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 森林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群落结构复杂,从景观尺度上对其进行识别是湿地研究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科学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生态环境、影像特征及影像信息处理单元角度分析了森林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森林湿地遥感提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预测未来森林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以水文特征反演为依据,认为基于地理生态环境的提取方法包括基于水文地貌学方法、基于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分类方法;基于影像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基于雷达散射特征决策树、随机森林决策树及航片目视解译法;基于影像信息处理单元角度方法主要有基于像元和对象分类2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湿地 遥感技术 水文反演 湿地分类 湿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西麓泥炭灰分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楠楠 介冬梅 +4 位作者 阳金秀 陈雪松 陈玉洁 胡楚天 乔志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3-883,共11页
本文提取长白山西麓哈尼、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泥炭沉积中所含的高分辨率无机矿物颗粒信息,追索泥炭灰分的物质来源、粒度组成特征及规律,进一步揭示本区泥炭灰分粒度的古环境意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西麓泥炭灰分颗粒粒径... 本文提取长白山西麓哈尼、孤山屯沼泽地晚更新世以来泥炭沉积中所含的高分辨率无机矿物颗粒信息,追索泥炭灰分的物质来源、粒度组成特征及规律,进一步揭示本区泥炭灰分粒度的古环境意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西麓泥炭灰分颗粒粒径集中在1~350μm,灰分组成以各类粉砂为主;本区泥炭灰分粒度分布概率累积曲线以二段式占多数,频率分布曲线呈现单峰(10~100μm)、双峰型(10~100μm,100~1 000μm)特征,搬运方式以悬移和跃移为主。由于本区沼泽地地处湿润区,泥炭灰分的粒度组成主要受到流水动力变化的影响,沼泽地水文状况的变化引起了泥炭灰分粗细的变化。因而,长白山区沼泽地泥炭灰分的粗细主要指示夏季风强弱,可用于反演古降水的变化。晚更新世以来泥炭灰分粒度的变化曲线显示本区全新世9.2 ka,8 ka和5 ka存在干旱事件,古降水历史具有"干—湿—干"旋回。由于这些干旱事件与全新世几次著名的冷事件几乎同时出现,故推测本区古气候模式为冷干和暖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泥炭 粒度 沉积相 夏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前水稻(Oryzasativa cv.Matsumae)对土壤菲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丽 何春光 +1 位作者 盛连喜 李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35-2440,共6页
以松前水稻(Oryza sativa cv.Matsuma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质量分数菲污染土壤对松前水稻营养生长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菲质量分数低于20 mg·kg-1时促进茎直径的生长,随菲质量分数的增大对水稻苗期生长有明... 以松前水稻(Oryza sativa cv.Matsuma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质量分数菲污染土壤对松前水稻营养生长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菲质量分数低于20 mg·kg-1时促进茎直径的生长,随菲质量分数的增大对水稻苗期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质量分数和高质量分数的菲污染土壤对茎高和株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中等质量分数影响不明显。(2)随菲质量分数的增大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大,而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植物体内存在着脯氨酸积累和蛋白质减少的反馈控制系统。(3)菲胁迫引起水稻叶片膜脂过氧化,植物体累积过量的丙二醛,且SOD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菲胁迫下,水稻营养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无明显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前水稻 生长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半干旱区湿地变化与局地气候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雁 刘吉平 盛连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5-664,共10页
湿地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生态系统,同时其面积的消长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客观、也更直观地表达半干旱区湿地变化与局地气候的关系,采用实证和统计研究方法,选择湿地变化较为显著的松嫩平原半干旱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在19... 湿地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生态系统,同时其面积的消长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客观、也更直观地表达半干旱区湿地变化与局地气候的关系,采用实证和统计研究方法,选择湿地变化较为显著的松嫩平原半干旱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在1985~2010年间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湿地面积及分布格局变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面积和格局变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5~9月最高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上,湿地面积增加,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和降水量下降幅度变小,湿地面积减少,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和降水量下降幅度变大.最高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与湿地格局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的湿地、草地和林地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以湿地的贡献率最显著,因此湿地的冷湿效应是调节局地气候、缓解气候暖化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变化 局地气候 半干旱区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雁 刘吉平 盛连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5-875,共11页
吉林省西部属于生态脆弱区,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单元,其发展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较多的人为干扰,该区域湿地变化极为显著。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环境功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吉林省西部2000—2010年湿... 吉林省西部属于生态脆弱区,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单元,其发展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较多的人为干扰,该区域湿地变化极为显著。为了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环境功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吉林省西部2000—2010年湿地变化数据为基础,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了自然变化(情景1)、规划优先(情景2)和生态优先(情景3)三种情景,利用CLUE-S模型对2020年湿地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并从湿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和景观抗干扰能力两个方面对不同情景下的湿地格局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了解不同情景下湿地格局的差异性,寻求合理的湿地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预测正确率为84.54%,κ指数为0.83,能够较好地模拟2020年湿地格局变化,特别是对沼泽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模拟效果较好;不同情景下湿地空间格局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三种情景下的沼泽湿地的质心均偏向西南,水域的质心均偏向东南,而水田的质心在情景1中偏向东北,在情景2和情景3中偏南,沼泽湿地和水田在情景3比情景1中具有更强的聚集性,而水域恰相反,情景1比情景3中具有更强的聚集性;不同情景下的湿地景观抗干扰能力不同,2010—2020年,情景1中的所有湿地类型的景观干扰指数都逐渐增加,而情景2和情景3中沼泽湿地和水域的景观干扰指数逐渐降低,尤以生态优先情景的下降幅度最大。表明在实施科学的生态建设时,湿地景观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格局 情景模拟 CLUE-S模型 吉林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积雪环境雪/气间汞通量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占华 张刚 +2 位作者 王艺 赵玉鑫 孙雪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1-606,共6页
研究区域内冬季存有5个月以上稳定性季节积雪,为研究积雪地表状况下雪/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设置了平地农田和坡地农田2类共4处采样点,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3月,使用动态通量箱法(dynamic flux chamber,DFC)与汞分析仪(LUMEX Zeeman RA91... 研究区域内冬季存有5个月以上稳定性季节积雪,为研究积雪地表状况下雪/气间汞交换通量特征,设置了平地农田和坡地农田2类共4处采样点,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3月,使用动态通量箱法(dynamic flux chamber,DFC)与汞分析仪(LUMEX Zeeman RA915+)联用技术测定了各样点雪/气间汞交换通量,并同步测定太阳辐射、气温和气湿等气象因子,分析了雪/气间汞通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等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季节性积雪稳定存在时,雪/气间汞通量表现为明显的由大气指向雪面的沉降特征过程。季节性积雪趋于消融时,雪/气间汞通量表现为沉降与释放交替出现,总通量水平比积雪期降低一个数量级。雪/气间汞通量与大气汞浓度存在明显的负线性相关关系,与太阳辐射强度间有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与气温和气湿间无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通量 季节性积雪 农田 大气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2010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湿地空间格局变化及热点地区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雁 盛连喜 刘吉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1,123,共5页
用GIS和RS技术,结合数学模型,研究1985—2010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湿地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及热点地区。结果表明:1985—2010年,吉林省西部湿地总面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自然湿地(河流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的面积逐渐减少,人工湿地(水田)... 用GIS和RS技术,结合数学模型,研究1985—2010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湿地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及热点地区。结果表明:1985—2010年,吉林省西部湿地总面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自然湿地(河流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的面积逐渐减少,人工湿地(水田)面积逐渐增加;自然湿地主要向耕地、草地和盐碱地转移,人工湿地(水田)面积增加方式有旱田改水田和荒地改水田2种方式;自然湿地丧失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嫩江、松花江沿岸,以及查干泡、月亮泡等湖泊附近,人工湿地(水田)面积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中、东部的吉林省增产商品粮的三大工程区;湿地变化的热点地区,由1985—2000年的4个,减少为2000—2010年的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变化 空间格局 热点地区 吉林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