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氨基酸和锌对水稻镉吸收和富集的影响
1
作者 王江瑶 田梓犀 +5 位作者 曾鹏 周航 周霞 辜娇峰 袁海伟 唐守寅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0-88,共9页
耕地镉(Cd)污染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实现Cd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该研究通过在湖南省浏阳市某Cd污染稻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氨基酸和锌(ZnSO_(4))对水稻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Cd亚细胞分布、以及水稻C... 耕地镉(Cd)污染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实现Cd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该研究通过在湖南省浏阳市某Cd污染稻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氨基酸和锌(ZnSO_(4))对水稻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Cd亚细胞分布、以及水稻Cd吸收和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氨基酸和锌可提高灌浆期和成熟期水稻叶片可溶性组分的Cd占比,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和富集。在灌浆期,叶面喷施氨基酸和锌(A1X1和A2X2)处理下水稻叶片中可溶性组分的Cd占比分别较对照(CK)增加8.4%和28.8%;在成熟期,水稻叶片中可溶性组分的Cd占比分别较CK显著(P<0.05)增加65.6%和87.3%,细胞壁组分的Cd占比降低32.0%和43.6%。同时,A1X1和A2X2处理下水稻茎、叶、谷壳和糙米Cd含量较对照CK分别显著(P<0.05)降低84.8%和94.8%、84.3%和80.6%、73.2%和85.7%、71.3%和73.0%,且糙米Cd的富集系数较单一喷施氨基酸或锌显著(P<0.05)降低36.8%~71.1%。因此,叶面喷施组合氨基酸和锌是一种阻控水稻Cd的吸收和富集的有效措施,为Cd污染稻田叶面阻控剂的研发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氨基酸 锌(ZnSO_(4)) 水稻 吸收 CD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菌联合型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和稻米砷的阻控研究
2
作者 袁海伟 李园星露 +4 位作者 唐守寅 胡露 田一君 王诗龙 陈礼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三菌联合型功能微生物菌剂在土壤中砷形态转化及其对水稻吸收转运砷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水稻品种泰优390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水稻盆栽试验。试验共设定4个不同的处理组,分别是湿润灌溉的对照组(CK)以及3组不同施用量的菌... [目的]探究三菌联合型功能微生物菌剂在土壤中砷形态转化及其对水稻吸收转运砷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水稻品种泰优390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水稻盆栽试验。试验共设定4个不同的处理组,分别是湿润灌溉的对照组(CK)以及3组不同施用量的菌剂处理组M_(1)(3000 kg/hm^(2))、M_(2)(2250 kg/hm^(2))、M_(3)(1500 kg/hm^(2)),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土壤砷形态及糙米中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施加菌剂各处理组氧化还原电位初始阶段迅速降低,随后呈现上升态势;而土壤pH在作物的幼苗生长至分蘖阶段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之后逐渐回落,并最终趋于中性;该现象伴随着非专性吸附态砷与专性吸附态砷比例的降低,土壤中无定型铁氧化物结合态砷、晶体铁氧化物结合态砷、残渣态砷含量的上升。具体而言,M_(1)处理组中,非专性和专性吸附态砷的含量分别下降了6.24百分点和16.65百分点,土壤中的无定型铁氧化物结合态砷、晶体铁氧化物结合态砷、残留态砷的含量分别升高了5.58百分点、9.05百分点、8.26百分点。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水稻籽粒中砷含量均明显降低,降幅在32.14%~60.71%。其中,M_(1)处理组水稻籽粒中砷含量仅为0.11 mg/kg,该处理组对抑制水稻籽粒中砷累积具有最佳效果。[结论]该研究为新型降砷型功能微生物菌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菌联合型功能微生物菌剂 土壤 砷形态 糙米 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钙土壤调理剂阻控复合污染稻米镉砷积累的研究
3
作者 叶长城 李园星露 +2 位作者 李洪斌 郑胜 孙梅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为探究硅-钙土壤调理剂(Ca-Si)对镉砷复合污染水稻积累镉砷(Cd、As)的影响研究,以“泰优390”为试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处(浏阳LY、临武LW和慈利CL)镉砷复合污染耕地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硅-钙土壤调理剂施用下的水稻... 为探究硅-钙土壤调理剂(Ca-Si)对镉砷复合污染水稻积累镉砷(Cd、As)的影响研究,以“泰优390”为试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处(浏阳LY、临武LW和慈利CL)镉砷复合污染耕地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硅-钙土壤调理剂施用下的水稻产量略有增幅(4.18%~11.26%);能有效阻控水稻对Cd、As积累,显著降低稻米中Cd、As的含量,通过镉砷同步钝化综合效果评价,LY、LW和CL的Cd、As降幅分别为40.63%、21.62%和41.67%,及29.51%、25.20%和15.38%;通过镉砷同步钝化综合效果评价,LY、LW和CL的Cd-As同步降低效果分别为33.40%、23.95%和24.58%,效果显著。因此,硅-钙土壤调理剂在镉砷复合污染耕地上能同步降低稻米的镉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同步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4
作者 袁海伟 唐守寅 +4 位作者 胡露 姜兴华 王诗龙 甘露 任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71-75,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生育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在水稻移栽前、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前、分蘖期、孕穗期3个时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可提高水稻产量,并... 为了探究不同生育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在水稻移栽前、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结果表明,在水稻移栽前、分蘖期、孕穗期3个时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可提高水稻产量,并显著降低土壤镉弱酸提取态比例、增加土壤镉可还原态比例。不同生育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使土壤pH提高0.55~0.68,使土壤有效镉含量降低4.59%~25.04%。不同生育期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使稻米镉含量降低25.18%~67.14%,降镉率水稻移栽前>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稻米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含量、根系Cd吸收系数、Cd次级转运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复合土壤调理剂通过降低土壤镉有效性、抑制水稻根系对镉的吸收、抑制镉从茎秆到籽粒的转运来降低稻米中镉的累积。对于复合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时期,水稻移栽前和分蘖期均可满足当前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技术上的要求,但水稻移栽前施用的成本较低,综合效果较好。综合可知,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践中,考虑到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应尽量在水稻移栽前施用复合土壤调理剂,特殊情况下(错过农时等)可在分蘖期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期 土壤调理剂 水稻 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土壤修复剂对镉砷污染稻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袁海伟 唐守寅 +2 位作者 熊琪 田一君 胡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7期67-70,共4页
为治理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土壤,选取了湖南省某矿区附近的镉砷复合污染稻田,以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复合土壤修复剂(亚硒酸钠+钙镁硅肥+聚合硫酸铁+膨润土+硫磺+氯化钙)对土壤中镉(Cd)、砷(As)有效态、土壤pH,稻谷中Cd、As含量及稻谷产量等... 为治理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土壤,选取了湖南省某矿区附近的镉砷复合污染稻田,以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复合土壤修复剂(亚硒酸钠+钙镁硅肥+聚合硫酸铁+膨润土+硫磺+氯化钙)对土壤中镉(Cd)、砷(As)有效态、土壤pH,稻谷中Cd、As含量及稻谷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700kg/hm^2施用水平,施用土壤修复剂能提高土壤pH0.4单位,土壤CEC增加9.23cmol/kg,有机质增加14.32g/kg;施用土壤修复剂土壤有效态镉、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41.93%、64.34%,稻米中镉、无机砷含量分别降低81.25%、77.92%,达到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同时,施用土壤修复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谷的长势及产量,稻谷产量增加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土壤修复剂 镉砷 有效态 土壤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硒·硫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对水稻富集镉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守寅 胡露 +6 位作者 熊琪 田一君 甘露 林炜 任准 王诗龙 袁海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7期61-64,共4页
[目的]研究掺杂硒、硫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对水稻富集镉(Cd)的影响。[方法]在中度Cd污染区开展水稻喷施不同用量掺杂硒、硫(7500、9000 mL/hm^(2))的硅基叶面阻控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施用掺杂硒、硫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可使稻谷产量增加... [目的]研究掺杂硒、硫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对水稻富集镉(Cd)的影响。[方法]在中度Cd污染区开展水稻喷施不同用量掺杂硒、硫(7500、9000 mL/hm^(2))的硅基叶面阻控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施用掺杂硒、硫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可使稻谷产量增加1.87%~8.97%;稻米Cd含量降低25.93%~46.67%;茎中Cd含量增加14.38%~37.89%,对根、叶中Cd含量的影响不大;Cd从茎到籽实的转运系数显著降低,降幅达34.48%~62.50%。[结论]采用硅、硒、硫耦合原理抑制Cd在水稻植株内的迁移是可行有效的;抑制Cd从茎到籽实的转运是能够显著降低稻米Cd含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阻控剂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砷修复剂对砷污染稻田的影响
7
作者 袁海伟 胡露 +4 位作者 唐守寅 熊琪 田一君 吴霄霄 董帅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63-66,共4页
为治理砷污染稻田土壤,选取湖南省石门县某砷污染稻田,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降砷修复剂(硅灰石+沸石+氯化铁)对早、晚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稻谷产量、土壤中有效态砷及稻谷中无机砷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砷修复剂2250、3750 kg/hm ... 为治理砷污染稻田土壤,选取湖南省石门县某砷污染稻田,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降砷修复剂(硅灰石+沸石+氯化铁)对早、晚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稻谷产量、土壤中有效态砷及稻谷中无机砷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砷修复剂2250、3750 kg/hm 2的施用水平下,早稻土壤pH能提高0.28~0.4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6.86~12.03 cmol/kg,有机质增加9.25~18.16 g/kg;晚稻土壤pH能提高0.32~0.4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8.17~12.06 cmol/kg,有机质增加10.80~19.91 g/kg;施用降砷修复剂,早稻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36.94%、55.93%,晚稻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分别降低53.21%、63.02%;早稻稻米中无机砷含量分别降低75.59%、85.04%,晚稻稻米中无机砷含量分别降低79.03%、89.76%,均达到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同时,施用降砷修复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谷的产量,早稻稻谷产量增加3.76%、6.82%,晚稻稻谷产量增加8.52%、11.93%。总体来看,降砷修复剂在晚稻上的修复效果要优于早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砷修复剂 有效态 土壤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