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玉米割除父本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可莉 刘建新 +1 位作者 梁顺忠 马忠虎 《农村科技》 2000年第3期6-6,共1页
影响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即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为了在确保质量的前题下,尽可能增加灼种产量,近几年我县在不断规范制种技术的同时努力探讨栽培技术对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其中在制种... 影响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即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为了在确保质量的前题下,尽可能增加灼种产量,近几年我县在不断规范制种技术的同时努力探讨栽培技术对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其中在制种田当父本散粉结束后及时割除父本就能明显提高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见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产量 杂交玉米 制种技术 栽培技术 父本 确保质量 玉米制种 技术措施 制种田 生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制种应用摸苞带叶去雄的技术要点
2
作者 杨可莉 余敬 《农村科技》 1999年第2期6-7,共2页
摸苞带叶去雄技术能有效提高玉米的制种质量,降低抽雄期间的劳动强度,较大幅度提高杂交率,是玉米制种技术的重大改进和突破。该技术是在制种玉米田母本排旗或用手摸苞叶内有雄穗时,即带1~2片叶去雄的技术。由于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交... 摸苞带叶去雄技术能有效提高玉米的制种质量,降低抽雄期间的劳动强度,较大幅度提高杂交率,是玉米制种技术的重大改进和突破。该技术是在制种玉米田母本排旗或用手摸苞叶内有雄穗时,即带1~2片叶去雄的技术。由于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自交株,提高种子纯度,并具有减少抽雄次数、缩短去雄时间,促进雌穗早发,减少养分损耗,提高种子质量等特点,近几年该技术已在我县玉米制种田内全面推广应用。我站从1996年开始在玉米制种田采用摸苞带叶去雄技术,1998年已全面实施。经过实践和检验,笔者认为要取得该技术的全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要点 玉米制种 去雄 制种技术 花期相遇 母本 玉米田 种子纯度 种子质量 制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田间纯度的综合措施
3
作者 杨可莉 刘建新 《农村科技》 2000年第2期6-6,共1页
玉米杂交种纯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玉米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在目前土地都承包到户的情况下规模制种统一难,如何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田间纯度是各制种单位和科技人员长期探索的核心问题。自1996年以来,我公司针对影响制种质量的各主要环节采... 玉米杂交种纯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玉米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在目前土地都承包到户的情况下规模制种统一难,如何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田间纯度是各制种单位和科技人员长期探索的核心问题。自1996年以来,我公司针对影响制种质量的各主要环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玉米杂交纯度不断提高,到1999年,玉米杂交种纯度已由1996年的90%提高到97%以上,三年提高了7%。现就我们所采用提高制种质量的综合措施概述如下:1、建立稳定的制种基地制种要选择领导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措施 玉米杂交制种 制种质量 杂交种纯度 制种基地 规模制种 制种纯度 玉米制种 核心问题 领导重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不同用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初探
4
作者 马玲 李新萍 +1 位作者 胡帮俊 马平 《农村科技》 1997年第10期4-4,共1页
我县棉花生产发展较快,化肥投入量逐年增接。为探讨各种养分配比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根据当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合理施肥,对提高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试验设计该试验设在玛纳斯县头工乡头工六村一农户地块,土壤类型为灌溉灰漠土... 我县棉花生产发展较快,化肥投入量逐年增接。为探讨各种养分配比与棉花产量的关系,根据当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合理施肥,对提高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试验设计该试验设在玛纳斯县头工乡头工六村一农户地块,土壤类型为灌溉灰漠土,质地轻壤,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26%,碱解氮86.5毫克/千克,速效磷6.8毫克/千克。试验地前茬为花豆地。棉花品种新陆早4号,于1996年4月25日播种,全生育期灌水4次,中耕3次,化控5次,9月4日吐絮,9月27日第一次采收。试验共设5个处理:1.N<sub>0</sub>P<sub>0</sub>:以不施尿素和三料磷肥为对照;2.N<sub>28</sub>P<sub>12</sub>为亩施尿素28千克,三料磷肥12千克;3.N<sub>32</sub>P<sub>16</sub>:为亩施尿素32千克,三料磷肥16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量 提高产量 氮磷 丰缺状况 土壤养分 试验设计 千克 磷肥 养分配比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效果
5
作者 马玲 马萍 《农村科技》 1999年第11期11-12,共2页
(一)耕地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状况由我县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网点分析结果得出:自1980~1993年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定位地块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锌在土壤中的含量稍有提高,为0.86~1.04微克/克,硼在土壤中的含... (一)耕地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状况由我县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网点分析结果得出:自1980~1993年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定位地块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锌在土壤中的含量稍有提高,为0.86~1.04微克/克,硼在土壤中的含量有些提高为0.37~1.32微克/克,铁在土壤中的含量增加变化较大为9.96微克/克,铜在土壤中的含量提高较快为1.60微克/克,锰在土壤中的含量也有提高为8.9微克/克,钼在土壤中的含量为0.5微克/克。按照全国土壤普查微量元素含量分级标准,我县土壤锌的含量供应处于潜在缺;硼含量供应水平基本上达到,但含量还是较低;铁含量较低,缺铁明显;铜含量为不缺;锰含量为潜在缺;钼含量较正常。由此可见,我们认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影响微肥效果的直接原因,微量元素含量愈低施用相应微肥的增产效果愈明显;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通过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来逐步增加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使之达到增产节本增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肥料 施用效果 土壤锌 中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含量 铜含量 土壤普查 有效态微量元素 增产率 分析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玉米制种质量
6
作者 刘建新 杨可莉 《农村科技》 2001年第1期3-,共1页
经过多年的种业经营实践,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只有提高种子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拓宽市场,多创效益,增强企业活力.
关键词 玉米制种 企业 全体 企业管理 种子质量 种子鉴定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