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胞胶冻胶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光华 赵永宏 +1 位作者 王德辰 杜天平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11-16,共6页
玉门石油沟油田是裂缝、低渗透、高含盐的块状砂岩油藏,选用黄胞胶冻胶作为驱油剂。该文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黄胞胶冻胶体系配方为007%黄胞胶+005%铬明矾+010%~015%甲醛。考察了其耐温性、耐盐性、抗剪切... 玉门石油沟油田是裂缝、低渗透、高含盐的块状砂岩油藏,选用黄胞胶冻胶作为驱油剂。该文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黄胞胶冻胶体系配方为007%黄胞胶+005%铬明矾+010%~015%甲醛。考察了其耐温性、耐盐性、抗剪切等性能,并进行了驱油效率实验。实验表明:黄胞胶浓度在005%~010%时,冻胶粘度高达200~800mPa·s;黄胞胶冻胶耐温性不超过65℃,耐盐性不超过15000mg/L;提高采收率达438%~1361%。矿场先导性试验取得了降水增油的明显效果,增油幅度达25%~35%;控制了油层出砂;检泵周期由试验前的平均80天提高到103天;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达1∶5以上。在三个油藏推广应用,增油6329t,综合投入产出比达1∶21,在小块低产油田上获经济效益390万元。黄胞胶冻胶驱油技术在玉门油田的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胞胶 交联剂 高聚物 冻胶 化学驱油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胞胶和聚丙烯酰胺驱油体系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德辰 周光华 +1 位作者 赵永宏 杜天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报道了玉门石油沟油田M油藏聚合物驱使用的黄胞胶驱油体系与聚丙烯酰胺驱油体系性能室内对比研宄结果,包括聚合物的增粘性能、聚合物溶液的耐盐性、剪切安定性、注入性以及流变性、吸附量等,估算了两种驱油体系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 本文报道了玉门石油沟油田M油藏聚合物驱使用的黄胞胶驱油体系与聚丙烯酰胺驱油体系性能室内对比研宄结果,包括聚合物的增粘性能、聚合物溶液的耐盐性、剪切安定性、注入性以及流变性、吸附量等,估算了两种驱油体系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黄胞胶溶液用于玉门石油沟油田M油藏驱油是可行的,且效果优于聚丙烯酰胺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胞胶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L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成 周波 +2 位作者 高珉 莫永东 张志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7-64,共8页
搞清油藏剩余油多少及分布,是油田调整挖潜的前提。本文针对 L 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求解了 L^(1~3)_1、L^1_2四个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值,较准确地确定了各层组在水驱开发条件下的残余油饱和度值,探讨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搞清油藏剩余油多少及分布,是油田调整挖潜的前提。本文针对 L 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求解了 L^(1~3)_1、L^1_2四个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值,较准确地确定了各层组在水驱开发条件下的残余油饱和度值,探讨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剩余油饱和度 残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L_1油层化学驱试验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龙命 穆桐波 宗海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0-54,60,共6页
本文叙述了玉门老君庙油田L_1油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矿场试验方案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筛选出最佳试验方案,并给出其预测指标。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数值模拟 驱油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4
5
作者 蒋生祥 陈立仁 +1 位作者 刘敏 易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7-342,共6页
介绍了用新洁尔灭为沉淀剂测定水溶液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FIA).对石油磺酸盐、无机盐、醇类以及油等干扰因素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光度法 流动注射分析法 水解 聚丙烯酰胺 采油化学剂 高聚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油气藏类型、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文智 李伟 燕烈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1-363,共13页
吐-哈盆地的油气藏在划分为构造、地层岩性与复合型三大基本类型的前提下,可根据油气移入与圈闭形成之间的关系将每类油气藏进一步划分为共成熟丰满型、准共成熟不丰满型、共成熟后期破坏型与非共成熟贫型油气藏。油气聚集受古隆起、古... 吐-哈盆地的油气藏在划分为构造、地层岩性与复合型三大基本类型的前提下,可根据油气移入与圈闭形成之间的关系将每类油气藏进一步划分为共成熟丰满型、准共成熟不丰满型、共成熟后期破坏型与非共成熟贫型油气藏。油气聚集受古隆起、古斜坡、断裂带与地层剥蚀尖灭带控制,具复式油气聚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油气藏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烃源岩的母质类型与热演化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邹才能 赵文智 龙道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19,共10页
吐鲁番-哈密盆地有海湖相暗色泥岩和湖沼相煤系两大类烃源岩系,横向分布在哈密、台北和托克逊三大凹陷内,纵向集中堆积在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三大套五个层组之中。其有机质丰度均达成烃标准,多属Ⅱ—Ⅲ,干酪根型,尤以侏罗纪煤系有机... 吐鲁番-哈密盆地有海湖相暗色泥岩和湖沼相煤系两大类烃源岩系,横向分布在哈密、台北和托克逊三大凹陷内,纵向集中堆积在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三大套五个层组之中。其有机质丰度均达成烃标准,多属Ⅱ—Ⅲ,干酪根型,尤以侏罗纪煤系有机质丰度最高,一般较正常泥岩高十几到几十倍。这些有机质在较低的热力学条件下,可直接转化成液态烃。本文首次提出了该盆地煤系成烃门限低(R_■>0.4%)、暗色泥岩成烃门限相对较高(R_■>0.5%)的差异成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煤成油 生油门限 热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绿参1井烃源岩中三联苯化合物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明峰 妥进才 +2 位作者 孟仟祥 李中平 桑延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0-673,共4页
对柴达木盆地西南部乌南—绿草滩地区绿参1井古近-新近系微咸水-半咸水湖相烃源岩抽提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从不同深度5个样品的芳烃馏分中均检测到三联苯(TrP)系列,分别为邻位三联苯(o-TrP)、间位三联苯(m-TrP)和对位三联苯(p-TrP)。通... 对柴达木盆地西南部乌南—绿草滩地区绿参1井古近-新近系微咸水-半咸水湖相烃源岩抽提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从不同深度5个样品的芳烃馏分中均检测到三联苯(TrP)系列,分别为邻位三联苯(o-TrP)、间位三联苯(m-TrP)和对位三联苯(p-TrP)。通过分析发现,三联苯(TrP)系列中不同取代位置的同分异构体相对含量与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在低熟样品中o-TrP含量较高,随着成熟度的增加,m-TrP和p-TrP相对含量增加,可总结出m-TrP>p-TrP>o-TrP的热稳定序列。用前人提出的三联苯异构体相对含量参数ITrP与镜质体反射率(R)o和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m(C29αα-20S)/m[C29αα-20(S+R)]对比,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也由此尝试性地总结出利用ITrP参数划分烃源岩成熟度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质 热演化 热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庙油田L油层无预冲洗胶束注入性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德辰 杨天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5-158,182,共5页
本文介绍了无预冲洗胶束溶液在老君庙油田L油层注入和回采的全过程。本次试验表明,所使用的胶束溶液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和驱油性能,表面活性剂在地下的损失较小。
关键词 胶束 驱油 石油磺酸盐 注入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驱油试验产出液中表面活性剂和原油含量的测定
10
作者 王德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4-175,共2页
本文提出了准确测定表面活性剂驱油试验产出液中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含量的简便方法,即在产出液中加入适量异丙醇使三相体系变成界面清晰的两相体系,然后分别测定二者含量。驱油试验的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准确和适用的。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驱油 原油 产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