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西油田多元复合吞吐研究与应用——以柳5X井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军
闫治东
+3 位作者
魏本兴
陈艳琦
茹琦
任伟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6,I0003,共5页
文章针对青西油田埋藏较深,储层发育较薄,地下原油黏度高,且对热敏感,适合热采的特点,提出了结合水平井、降黏剂、氮气和蒸汽吞吐的多元复合蒸汽吞吐方法,进行了物理及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结果表明,氮气的高膨胀性可以补偿地层能量,储层...
文章针对青西油田埋藏较深,储层发育较薄,地下原油黏度高,且对热敏感,适合热采的特点,提出了结合水平井、降黏剂、氮气和蒸汽吞吐的多元复合蒸汽吞吐方法,进行了物理及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结果表明,氮气的高膨胀性可以补偿地层能量,储层中的氮超覆效应具有绝热作用,并经数值模拟证实。生产测试表明,复合蒸汽吞吐的组合效应可显著增加蒸汽波及体积、驱油效率和原油流动能力。借助这一技术,柳5X井已形成万吨级年产能,累计采出程度达到63%,标志着深层薄发育储层稠油的高速、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蒸汽吞吐
氮气辅助
光刻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次采油用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娟
郑立伟
+3 位作者
赵立阳
魏会军
吴娜
高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3,I0007,共5页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存在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差、驱油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S-115,室内考察了其界面活性、耐温抗盐性、吸附性能、与碱和聚合物的配伍性以及模拟岩心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DS-...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存在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差、驱油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S-115,室内考察了其界面活性、耐温抗盐性、吸附性能、与碱和聚合物的配伍性以及模拟岩心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DS-115加量为0.3%时,能使表面张力降低至25 mN/m以下,使油水界面张力值达到10-3 mN/m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当温度达到100℃、NaCl浓度达到500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值仍较低,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表面活性剂在80℃、12 h的吸附量小于1 mg/g;DS-115与碱、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浓度为0.3%的DS-115溶液0.3 PV后,能使岩心水驱后的采收率提高1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驱油剂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建欣
蒋裕强
+7 位作者
李景
胡丹丹
魏涛
赵隽
王巍
李淑琴
宋海巍
罗晓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为求取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应用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建立岩性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岩性综合系数,发现岩性综合系数与泥质体积含量成反比,与白云岩体积含量成正比,用来识别岩性;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能量衰减幅度、井径曲线...
为求取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应用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建立岩性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岩性综合系数,发现岩性综合系数与泥质体积含量成反比,与白云岩体积含量成正比,用来识别岩性;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能量衰减幅度、井径曲线、岩性综合系数等参数建立裂缝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裂缝综合系数(F),F<0.36,裂缝不发育,0.36≤F<0.6,裂缝发育一般,0.6≤F<0.8,裂缝较发育,F≥0.8,裂缝发育;最后综合分析岩性、裂缝综合系数,并结合基质解释参数,识别出油层、差油层、水层和干层。结果表明:裂缝综合系数大于0.48,岩性综合系数大于0.34,为油层;差油层的特征为裂缝综合系数大于0.36,岩性综合系数大于0.24;裂缝综合系数小于0.36,裂缝不发育,为干层;水层特征主要为深侧向电阻率小于浅侧向。裂缝发育程度决定了青西油田储层含油性,即使岩性为白云质泥岩,只要裂缝发育,就可能存在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综合系数
裂缝综合系数
裂缝性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西油田多元复合吞吐研究与应用——以柳5X井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军
闫治东
魏本兴
陈艳琦
茹琦
任伟杰
机构
玉门油田分公司青西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6,I0003,共5页
文摘
文章针对青西油田埋藏较深,储层发育较薄,地下原油黏度高,且对热敏感,适合热采的特点,提出了结合水平井、降黏剂、氮气和蒸汽吞吐的多元复合蒸汽吞吐方法,进行了物理及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结果表明,氮气的高膨胀性可以补偿地层能量,储层中的氮超覆效应具有绝热作用,并经数值模拟证实。生产测试表明,复合蒸汽吞吐的组合效应可显著增加蒸汽波及体积、驱油效率和原油流动能力。借助这一技术,柳5X井已形成万吨级年产能,累计采出程度达到63%,标志着深层薄发育储层稠油的高速、高效开发。
关键词
稠油热采
蒸汽吞吐
氮气辅助
光刻物理模型
Keywords
thermal recovery of heavy oil
steam stimulation
nitrogen assist
physical model of lithography
分类号
TE357.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次采油用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娟
郑立伟
赵立阳
魏会军
吴娜
高军
机构
长庆
油田
分公司
第六
采油厂
采油
工艺研究所
陕西省宝鸡市石油机械有限责任
公司
研究院
陕西弘大众为石油科技有限
公司
玉门
油田
分公司
老君庙
采油厂
玉门油田分公司青西采油厂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3,I000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6ZX05007-002)。
文摘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存在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差、驱油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S-115,室内考察了其界面活性、耐温抗盐性、吸附性能、与碱和聚合物的配伍性以及模拟岩心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DS-115加量为0.3%时,能使表面张力降低至25 mN/m以下,使油水界面张力值达到10-3 mN/m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当温度达到100℃、NaCl浓度达到500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值仍较低,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表面活性剂在80℃、12 h的吸附量小于1 mg/g;DS-115与碱、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在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体系中均能保持良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注入浓度为0.3%的DS-115溶液0.3 PV后,能使岩心水驱后的采收率提高1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驱油效果。
关键词
三次采油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驱油剂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tertiary oil recovery
amphoteric surfactant
interfacial tension
oil displacement agent
EOR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建欣
蒋裕强
李景
胡丹丹
魏涛
赵隽
王巍
李淑琴
宋海巍
罗晓芳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
玉门
油田
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玉门油田分公司青西采油厂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基金
中石油成熟探区精细勘探关键技术(2018D-0704).
文摘
为求取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应用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和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建立岩性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岩性综合系数,发现岩性综合系数与泥质体积含量成反比,与白云岩体积含量成正比,用来识别岩性;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能量衰减幅度、井径曲线、岩性综合系数等参数建立裂缝解释模型的方法,求取裂缝综合系数(F),F<0.36,裂缝不发育,0.36≤F<0.6,裂缝发育一般,0.6≤F<0.8,裂缝较发育,F≥0.8,裂缝发育;最后综合分析岩性、裂缝综合系数,并结合基质解释参数,识别出油层、差油层、水层和干层。结果表明:裂缝综合系数大于0.48,岩性综合系数大于0.34,为油层;差油层的特征为裂缝综合系数大于0.36,岩性综合系数大于0.24;裂缝综合系数小于0.36,裂缝不发育,为干层;水层特征主要为深侧向电阻率小于浅侧向。裂缝发育程度决定了青西油田储层含油性,即使岩性为白云质泥岩,只要裂缝发育,就可能存在油层。
关键词
岩性综合系数
裂缝综合系数
裂缝性储层
Keywords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 lithology coefficient
comprehensive fracture coefficient
fracture reservoir
Qing Oilfield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8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西油田多元复合吞吐研究与应用——以柳5X井为例
高军
闫治东
魏本兴
陈艳琦
茹琦
任伟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次采油用新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张娟
郑立伟
赵立阳
魏会军
吴娜
高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裂缝性储层关键参数测井计算方法
张建欣
蒋裕强
李景
胡丹丹
魏涛
赵隽
王巍
李淑琴
宋海巍
罗晓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