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君庙油田M油藏开采后期措施井效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淑英 李德山 +1 位作者 卢望红 吕剑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措施井的措施费用不断增大,措施效益持续下降。根据老君庙油田M油藏2008—2012年增产措施的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措施井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当取样本单元为有效单元时...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措施井的措施费用不断增大,措施效益持续下降。根据老君庙油田M油藏2008—2012年增产措施的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立了措施井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发现:当取样本单元为有效单元时,广义DEA模型和传统DEA模型的结果是一致的;当取样本单元不是决策单元时,广义DEA模型给出的结果和传统DEA模型的结果是不同的。同时也可以得出:在2008—2012年,各项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都处于下降趋势;防砂措施的平均投入产出效率高于其他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而侧钻大修措施相对于其他措施的投入产出效率则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庙油田 M油藏 开采后期 措施 投入产出效率 传统DEA模型 广义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节能设备评价模拟系统在老君庙油田的应用
2
作者 金奇 王刚 +1 位作者 林燕 李科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第4期38-39,共2页
机采节能设备评价模拟系统(模拟井)是老君庙油田机采节能改造的配套项目,它能实现对不同在用抽油设备(包括电动机、电控柜、抽油机)和不同工作制度下节能技术措施的评价分析,选择高效的抽油设备,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提高油田机采系统效率。
关键词 机采设备 模拟系统 节能改造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低产抽油井无级间开试验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郭炜 宋学军 +2 位作者 刘路 孙守渊 陈勇 《石油石化节能》 2014年第11期4-7,共4页
老君庙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出现油井供液能力差、产液量不足,抽油机空抽、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为挖掘节能潜力、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油田引进以产量为前提、能耗最低为准则的机采系统节能优化关键技术,开展了14口抽油机井间开试验。经... 老君庙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出现油井供液能力差、产液量不足,抽油机空抽、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为挖掘节能潜力、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油田引进以产量为前提、能耗最低为准则的机采系统节能优化关键技术,开展了14口抽油机井间开试验。经过近一年时间试验运行及跟踪测试,评价12口抽油机井电动机功率因数提高了132%,平均系统效率提高了60%,综合节电率达到70%,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在油田低产油井上具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间开 测试 降低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君庙东部低产区注水方案优选
4
作者 熊中辉 李炼文 吕建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2-324,共3页
通过对老君庙东部低产区开展注入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研究,分别开展了清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L层污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L层清污混合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将M油藏东部低产区注入的L层的污水和清水进行对比,清水水质相对污水要好,只要作... 通过对老君庙东部低产区开展注入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研究,分别开展了清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L层污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L层清污混合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将M油藏东部低产区注入的L层的污水和清水进行对比,清水水质相对污水要好,只要作好防膨和缩膨工作,杀灭铁细菌,并进行精细过滤,基本上就达到了作为注入水水源的要求;但L层的污水一般都会对地层产生较大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油藏 储层伤害 注入水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刀湾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友洲 李文厚 +1 位作者 李克永 李宏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通过对镰刀湾探区近200口井的岩心观察及对镰2井、镰18井、化103井等的重点分析,结合野外露头、测井分析、砂体变化等资料,对镰刀湾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镰刀湾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并... 通过对镰刀湾探区近200口井的岩心观察及对镰2井、镰18井、化103井等的重点分析,结合野外露头、测井分析、砂体变化等资料,对镰刀湾探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镰刀湾探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研究区北部发育三角洲平原.研究区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并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及分流间湾等;三角洲平原沉积可细分为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滩等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湾探区 延长组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喉匹配关系下的特低渗透砂岩微观孔喉特征差异 被引量:35
6
作者 高辉 敬晓锋 张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1-406,413,共7页
因沉积和成岩作用改造不同,渗透率相近或相等的砂岩,微观孔喉特征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以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砂岩和牛圈湖地区西山窑组X2砂岩为对象,综合利用物性、铸体薄片和恒速压汞对不同孔喉匹配关系下的微观孔喉特征参数进行了定量对... 因沉积和成岩作用改造不同,渗透率相近或相等的砂岩,微观孔喉特征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以吴起地区延长组长6砂岩和牛圈湖地区西山窑组X2砂岩为对象,综合利用物性、铸体薄片和恒速压汞对不同孔喉匹配关系下的微观孔喉特征参数进行了定量对比。结果表明,各渗透率级别样品的孔隙参数差异不大,微观孔喉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上。发育的溶蚀孔和晶间孔造成X2砂岩的弯片状、管束状喉道含量高,喉道半径小且分布范围窄,对渗透率贡献集中,平均喉道半径和主流喉道半径小、大孔喉比含量高。长6砂岩缩颈状、片状和弯片状喉道发育,喉道半径差异大、大喉道含量高的特征归因于发育的原生粒间孔。不同孔喉匹配关系下的特低渗透砂岩,开发过程中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喉道类型 孔喉差异 特低渗透砂岩 延长组 西山窑组 吴起地区 牛圈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