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综合传统针刺治疗对情绪障碍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
1
作者 赵辉 高建英 +4 位作者 葛长青 仲召玲 谢亚彬 刘海金 杨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228-1229,1232,共3页
目的:观察传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中风情绪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将符合条件的40例中风情绪障碍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先按内科常规治疗。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表判断日... 目的:观察传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中风情绪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将符合条件的40例中风情绪障碍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先按内科常规治疗。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表判断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认定功能缺陷程度,治疗组采取传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功能缺陷程度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风情绪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针刺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和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针刺 情绪障碍 中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逢春 祁艳艳 +7 位作者 张敬 高兵 王雪红 赵凤丽 王素丽 方之勇 乔淑冬 毕齐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7期657-663,共7页
目的研究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非劣效性设计的临床研究,在国内21个中心入组发病21~90 d的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 目的研究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非劣效性设计的临床研究,在国内21个中心入组发病21~90 d的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每晚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和对照组(每晚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服药及随访共52周。比较两组的卒中复发率(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和TIA)、主要负性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共入组567例患者,试验组287例,对照组28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卒中复发率(4.53%vs 4.29%,P=0.8454),MACE发生率(1.05%vs 1.07%,P=1.0000)及全因死亡率(0 vs 0.36%,P=0.4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劣效检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卒中和(或)TIA复发率差值为-0.0011,95%CI为-0.0300~0.0278。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vs 3.21%,P=0.4045),其中1例胃溃疡出血发生在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vs 0.71%,P=0.2434),严重不良事件包括骨折1例,卒中复发后死亡1例,均发生在对照组。结论每日口服50 mg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在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有效,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程度有相对较轻的倾向,预防卒中复发的效果不劣于每日口服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轻型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地茶黄酮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志超 曹庆生 +2 位作者 吴卫 高雅 张可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2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矮地茶黄酮(FAJ)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H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kg)、FAJ高剂量组(600 mg/kg)、FAJ中剂量组(400 mg/kg)、FAJ低剂量组(200 mg/kg),除正... 目的:研究矮地茶黄酮(FAJ)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H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kg)、FAJ高剂量组(600 mg/kg)、FAJ中剂量组(400 mg/kg)、FAJ低剂量组(2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5%DMN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FAJ各剂量组同时给予FAJ干预,1次/d,至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液及肝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FAJ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AJ高剂量组、FAJ中剂量组、FAJ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MDA、HA、LN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FAJ高剂量组、FAJ中剂量组中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FAJ低剂量组SOD虽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切片显示,FAJ干预后肝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图像显示FAJ各剂量组TGF-β1表达下降。结论:FAJ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地茶黄酮 二甲基亚硝胺 肝纤维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
4
作者 王永莲 王连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756-756,共1页
病例 女,26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疼痛、胀满,饭后加重半月就诊。
关键词 结肠息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银屑病ⅠⅡ号治疗银屑病1038例观察
5
作者 高树良 李树金 +1 位作者 郑庆宏 胡春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5期36-37,共2页
随机分组,用目拟银屑病Ⅰ、Ⅱ号方治疗银屑病,并设单纯应用乙双吗啉对照组,在临床治愈率(包括近期和远期疗效)、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副作用等诸方面进行临床观察和对照组。
关键词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