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春哈尼族“阿倮欧滨”祭祀的生态实践——兼谈哈尼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被引量:7
1
作者 黄龙光 白永芳 玉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06-111,共6页
绿春县城一带13个村落延续了700多年的"阿倮欧滨"祭祀,不仅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可贵传承,更是哈尼族生态保护的典范实践。表层意义上,"阿倮欧滨"联合祭祀不断强化着祭祀圈13个村落的地缘联系,以及母寨"窝拖布玛... 绿春县城一带13个村落延续了700多年的"阿倮欧滨"祭祀,不仅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可贵传承,更是哈尼族生态保护的典范实践。表层意义上,"阿倮欧滨"联合祭祀不断强化着祭祀圈13个村落的地缘联系,以及母寨"窝拖布玛"在其中的神圣地位;深层意义上,联合祭祀是对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至关重要的水源地"阿倮欧滨"及其周围林地的持续有效保护。"阿倮欧滨"祭祀作为绿春哈尼族传统文化深层内核机制,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倮欧滨 生态实践 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的休闲观刍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殷亚林 章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5-41,共7页
从闲与心态安乐、闲与宇宙状态两方面,朱熹流露出了对"闲为何物"的本体性领悟和理解,并从调适身心、玩物适情、超拔识见、涵养德性四方面指出了休闲的价值。在实现休闲的途径方面,朱熹的自然休闲论一是倡导"虚心"&q... 从闲与心态安乐、闲与宇宙状态两方面,朱熹流露出了对"闲为何物"的本体性领悟和理解,并从调适身心、玩物适情、超拔识见、涵养德性四方面指出了休闲的价值。在实现休闲的途径方面,朱熹的自然休闲论一是倡导"虚心""涤肠",清除遮蔽;二是倡导"从容""宽胸",反对责效。朱熹的休闲伦理观则肯定休闲的正当性,但反对嬉游而崇尚"内乐",倡导在休闲中进行读书、思考和道德的修养。朱熹重视心灵收获和道德内涵的休闲观,体现了强烈的理学色彩。朱熹的休闲观对于当代中国休闲美学研究与理论建构,以及当前民众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均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休闲 本体 自然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的政治美学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潘立勇 章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70,共7页
审美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是宋代美学的特质之一,它在王安石那里得到最突出的表现。王安石政治美学的核心命题是"适用为本","文贯乎道";"道在政事",趋时而行;道先文后,道不废文。以此为标准,王安石试图通过... 审美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是宋代美学的特质之一,它在王安石那里得到最突出的表现。王安石政治美学的核心命题是"适用为本","文贯乎道";"道在政事",趋时而行;道先文后,道不废文。以此为标准,王安石试图通过品评前代和当朝作品的成败得失来拨正唐末宋初浮靡审美风尚。他自身的大量作品则成为其政治美学观念的成功实践,堪称政治家审美创作的范例。王安石的政治美学对扭转宋代政治弊病和促进"宋调"美学的形成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王安石 政治美学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内涵的丰富意蕴——再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定胜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45,共2页
《紫藤萝瀑布》(以下简称《紫》文)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这已被广大的中学一线教师所认同.于是这篇课文便成了在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许多老师进行教学时,总是用“贴标签”式的讲解来分析课文,用“赏花一忆他一... 《紫藤萝瀑布》(以下简称《紫》文)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这已被广大的中学一线教师所认同.于是这篇课文便成了在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许多老师进行教学时,总是用“贴标签”式的讲解来分析课文,用“赏花一忆他一悟花”的套路完成课堂教学.把生命教育放在最后一个“悟花”的教学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萝瀑布》 生命教育 教育内涵 宗璞 课堂教学 一线教师 教育内容 教学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色龙》:生命教育的人性之维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定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90,共4页
《变色龙》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这样几个角度来展开:一是人物形象分析,包括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还有小警员、首饰匠、看客,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分析视角。二是艺术手法分析,包括语言分析、讽刺艺术分析、... 《变色龙》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这样几个角度来展开:一是人物形象分析,包括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还有小警员、首饰匠、看客,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分析视角。二是艺术手法分析,包括语言分析、讽刺艺术分析、重复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龙》 生命教育 人性 中学语文教材 人物形象分析 奥楚蔑洛夫 主要人物 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信仰与意义赋予——以吉狄马加诗歌的“仪式”意象为视角
6
作者 邱诗越 时遂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极具盛名的少数民族诗人。在诗作中,吉狄马加频繁地叙写了彝族的风尚习俗、祭祀礼仪、图腾信仰、神话传说等"仪式"意象。吉狄马加在诗作中常常以彝族的仪式文化为视角来探寻彝族的历史、思考彝族...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极具盛名的少数民族诗人。在诗作中,吉狄马加频繁地叙写了彝族的风尚习俗、祭祀礼仪、图腾信仰、神话传说等"仪式"意象。吉狄马加在诗作中常常以彝族的仪式文化为视角来探寻彝族的历史、思考彝族的现实,彰显了他对彝族文化的深沉思考和独特想象,表达了他对彝族现实生活、未来发展、人性人文等形而上的思考和终极关怀意识,这使他有关彝族的书写更切近于本民族的原生态状态。仪式是对现实的超越性表征,是一种情感体验,具有召唤作用。诗人常常在诗作中通过"仪式"意象表达对彝族文化传统的强烈认同,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仪式书写是诗人吉狄马加诗歌创作的一种策略和表达诉求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诗歌评论 仪式书写 民族信仰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内容“随意发挥”病理分析——以《小露珠》为例
7
作者 杨定胜 代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6,共4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也就是从教学方法层面转向教学内容层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是以固定的形态直接呈现在教材中的,而语文教材只是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也就是从教学方法层面转向教学内容层面,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是以固定的形态直接呈现在教材中的,而语文教材只是学习的材料和对象,它虽然体现着教学内容,却不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呈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教些什么,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研读后再根据其教育价值来确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小露珠》 病理分析 随意 语文教育研究 语文教材 新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本还是情本?——关于中国诗学批评一个基本理念的辨析
8
作者 杨松冀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108,285,共8页
情本是笔者针对于德本而提出的一个中国诗学批评观念,建构于道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上的德本诗学观,是传统诗学批评的核心理念。但抒情性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诗歌是以德为本还是以情为本,有关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根本体认,关涉新时期诗学... 情本是笔者针对于德本而提出的一个中国诗学批评观念,建构于道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上的德本诗学观,是传统诗学批评的核心理念。但抒情性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诗歌是以德为本还是以情为本,有关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根本体认,关涉新时期诗学批评的基本理念和研究视角,意义重大。我们认为:诗本根于情性,性情、情志本为一体。原典儒学就有"道始于情"观念,故情实质上是处于一个本根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本 情本 吟咏情性 道始于情 诗教 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地方文献中的语言文献考述
9
作者 赵锦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2-124,共3页
明以前,云南小学研究几乎是空白。明时,在中原文化影响下,云南出现了兰茂、释本悟、葛中选、杨慎等一批小学教育家,留下了一批经典著作,成绩斐然,开启了滇中士人学问之风。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以至于或被湮没,或已散佚。对这批语... 明以前,云南小学研究几乎是空白。明时,在中原文化影响下,云南出现了兰茂、释本悟、葛中选、杨慎等一批小学教育家,留下了一批经典著作,成绩斐然,开启了滇中士人学问之风。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以至于或被湮没,或已散佚。对这批语言学著述进行全面的梳理,可以为进一步的整理、研究提供可信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兰茂 释本悟 杨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云南地方文献中传世的语言文献考述
10
作者 赵锦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9-142,共4页
清时云南受中原考据学、小学昌盛的影响,经学研究获得很大发展,滇中专通经学、辨古名物、精识卓见者辈出,不逊于北方诸儒,释宗常、吴树声、高奣映等是其代表。由于缺乏系统整理研究,其著述或被湮没,或已散佚。本文对这批语言学著述进行... 清时云南受中原考据学、小学昌盛的影响,经学研究获得很大发展,滇中专通经学、辨古名物、精识卓见者辈出,不逊于北方诸儒,释宗常、吴树声、高奣映等是其代表。由于缺乏系统整理研究,其著述或被湮没,或已散佚。本文对这批语言学著述进行全面的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整理、研究提供可信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音韵学 释宗常 高奣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美学构建的文化基础与现实吁求
11
作者 章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休闲美学之建构正成为我国社科界新的学术热点。在中西方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休闲审美的丰富思想和文化现象:休闲中的审美活动与审美意识,休闲中的人格之美,休闲中的人生之美,这些均向我们呈现了休闲美学的深厚社会文化基础。而建... 休闲美学之建构正成为我国社科界新的学术热点。在中西方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休闲审美的丰富思想和文化现象:休闲中的审美活动与审美意识,休闲中的人格之美,休闲中的人生之美,这些均向我们呈现了休闲美学的深厚社会文化基础。而建构休闲美学,更有着当今时代迫切的现实吁求。一方面,国民休闲方式失当、休闲消费异化等负面现象需要休闲美学对休闲文化起到引导、校正、提升的作用,另一方面,休闲美学亦可使促进休闲学理论发展更加深入,并使美学理论更现实地走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美学 社会文化基础 建构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随园诗话》的“尚清”与清代中期的诗学思想
12
作者 郑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78,共7页
一般认为"性灵"是袁枚及其《随园诗话》诗学思想的核心,实际上还有一个"清"字被袁枚屡屡提及,其使用频率与界定之细不亚于"性灵",袁枚及其《随园诗话》对"清"的推崇,可谓"尚清"。《... 一般认为"性灵"是袁枚及其《随园诗话》诗学思想的核心,实际上还有一个"清"字被袁枚屡屡提及,其使用频率与界定之细不亚于"性灵",袁枚及其《随园诗话》对"清"的推崇,可谓"尚清"。《随园诗话》中的"尚清"现象集中体现了袁枚继承、融合又力图超越的诗学新追求,这也是清中期精英阶层美学思想的潜在取向。"尚清"的意旨及成因是全面理解袁枚《随园诗话》与清代中期诗学思想特点的一个重要视角,是体察清代诗学由"质实""考据"为主开始转型为"质实与清真兼具"的重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诗话》 尚清 袁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电影改编的不足
13
作者 方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6-57,共2页
电影编剧和导演都尝试着对极具电影元素的张爱玲的小说进行改编,但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存在着明显的特性差异,使改编存在难度。假如要在电影中深度展现张爱玲小说的哲理内涵与极致韵味,更是困难重重。张爱玲在《半生缘》《倾城之恋》和... 电影编剧和导演都尝试着对极具电影元素的张爱玲的小说进行改编,但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存在着明显的特性差异,使改编存在难度。假如要在电影中深度展现张爱玲小说的哲理内涵与极致韵味,更是困难重重。张爱玲在《半生缘》《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刻画了细腻微妙的心理,深度阐析了人性。这些在电影的改编中均存在着重现或演绎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张爱玲 改编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的复杂性与艺术性——读《在山的那边》
14
作者 杨定胜 杨定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50,共3页
《在山的那边》是令众多教师和学生印象深刻的一首诗。诗的前半部分既紧扣了刚升人初一年级的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生活现实,也激活了部分教师潜存于大脑中的童年的生活经验,而诗的后半部分或多或少地印证了部分教师的成长经历,对于学... 《在山的那边》是令众多教师和学生印象深刻的一首诗。诗的前半部分既紧扣了刚升人初一年级的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生活现实,也激活了部分教师潜存于大脑中的童年的生活经验,而诗的后半部分或多或少地印证了部分教师的成长经历,对于学生则是鞭挞和激励,所以整首诗都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山的那边》 生命教育 艺术性 复杂性 生活现实 初一年级 生活经验 成长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台湾地区复杂途径检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明生 赖世刚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9年第2期1-9,共9页
为了研究人为的财政分配是否有复杂理论所说的自组织现象,以及是否会对人口变化带来影响,采用复杂理论中的幂律模型方法,检试台湾省每年财政分配(4项)对各县市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若无最低限制,基本上取对数后都能呈现线性关... 为了研究人为的财政分配是否有复杂理论所说的自组织现象,以及是否会对人口变化带来影响,采用复杂理论中的幂律模型方法,检试台湾省每年财政分配(4项)对各县市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若无最低限制,基本上取对数后都能呈现线性关系。因此财政分配效应仅可对人口产生暂时性的集约效果,而自组织的自我演化功能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自组织 财政分配 复杂理论 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茶为媒:万里茶道与茶马古道比较研究
16
作者 李建萍 《福建茶叶》 2023年第5期191-193,共3页
万里茶道与茶马古道是分属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景观。虽然二者在起源、地理和发展历程上大相径庭,但究其根本,皆是以茶作为媒介开辟的商路,兼具促进商贸传播网络建构、巩固边疆稳定、开发文化线路遗产等作用。本文通过对万里茶道和... 万里茶道与茶马古道是分属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景观。虽然二者在起源、地理和发展历程上大相径庭,但究其根本,皆是以茶作为媒介开辟的商路,兼具促进商贸传播网络建构、巩固边疆稳定、开发文化线路遗产等作用。本文通过对万里茶道和茶马古道进行以上三个维度的比较,对二者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茶为媒 万里茶道 茶马古道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电影的虚拟人塑形与叙事演变
17
作者 赵欣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4-47,共4页
“元宇宙”(Metaverse)是人类媒介实践的重要突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议。它是一种互联网全要素的融合形态,“一个以VR眼镜、手机、电脑、电子游戏机为接入媒介,聚焦于与自然世界相对应、相融合、不断进化的3D虚拟网络世界。”[1]元宇... “元宇宙”(Metaverse)是人类媒介实践的重要突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议。它是一种互联网全要素的融合形态,“一个以VR眼镜、手机、电脑、电子游戏机为接入媒介,聚焦于与自然世界相对应、相融合、不断进化的3D虚拟网络世界。”[1]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虚实共生的人类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人 互联网 虚实共生 全球范围 全要素 电子游戏机 相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