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溪师范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1
作者 王占娣 李明清 +3 位作者 徐荣 王婷 余娇 张丽娟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第4期116-121,共6页
【目的】了解玉溪师范学院校园内药用植物的种类、数量、功能,为药用植物的认知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面、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检索的方法对玉溪师范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玉溪师范学院校园内药用植物资源... 【目的】了解玉溪师范学院校园内药用植物的种类、数量、功能,为药用植物的认知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面、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检索的方法对玉溪师范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玉溪师范学院校园内药用植物资源共85种,隶属32目43科79属,菊科植物最多,有25种;以全草为入药部位的药用植物最多,有50种;以清热为功效的药用植物最多,有29种。【结论】玉溪师范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且以菊科植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师范学院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以玉溪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夏鸾金玥 王帅兵 +3 位作者 申雨禾 黄彩霞 曾维庆 岳志强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目的】针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地膜大规模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通过运用可降解地膜进行田间实验,研究可降解地膜的土壤环境效应,为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试验核心区进行三种厚度(0.006 mm、0.008 mm、... 【目的】针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地膜大规模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通过运用可降解地膜进行田间实验,研究可降解地膜的土壤环境效应,为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试验核心区进行三种厚度(0.006 mm、0.008 mm、0.01 mm)的可降解地膜布设,同时设置普通PE地膜和不覆膜试验区作为对照,对比在相同的气候、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的膜的降解情况,其所生长的烟叶情况,及其所覆盖土壤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核心区所采用的地膜均有良好的保温保水效果。(2)通过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可以看出,不同厚度的可降解地膜在试验区均可以在作物收获前保持完整。(3)可降解地膜的覆盖对作物的产量具有一定的增益效果。【结论】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实验区域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增益作用,其中以0.008 mm厚度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效果最为明显,为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土壤环境效应 作物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生态系统植物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相关性
3
作者 李茂莹 陈昕 +3 位作者 丁健 刘宪斌 马思媛 和银建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57-67,共11页
【目的】调查草坪生态系统植物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微生物量,分析二者相关性及影响其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为草坪的科学建植和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狗牙根、匍匐剪股颖、多年生黑麦草、野牛草、高羊茅和白花三叶草为... 【目的】调查草坪生态系统植物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微生物量,分析二者相关性及影响其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为草坪的科学建植和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狗牙根、匍匐剪股颖、多年生黑麦草、野牛草、高羊茅和白花三叶草为研究对象,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2个处理,分别于草坪生态系统发展演替初期、中期和后期调查植物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量,分析二者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影响其变化趋势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植物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量在野牛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花三叶草草坪生态系统中的值明显高于其余3种草坪生态系统;二者在保持自然状态处理的值明显高于人工去杂处理;且二者间在草坪生态系统发展演替初期明显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在中期和后期明显呈单峰曲线相关关系。草坪种类、发展演替阶段、不同处理以及三者间的两两交互作用和全交互作用均对植物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植物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量在不同类型草坪生态系统不同发展演替阶段之间差异较大,二者间的相关关系类型差异明显,体现了二者间时空动态变化趋势的复杂性和可预测性,可作为不同类型草坪科学建植和高效管理过程中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草坪生态系统 植物根系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量 养分竞争 建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衍生荧光碳点高灵敏检测环境水样中四环素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文静 李明 +5 位作者 林洪 吴云英 孙燕芹 何茂婷 刘昕 谢建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生物质材料海带为碳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的碳点(N-CDs)。制备的碳点呈球型,平均粒径约为3.4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02 nm,发射波长为369 nm。N-CDs的激发或发射光谱与四环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均有比较大的重叠,N-CDs与四环素之... 以生物质材料海带为碳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的碳点(N-CDs)。制备的碳点呈球型,平均粒径约为3.4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02 nm,发射波长为369 nm。N-CDs的激发或发射光谱与四环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均有比较大的重叠,N-CDs与四环素之间可能形成了内滤效应,导致N-CDs的荧光猝灭。考察了溶液pH和反应时间对荧光猝灭效果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该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与四环素的浓度在1.25~21.25μmol/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_(0)-F)/F_(0)=0.02291cTC(μmol/L)+0.06244,线性相关系数R^(2)=0.9920,检出限为0.28μmol/L。该方法成功用于湖水中四环素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3%~103.8%,相对标准偏差为0.4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海带 水热法 四环素 内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角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曾艳萍 杨菊芳 +4 位作者 揭楚玉 周志明 李旭 张春浩 黄齐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以生物质废弃物酸角壳为原料,通过KOH活化制备酸角壳基活性炭(HHC),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酸角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MB)的研究表明:吸附是自发进行,吸热,增加混乱度有利于吸附进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及Lan... 以生物质废弃物酸角壳为原料,通过KOH活化制备酸角壳基活性炭(HHC),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酸角壳基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MB)的研究表明:吸附是自发进行,吸热,增加混乱度有利于吸附进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拟合吸附过程。以3 mol/L KOH为电解液,在三电极体系下测定HHC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循环性能和交流阻抗。结果显示,电流密度为5 A/g时,首次放电比电容为100 F/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100%,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适合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废弃物 亚甲基蓝 吸附机理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6
作者 李茂楠 刘宪斌 +3 位作者 杨亚丽 张宝 段恩省 杨应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9-44,50,共7页
以玉溪市城区生态植物园中结构和功能保护较好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地点,分别设置0、1、5、10、15和30 g/(m^(2)·a)共6个氮浓度试验处理,采用林冠下喷雾的方式处理2年,采集0~10 cm表层土壤测定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活性有机碳含... 以玉溪市城区生态植物园中结构和功能保护较好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地点,分别设置0、1、5、10、15和30 g/(m^(2)·a)共6个氮浓度试验处理,采用林冠下喷雾的方式处理2年,采集0~10 cm表层土壤测定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浓度大气氮沉降明显增加了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降低了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减少了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说明中高浓度大气氮沉降能够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循环和氮循环进程,增加土壤碳库和氮库,改变土壤碳组分,延缓土壤碳转化过程,减少土壤微生物总量。数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碳含量与大气氮沉降浓度呈多项式关系,即土壤全碳含量随大气氮沉降浓度升高而增加,在10 g/(m^(2)·a)N水平达到最大值[(31.05±1.94)g/kg],之后随着大气氮沉降浓度的继续升高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与大气氮沉降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即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大气氮沉降浓度持续升高而不断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转化率、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与大气氮沉降浓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大气氮沉降浓度持续升高而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土壤全碳 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7
作者 孙晓春 黄文静 李会容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5-47,共13页
利用CodonW、EMBOSS在线程序分析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对芸香科、豆科、伞形科、木犀科以及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和番茄中F6'H1的基因密码子进行聚类分析、中性绘图、ENC-plot分析和PR2-plot偏倚分析,研究影响白蜡... 利用CodonW、EMBOSS在线程序分析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对芸香科、豆科、伞形科、木犀科以及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和番茄中F6'H1的基因密码子进行聚类分析、中性绘图、ENC-plot分析和PR2-plot偏倚分析,研究影响白蜡树FcF6'H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因素,通过FcF6'H1与模式生物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获得最佳受体。结果表明,白蜡树FcF6'H1的GC、GC1、GC2、GC3和GC12含量分别为0.4312、0.5125、0.3490、0.4321和0.4308,CAI值为0.216,ENC值为57.84,表明白蜡树FcF6'H1基因的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偏倚分析结果表明,碱基突变和自然选择均会影响FcF6'H1密码子的偏好性;CDS进化树和RSCU值聚类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但是均表明白蜡树FcF6'H1与木樨榄XM_023028611.1、XM_023036788.1、XM_023034893.1聚为一类,确定了F6'H1基因的6个最优密码子,分别是CUC、AUC、AAG、GAG、UCG和ACA;密码子使用频率分析表明,模式生物中番茄和烟草适合作为遗传转化受体,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适合作为FcF6'H1的异源表达载体。文章初步阐明了白蜡树FcF6'H1基因密码子的使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树 FcF6'H1 密码子偏好性 ENC-plot PR2-plot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茂莹 胡先近 +3 位作者 丁健 刘宪斌 马思媛 和银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2-129,230,共9页
为研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草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oon]、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高羊茅... 为研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草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oon]、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 B. Alexeev)和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为研究对象,设置保持自然状态和人工去杂两种试验处理,调查其不同发展演替阶段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展演替阶段和不同试验处理中,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异:初期,两者之间在6种草坪、2种试验处理中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中期,两者之间在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呈单峰曲线相关关系,在人工去杂试验处理中无明显相关关系;后期,两者之间在所有保持自然状态试验处理中呈单峰曲线相关关系,在50%的人工去杂试验处理中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剩下的50%则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植物物种多样性 植物生长量 线性相关关系 单峰曲线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以星云湖渔村河小流域为例
9
作者 肖文贤 王帅兵 +3 位作者 陈炳绅 李桥红 罗云祥 邓海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19,共5页
云南省云溪市江川区渔村河作为星云湖的重要入湖河流,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存在农村截污治污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人居环境普遍较差、人文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为改善渔村河流域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根... 云南省云溪市江川区渔村河作为星云湖的重要入湖河流,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存在农村截污治污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人居环境普遍较差、人文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为改善渔村河流域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根据小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渔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星云模式”,以“一核、一轴、两廊、三区、多点”为功能区划,按照“山+水+林+田+路+村”、融合星云湖“湖泊革命”战略部署、乡村振兴和美丽江川等建设规划,依托生态区、生产区和生活区三大分区因地制宜开展综合治理,改善和保护流域内的水环境,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和村庄人居环境,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流域内水资源保护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该治理模式的总结和思考,可为探索和完善云南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治理模式 水土保持 星云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16种多环芳烃检测方法建立
10
作者 李国文 胡柠檬 +2 位作者 尤买艳 刘宇 刘淑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6-1033,共8页
为实现磷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检测,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16种PAHs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仪器关键参数及样品前处理步骤进行了优化,采用加速溶剂对样品进行... 为实现磷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检测,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16种PAHs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仪器关键参数及样品前处理步骤进行了优化,采用加速溶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离子监测(selective ion monitoring,SIM)模式检测,HP-5MS色谱柱分离,氘代内标法定量,16种PAHs可在20.0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提取条件下,16种PAHs线性(10~1000μg·L^(-1))关系良好,平均相对响应因子(RRF)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4%,方法检出限为0.1~0.4μg·kg^(-1),定量下限为0.4~1.6μg·kg^(-1)。在空白样品添加3个不同质量比(2.5、10、50μg·kg^(-1))水平下,测得16种PAHs的平均回收率为65.7~93.4%、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9.1%。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回收率高、选择性强等优点,适合磷化工园区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土壤 磷化工业园区 加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型四氮唑离子液体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邱吉霞 马嘉华 +5 位作者 白梓静 师伟 高鹏 王雨萌 邓芙蓉 凡明锦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以取代四唑及乙醇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中和反应合成了6种质子型四唑基离子液体,研究了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学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四唑基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并发现其在水... 以取代四唑及乙醇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中和反应合成了6种质子型四唑基离子液体,研究了其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学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四唑基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并发现其在水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不具有腐蚀性.利用微振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V)和三维轮廓仪研究了不同四唑基离子液体水润滑体系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四唑基离子液体能有效提升纯水的摩擦学表现,特别是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5-苄基四唑-N-丁基二乙醇胺(BTBE_(2))离子液体时,可以使摩擦系数降低约66%,磨损体积降低约85%,并且极限承载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进一步通过接触角测试、石英晶体微天平测试、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摩擦膜的状态、形貌和元素组成.研究发现,四唑基离子液体独特的富杂原子和质子型结构,有助于添加剂分子在钢/钢摩擦副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物理吸附膜,且能发生摩擦化学反应构建含有铁氧化物的化学反应膜,从而有效提升纯水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润滑 质子型离子液体 四氮唑 三乙醇胺 摩擦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取样面积的关系
12
作者 彭鑫鑫 刘宪斌 +3 位作者 丁健 周玦玎 高娣 刘守美 《农学学报》 2025年第4期49-60,共12页
为分析不同种类人工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取样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巢式样方取样法,对由国内常见6种不同草坪草所建人工草坪生态系统的人工去杂和保持自然状态2种实验处理样方分别进行物种多样性追踪调查,分析植物物种多样... 为分析不同种类人工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取样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巢式样方取样法,对由国内常见6种不同草坪草所建人工草坪生态系统的人工去杂和保持自然状态2种实验处理样方分别进行物种多样性追踪调查,分析植物物种多样性随取样面积增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6种不同类型草坪生态系统人工去杂实验处理样方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显著少于保持自然状态实验处理样方,且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大,两者之间的差异加大,说明人工去杂管理措施对保持各种不同类型草坪生态系统植物物种的单一性和植被生长的整齐度作用明显。单位面积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物种多样性随取样面积增大的变化速率均随建坪年限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随着草坪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替,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趋于稳定,植物物种组成和功能结构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在人工去杂和保持自然状态2个实验处理样方中的维持机制不同,前者是定期的人工去杂管理措施抑制了杂草的入侵和生长,后者是占统治地位的优势植物种抑制了其他种类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各种管理措施对人工草坪生态系统的干预强度大,但仍然无法彻底消除各种杂草的持续入侵和干扰;人工草坪建坪初期生态系统不稳定,应该增加人工去杂等管理措施的频率和强度;进入中后期,草坪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结构功能随建坪年限的增长而趋于稳定,可以适当减少人工干预程度,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互相制约的作用管理草坪,提高草坪质量,减少人工作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匍匐剪股颖 多年生黑麦草 野牛草 高羊茅 白花三叶草 人工去杂 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人工草坪 取样面积 建坪年限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机制及活性影响分析
13
作者 黄申奥 鲁广秋 +2 位作者 施雨杉 刘思娜 倪芷晴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3期34-37,共4页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俗名“塑化剂”,是全球生产量占比最高、应用领域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有毒化合物之一,也因其对塑料制品有可塑性及增强柔韧性等效能而被大范围地投入于聚氯乙烯等生产中。氢键和范德华力为PAEs与塑...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俗名“塑化剂”,是全球生产量占比最高、应用领域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有毒化合物之一,也因其对塑料制品有可塑性及增强柔韧性等效能而被大范围地投入于聚氯乙烯等生产中。氢键和范德华力为PAEs与塑料分子间的作用力“桥梁”,PAEs与塑料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对独立,彼此之间较不稳定,随着时间推移通过塑料易侵入到大气、土壤、水体等生物栖息环境介质中,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生物富集,不仅造成了生态污染,同样威胁着人类安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由活性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是调节土壤微环境平衡的重要性质,其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就是一类重要的承担氧化应激的细胞内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范德华力 塑料制品 生态污染 人工合成 过氧化氢酶 细胞内酶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份辣椒种质资源对白绢病的抗性评价
14
作者 喻沛怡 崔看 +1 位作者 赵敏慧 魏林 《辣椒杂志》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白绢病是湖南省辣椒的主要真菌性土传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绢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苗期室内接种的方法,鉴定评价20份湖南辣椒种质对白绢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 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白绢病是湖南省辣椒的主要真菌性土传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绢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苗期室内接种的方法,鉴定评价20份湖南辣椒种质对白绢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对白绢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臻香辣2号和长研青香2个品种为高抗型,皱线1号、沙溪等6个品种为抗病型,青香2号和长研15号2个品种为中抗型,辣博士18号、21PZ56等4个品种为感病型,9号线椒、贡溪等6个品种为高感型。研究结果为湖南省辣椒生产用种及抗白绢病辣椒种质资源筛选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药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涛 狄准 +1 位作者 赵艳丽 王元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374,共12页
化学指纹图谱是民族药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药材质量可控、安全有效关系紧密。目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X射线衍射技术、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已被用于民族药的... 化学指纹图谱是民族药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药材质量可控、安全有效关系紧密。目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X射线衍射技术、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已被用于民族药的化学指纹图谱研究。该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探讨化学指纹图谱在民族药真伪鉴别、产地区分、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民族药的资源评价、质量控制和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化学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药材鉴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甲恶唑胁迫下人工湿地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劲召 张璇 +6 位作者 王永强 徐佳敏 卢洪斌 叶长兵 刘晓晖 陈中兵 卢少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4-1483,共10页
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胁迫下人工湿地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响应机制,对不同浓度SMX在5种植物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修复中的去除效率进行表征;依据SMX的去除效率,对唐菖蒲和风车草的根系活力、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进行研究,... 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胁迫下人工湿地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响应机制,对不同浓度SMX在5种植物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修复中的去除效率进行表征;依据SMX的去除效率,对唐菖蒲和风车草的根系活力、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进行研究,同步分析其根际微生物群落在SMX和温度胁迫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5种人工湿地植物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修复中,唐菖蒲、风车草对SMX的去除率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0.38%、44.70%。当SMX浓度超过30 mg/L时,与0 mg/L时相比较,唐菖蒲、风车草的根系活力受到抑制,分别下降了69.77%、67.26%;随着SMX浓度的升高,唐菖蒲和风车草的活性氧含量分别增加了69.08%、72.67%,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19.32%、24.83%;与常温条件(20~25℃)相比,低温条件下(4~12℃)下唐菖蒲、风车草的活性氧含量分别增加了2.26%、1.98%,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47.72%、44.42%。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测定结果表明,高浓度SMX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有抑制作用,利用PICRUSt功能预测软件对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发现,以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为主的微生物细菌相对丰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磺胺甲恶唑 温度 微生物群落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品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环境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魁 王正旭 +7 位作者 田阳阳 杨亚丽 赵文军 杨继周 卜令铎 孙华 宛祥 胡保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探讨不同商品有机肥的施用效果,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商品有机肥对玉溪山地烟区烤烟根际土壤环境及烟叶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均可提高烤烟团棵期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碱解氮含量。SC有机肥在烤烟全生育期对根际土... 为探讨不同商品有机肥的施用效果,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商品有机肥对玉溪山地烟区烤烟根际土壤环境及烟叶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均可提高烤烟团棵期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碱解氮含量。SC有机肥在烤烟全生育期对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更为显著;SCG有机肥对团棵期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在成熟期与对照水平相当,同时可显著提高成熟期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FH和YT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团棵期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成熟期碱解氮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烟叶质量方面,施用商品有机肥均可提高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SC有机肥可显著改善中部烟叶总糖含量和两糖差,SCG和SC有机肥对中部烟叶香韵和香气量改善更为明显。本研究认为,施用商品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烟叶质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其中SCG和SC有机肥在改善土壤养分及烟叶香气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烤烟 根际土壤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香虫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纪文香 陈祯 +4 位作者 李红梅 娄灯吉 刘宪斌 代晰慧 施皓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通过建立网室近自然实验种群,结合野生个体观察记述了云南玉溪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Dallas)种群的各虫期形态特征、在云南玉溪红塔区的年生活史、寄主范围、取食偏好、成虫及若虫的行为习性,为该虫的保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结... 通过建立网室近自然实验种群,结合野生个体观察记述了云南玉溪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Dallas)种群的各虫期形态特征、在云南玉溪红塔区的年生活史、寄主范围、取食偏好、成虫及若虫的行为习性,为该虫的保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九香虫卵有绿色和粉色两种生态型,若虫有5个龄期;在云南玉溪红塔区1年仅发生1代,仅以成虫态越冬;红塔区九香虫野生个体主要以佛手瓜和南瓜等葫芦科植物为食;取食偏好选择试验表明该虫最喜取食葫芦,冬瓜和南瓜次之;雌雄成虫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单雌单次平均产卵量为16.3±6.0粒。研究表明,云南玉溪红塔区的九香虫种群为典型的一化性昆虫,休眠期可达8个月;该虫食性较广,可取食多科植物,但以葫芦科瓜类为主;羽化成虫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陆续从佛手瓜、南瓜等寄主植物上迁至枯树皮下、柴堆等隐蔽场所越冬,翌年4月下旬陆续解除休眠,迁至佛手瓜、南瓜等作物上取食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形态 寄主范围 生活史 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种植前后土壤营养、酶活性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静 郑丽君 +3 位作者 张晓东 王连春 万琼莲 王志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66-73,共8页
【目的】明确三七连作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策略。【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种植年限的延长对三七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细菌群落影响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 【目的】明确三七连作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策略。【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种植年限的延长对三七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细菌群落影响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有机质、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上升,而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下降;土壤酶活性除碱性磷酸酶变化不大外,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均明显下降。高通量测序表明,三七种植前后土壤在科水平上检测分类出占比较高的真菌15类、细菌16类,其中,对照土壤中真菌主要以Hygrocybe为优势菌种,占比为55.17%;种植三七后土壤中真菌占比降至0.37%,Fusarium为优势菌种,占比为8.31%,其百分比含量增加32倍;种植三七后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组成与种群密度变化明显,Pseudomonas、Streptomyces等生防细菌随着三七种植年限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三七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酶活性下降,土壤营养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土壤营养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Α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六氯苯胁迫下狭叶香蒲根系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海娇 付如鹏 +3 位作者 何秀梅 张晋瑞 钟媛 余娇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3-1091,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六氯苯(hexaehlorobenzen,HCB)胁迫下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根系生物膜菌群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38和760μg/L)HCB富营养化水体中香蒲根系生物膜的形态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六氯苯(hexaehlorobenzen,HCB)胁迫下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根系生物膜菌群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38和760μg/L)HCB富营养化水体中香蒲根系生物膜的形态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16S rD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电镜结果显示:根系生物膜附着微生物主要呈椭圆形或杆状。经不同质量浓度HCB处理后,狭叶香蒲根系附着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随着水体HCB质量浓度升高其根系生物膜中的细菌数量降低。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根系生物膜的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属水平优势菌群主要包括3类:(1)高效净化水质的光合菌群,如红微菌属(Rhodomicrobium)、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红长命菌属(Rubrivivax)、红芽生菌属(Rhodoblastus)和红细菌属(Rhodobacter)等;(2)以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贪噬菌属(Variovorax)、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嗜酸菌属(Acidovorax)等为主的有机物降解微生物;(3)参与脱氮和氮循环的反硝化菌群,如贪噬菌属(Variovorax)、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红细菌属(Rhod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和红长命菌属(Rubrivivax)等。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根系生物膜中菌群的主要代谢功能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以及能量代谢。【结论】38μg/L HCB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狭叶香蒲根系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760μg/L HCB的富营养化水体根系细菌群落。此外,属水平优势菌群可能与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净化、有机物降解以及脱氮和氮循环有关。研究结果为富营养化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六氯苯 狭叶香蒲 生物膜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