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玉溪江川区 创新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链条管理模式
1
作者 李刚平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5期31-33,共3页
近年来,玉溪市江川区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6.49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1.53%,为推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提... 近年来,玉溪市江川区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6.49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1.53%,为推动区域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江川区总结形成了一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成效。文章梳理总结了江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链条管理模式,希望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全链条管理 建设成效 绿色发展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府补贴与多元化推广模式视角的农机推广优化路径——以玉溪市江川区为例
2
作者 史应仙 向红佳 +6 位作者 张涛 陈世升 陶润 刘伟 刘世雄 李锐 岳志强 《南方农机》 2025年第8期194-198,共5页
农机推广在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意义重大,但当前面临资金短缺、推广方式单一、农民购机能力有限以及土地经营模式制约等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以玉溪市江川区为研究对象,获取其2019—2023年农机服务主体登记数据、装备购... 农机推广在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意义重大,但当前面临资金短缺、推广方式单一、农民购机能力有限以及土地经营模式制约等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以玉溪市江川区为研究对象,获取其2019—2023年农机服务主体登记数据、装备购置补贴记录及农业生产统计年报等原始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剖析该地区农机推广存在的传统推广模式与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农机装备升级与基础设施滞后的适配性矛盾和规模作业要求与土地分散经营的制度性矛盾,针对性地提出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多元化开展农机推广和打通农机推广“最后一公里”等对策,以期为江川区及类似地区农机推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助力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推广 政府补贴 多元化推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实施过程中财务风险防范
3
作者 宋虹燕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2期97-99,共3页
在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当中,为了进一步实现乡村人才、产业以及生态等多项因素的快速发展,国家通过采取有效的扶助制度与帮扶策略,使各地乡村的发展逐渐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为实现乡村人民富裕富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在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当中,为了进一步实现乡村人才、产业以及生态等多项因素的快速发展,国家通过采取有效的扶助制度与帮扶策略,使各地乡村的发展逐渐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为实现乡村人民富裕富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农田建设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香根草修复土壤铅污染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官超 史应仙 +7 位作者 曾维庆 岳志强 张员超 鲁黎 聂有富 李彦萱 杨雨其 黄晶心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7,共7页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超富集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修复土壤铅(Pb)污染的影响,该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对比5000 lux(L1)、10000 lux(L2)、15000 lux(L3)、20000 lux(L4)光照强度处理下香根草生物量、对Pb的富集效果和净光合速... 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超富集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修复土壤铅(Pb)污染的影响,该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对比5000 lux(L1)、10000 lux(L2)、15000 lux(L3)、20000 lux(L4)光照强度处理下香根草生物量、对Pb的富集效果和净光合速率(Pn)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L3、L4处理下,香根草的生物量、Pb含量、Pb富集量、Pb富集系数均较高,其中L4处理上述指标均最大;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暗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L3处理最大;L3、L4处理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显著高于L1、L2处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0000~20000 lux光照强度下,香根草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增加,其原因是香根草的光合效率增加和环境胁迫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香根草修复土壤Pb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铅污染 植物修复 香根草 光照强度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影响因素研究——以星云湖径流区水稻土为例
5
作者 史应仙 岳志强 +1 位作者 陈世升 金永康 《云南农业》 2025年第6期76-79,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连续2年不同作物高复种、高强度施肥对耕地土壤磷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作物类型和土壤原有磷素显著影响表层土壤有效磷和深层土壤全磷含量,且影响程度因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和土壤深度而异。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高... 通过试验研究连续2年不同作物高复种、高强度施肥对耕地土壤磷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作物类型和土壤原有磷素显著影响表层土壤有效磷和深层土壤全磷含量,且影响程度因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和土壤深度而异。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高于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中无机磷占主导地位。此外,尽管长期大量施肥是农田管理的重要措施,但研究未发现其与土壤磷素最大吸附量和吸附饱和度之间存在直接相关性。此发现为了解作物-施肥-土壤磷素的相互作用及优化农田磷肥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效磷 全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及其生物质肥料对土壤板结的改良效果试验
6
作者 赵自慧 史应仙 +6 位作者 聂有富 兰树华 李忠华 贾小宇 严崧 徐锐 黄晶心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1期75-79,共5页
土壤板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重大问题,影响土壤的可耕作性和农作物产出。造成土壤板结的重要原因是土壤有机质的缺失,生物质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板结现象。而同种原料制备的生物质肥料在性质上差异较大,在改良土壤板结中的作用... 土壤板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重大问题,影响土壤的可耕作性和农作物产出。造成土壤板结的重要原因是土壤有机质的缺失,生物质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板结现象。而同种原料制备的生物质肥料在性质上差异较大,在改良土壤板结中的作用不同。玉米芯及其生物质肥料:生物炭和菌糠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而关于这3种生物质肥改良土壤板结的效果还研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对比添加玉米芯及其生物质肥料后,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含水量等指标变化,探究玉米芯及其生物质肥料改良土壤板结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玉米芯、生物炭和菌糠均可改良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含水量。而菌糠组改良效果最佳,具体表现在土壤容重为1.08 g·cm^(-3),降低28.42%,增加土壤孔隙度8.67%,提高土壤含水量27.43%,土壤大团聚体含量(>0.25 mm)占比83.55%,且土壤氨态氮增加8.5倍。因此,玉米芯及其生物质肥料可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状况,并能提升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板结 玉米芯 生物炭 菌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不同肥类与土壤氮磷流失的研究
7
作者 岳志强 史应仙 +3 位作者 黄四华 李会华 万惠芬 陶润 《云南农业》 2023年第9期58-61,共4页
以甘蓝为试验对象,生物炭与化肥、沼肥和有机肥混施并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3种主要施肥方式在配施生物炭后均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保证甘蓝正常的生长节律,促进肥料肥力稳健释放。可以明显减少化肥和沼肥施肥中的氮素流失,提高氮素固... 以甘蓝为试验对象,生物炭与化肥、沼肥和有机肥混施并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3种主要施肥方式在配施生物炭后均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保证甘蓝正常的生长节律,促进肥料肥力稳健释放。可以明显减少化肥和沼肥施肥中的氮素流失,提高氮素固定效果。添加生物炭后氮流失趋势基本与磷流失一致,不同肥料性质导致氮磷流失存在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流失 生物炭 面源污染 施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