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塔区3类鲜食玉米品种锈病抗病性筛选试验
1
作者 田晶华 合梅 +2 位作者 赵艳梅 康玉 桂宝菊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62-65,共4页
为筛选出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锈病抗病性强且高产的品种,对3类27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调查锈病的发病水平,评价其抗病性,旨在为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表明,在锈病病株率、病叶率、... 为筛选出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锈病抗病性强且高产的品种,对3类27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调查锈病的发病水平,评价其抗病性,旨在为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表明,在锈病病株率、病叶率、病情指数3项指标中,甜玉米品种发生程度最低、抗性最强,其次是甜糯玉米品种,抗性最差的是糯玉米品种。小糯3号、黑甜糯1505、万糯188、海迈515等9个品种为高抗(HR)品种,其余18个品种为抗病(R)品种。鲜穗产量HR品种比对照品种石糯2号增产10%以上的仅有曼婉玉1个品种,R品种比对照品种SBS902增产10%以上的有甜脆710、夏美甜263、禹甜糯9号等13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筛选 锈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肉植物东云系2个品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陆琳 张天东 +6 位作者 柯燚 李涵 苗振 拔利超 杨平 李仕柳 曹桦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861-866,共6页
以东云系多肉植物品种HBG和阿姆斯特壮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选择、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等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东云系多肉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解决东云系多肉植物繁殖率低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 以东云系多肉植物品种HBG和阿姆斯特壮为试验材料,对外植体选择、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等关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出东云系多肉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解决东云系多肉植物繁殖率低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幼嫩花芽为外植体诱导效果最佳,非花期可选用嫩芽;适宜诱导东云系多肉植物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0.6~0.8 mg/L 6-BA+0.3~0.4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适宜东云系多肉植物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0.6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适宜东云系多肉植物的生根培养基为MS+0.2~0.3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直接剪去生根苗根部后再进行扦插,能大大提高其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云系多肉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力提升对外贸易涉农企业竞争力
3
作者 桂宝菊 李娟 +1 位作者 张金成 田晶华 《云南农业》 2025年第8期14-15,共2页
对外贸易涉农企业作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桥梁,在江川区农业产业发展中意义重大。其发展不仅能加快江川区农业产业升级,还能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分析其发展现状,发现2023年有4家企业涉及蔬菜和花卉产业,经... 对外贸易涉农企业作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桥梁,在江川区农业产业发展中意义重大。其发展不仅能加快江川区农业产业升级,还能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分析其发展现状,发现2023年有4家企业涉及蔬菜和花卉产业,经营规模有所扩大,但存在企业规模小、品牌少、质量不高、风险防控弱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质量监管、优化产品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等对策,提升江川区对外贸易涉农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业产业升级 农产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