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许美玲 尹丽云 +2 位作者 金少华 朱莉 许迎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2-1073,共12页
利用逐时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雨量站等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4次特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这4次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主要是中低层低涡切变线、西南气流的辐合造成水汽、能量的聚积,... 利用逐时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雨量站等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4次特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这4次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主要是中低层低涡切变线、西南气流的辐合造成水汽、能量的聚积,低层增暖增湿,500hPa干冷空气入侵,形成强对流不稳定区;当低层水汽充足、局地大气具有潜在不稳定能量和适当的触发条件时,在500hPa槽后易产生特大暴雨天气。卫星云图显示,特大暴雨过程由对流单体合并、加强为中尺度对流云团引起的。在雷达回波发展、移动过程中,始终存在回波合并效应,前部回波移动缓慢,后部中小尺度回波活动频繁,小单体快速生成合并,使得整块回波稳定少动,在强降雨阶段存在较强的风向、风速辐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特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回波合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台风强度及路径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丽萍 夏冠聪 +2 位作者 尤红 黄静 马慧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格点资料,从能量场、湿度场、辐散场以及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等多方面对"珍珠"的强度及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副高前期在南海的维持以及副高后期环流形势的调整是"珍珠"强度维持和路径突变的关键;南海海域维持高能区、弱水平风垂直切变、对流层上层强大的辐散场、以及充沛的水汽供应、风场动力非对称结构等是"珍珠"强度能维持的重要原因;西南季风、越赤道气流和副高南落而引发的东南风急流形成的季风汇合线是"珍珠"北翘的直接原因.台风风场结构中不对称强风速区的转移对台风路径改变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弱水平风垂直切变 不对称强风速区 转移 季风汇合线 “珍珠”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