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3年云南省玉溪市家禽新城疫病原监测及免疫效果评估
1
作者 宋诗雅 罗晓燕 +8 位作者 徐聪 杨曦 杨秋楠 李晶 杨耀兰 张晓舟 董路 吕嵘 段博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2期39-43,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玉溪市家禽新城疫(ND)的免疫效果及流行情况,2018-2023年共采集37940份禽血清样品和22737份棉拭子样品,分别采用HA-HI试验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了新城疫病毒(NDV)免疫抗体及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玉溪市NDV平... 为了解云南省玉溪市家禽新城疫(ND)的免疫效果及流行情况,2018-2023年共采集37940份禽血清样品和22737份棉拭子样品,分别采用HA-HI试验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了新城疫病毒(NDV)免疫抗体及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18-2023年玉溪市NDV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6.42%,规模场、散养户和活禽市场分别为95.26%、69.31%、89.68%,9个县(市、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介于64.96%~99.43%;2018-2023年NDV核酸阳性率为0.49%,规模场、活禽市场和家禽定点屠宰场分别为0.61%、0.32%、0,9个县(市、区)的NDV阳性率介于0.29%~0.87%;不同年份、不同类型场点、不同地区之间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和病原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玉溪市家禽ND整体免疫效果较好,流行率较低,但散养户及部分县区ND免疫及防控效果不佳,仍有散发疫情的可能。建议持续跟踪NDV免疫抗体动态,定期开展ND病原学监测,及时补免、补防,防控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抗体监测 病原监测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云南省玉溪市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秋楠 罗晓燕 +7 位作者 宋诗雅 李晶 徐聪 杨耀兰 李锡慧 张文东 赵焕云 吕嵘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6期14-18,共5页
为全面掌握云南省玉溪市小反刍兽疫(PPR)的病原分布和羊群免疫效果,根据2021年玉溪市PPR专项监测方案,在全市开展PPR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调查的方法,从全市9个县区采集免疫羊血清样品1631份、眼鼻棉拭子样品6438份,分别使用... 为全面掌握云南省玉溪市小反刍兽疫(PPR)的病原分布和羊群免疫效果,根据2021年玉溪市PPR专项监测方案,在全市开展PPR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调查的方法,从全市9个县区采集免疫羊血清样品1631份、眼鼻棉拭子样品6438份,分别使用阻断ELISA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进行PPR免疫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玉溪市PPR群体免疫合格率为82.98%,个体免疫合格率为83.62%,未检测到病原学阳性样品;不同养殖区域、不同性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养殖类型、不同企业疫苗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玉溪市羊PPR整体免疫效果较好,所用PPR疫苗免疫原性较好,免疫程序合理,但部分县区的免疫合格率较低,因此应继续加强PPR的强制免疫及补免工作;在未引入新疫源的前提下,疫情发生风险较低,但应加大羊只引种检疫和调运监管力度。本次监测评估了玉溪市的PPR总体防控状况,为尽快实现消灭PPR的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监测评估 免疫效果 病原检测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云南省玉溪市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监测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晓燕 杨耀兰 +4 位作者 杨秋楠 宋诗雅 李晶 吕嵘 赵焕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2期1-4,共4页
为了解云南省玉溪市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2021年对该市8个县(市、区)活禽市场进行采样检测。全年共采集63场次1 455份棉拭子样品(禽咽喉/泄殖腔双拭子860份、环境拭子317份、运输工具拭子278份),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流感... 为了解云南省玉溪市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2021年对该市8个县(市、区)活禽市场进行采样检测。全年共采集63场次1 455份棉拭子样品(禽咽喉/泄殖腔双拭子860份、环境拭子317份、运输工具拭子278份),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A型、H5/H7/H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共检出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35份,未检测到H5和H7亚型病毒核酸阳性;除检出7份未分型阳性样品外,在44场次检出H9亚型病毒核酸阳性428份,场次阳性率为69.84%,样品阳性率为29.42%,其中活禽、环境、运输工具样品阳性率分别为32.56%、25.87%、23.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一年四季均能检测到H9亚型病毒阳性,但3-6月份样品阳性率低于年均阳性率,1、2、7、10、12月样品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各月份间样品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各县(市、区)的场次阳性率存在差异(P <0.05),但样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玉溪市活禽市场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但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面依然广,污染率较高;不同月份间阳性率差异明显,但季节性差异缩小。结果提示,应继续加强活禽市场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监测,同时强化活禽市场的检疫监管,严格执行消毒和休市制度,防止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传入养殖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禽交易市场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6年云南新城疫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段博芳 王静静 +10 位作者 赵云玲 张凤安 吕嵘 吕艳 郑东霞 曾邦权 赵焕云 相德才 刘华雷 张应国 王志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1-1717,共7页
为了解云南地区新城疫流行现状,于2011—2016年在云南部分地区开展了基于风险的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昆明、玉溪、大理、丽江、普洱和曲靖六市共48个采样点,共采集不同种类家禽棉拭子样品2 565份。结果显示:共分离到新城疫... 为了解云南地区新城疫流行现状,于2011—2016年在云南部分地区开展了基于风险的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昆明、玉溪、大理、丽江、普洱和曲靖六市共48个采样点,共采集不同种类家禽棉拭子样品2 565份。结果显示:共分离到新城疫病毒52株,来源于17个活禽交易市场,新城疫病毒个体阳性率为2.03%,场点阳性率为35.41%。52株新城疫病毒中17株为强毒株,来源于7个农贸市场,新城疫强毒株个体阳性率为0.66%,强毒株场点阳性率为14.58%。遗传演化分析表明:52株新城疫病毒可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类,其中ClassⅠ17株,均属于基因3型;ClassⅡ共35株,可分为4种基因型,其中基因Ⅰ型2株,Ⅱ型16株,Ⅵ型13株,Ⅶ型4株。分析表明近年来云南地区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具有多样性,其中基因Ⅵ型主要在鸽群流行,而Ⅶb和Ⅶh亚型则主要在鸡和鹅群中流行。值得关注的是在云南地区首次分离到2株Ⅶh新城疫病毒,而这种基因Ⅶh型的病毒一直在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流行。因此,在该地区应该进一步加强主动监测,分析这种新传入基因型新城疫病毒的分布,防止病原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遗传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修订建议之我见 被引量:4
5
作者 吕素珍 杨晓橙 +3 位作者 张海鹏 杨耀兰 李健平 张少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期87-89,共3页
通过分析《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在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完善人员管理及制度设计,落实货主、承运人法定责任,规范引入动物审批,制定出台禽蛋检疫规程,明确水产苗种产地检疫主管部门,增加畜禽标识的监管、处... 通过分析《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在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完善人员管理及制度设计,落实货主、承运人法定责任,规范引入动物审批,制定出台禽蛋检疫规程,明确水产苗种产地检疫主管部门,增加畜禽标识的监管、处罚主体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疫管理办法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玉溪部分地区鸽子血变原虫分子鉴定及进化分析
6
作者 董仙兰 万宝云 +3 位作者 李红霞 杜娟娟 杨秋楠 徐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79,共3页
为了解云南鸽子血变原虫的感染情况,对采自玉溪地区的324只鸽子血样用套式PCR方法对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进行扩增,经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检出12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3.70%;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鸽血变原虫序列... 为了解云南鸽子血变原虫的感染情况,对采自玉溪地区的324只鸽子血样用套式PCR方法对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进行扩增,经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检出12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3.70%;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鸽血变原虫序列相似性达98%以上,运用MEGA6.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与鸽血变原虫虫株位于同一进化支。该调查结果为云南玉溪鸽子血变原虫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子 血变原虫 套式PCR 细胞色素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O型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分析
7
作者 周勇 徐聪 +1 位作者 金福况 龚国安 《云南农业》 2024年第7期83-85,共3页
为了解元江县山羊O型口蹄疫(FMD-O)和小反刍兽疫(PPRV)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9—2023年在全县10个乡镇(街道)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山羊血清样品,用ELISA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山羊FMD-O/PPRV平均免疫抗体合... 为了解元江县山羊O型口蹄疫(FMD-O)和小反刍兽疫(PPRV)疫苗免疫状况,并评估免疫效果,2019—2023年在全县10个乡镇(街道)规模场和散养户中随机采集山羊血清样品,用ELISA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山羊FMD-O/PPRV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4.43%和86.27%。不同区域山羊FMD-O免疫抗体合格率61.93%~82.72%;PPRV免疫抗体合格率68.07%~92.97%。FMD-O规模场(户)免疫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散养户,差异极显著(P=0.008<0.01);PRPV规模场(户)抗体合格率略高于散养户,差异不显著(P=0.483>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O型口蹄疫 不同养殖规模 免疫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云南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媛媛 赵屹钦 +7 位作者 吕嵘 张文东 曾邦权 王俊美 杜润 赵珍 陈红艳 赵焕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7期49-54,共6页
为全面了解云南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提高各级兽医实验室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能力,2018—2022年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省16个州(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简称州市级实验室)、30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边... 为全面了解云南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提高各级兽医实验室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能力,2018—2022年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省16个州(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简称州市级实验室)、30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实验室(简称测报站/监测站)、79个已通过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的县(区)级兽医实验室(简称县区级实验室)开展了检测能力比对工作。11个检测项目均采用国家标准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各年份实验室正确率为52.27%~70.97%,样品正确率为94.04%~96.06%;连续5年全部正确的实验室有7个,此外还有10个实验室连续3年全部正确。结果表明,全省大部分兽医系统实验室具备了相应的检测能力和水平,且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能够为云南省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供有力支撑,但部分县区级实验室及个别测报站/监测站仍有不足,尤其在HA-HI检测项目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继续加强实验室管理,强化实验技能培训,提升检测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测报站/监测站、县区级实验室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以进一步提高全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水平,提升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实验室 检测能力 比对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野猪源猪瘟病毒E2及5'NTR基因序列测定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焕云 张海楠 +6 位作者 鲁富有 解明华 曾邦权 陈云明 吕嵘 李锡慧 张文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2期33-37,共5页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从云南省宁洱县2头病死野猪体内分离到的2株CSFV毒株进行了E2及5'NTR基因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从云南省宁洱县2头病死野猪体内分离到的2株CSFV毒株进行了E2及5'NTR基因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DNAMAN、MEGA6等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得的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株野猪源CSFV株E2、5'NTR基因同源性分别为87.2%、100%,与国内外参考毒株同源性分别为81.0%~97.6%、93.6%~98.5%,与我国强毒株Shimen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1.0%~81.2%、95.6%;2株野猪源CSFV毒株E2基因属于基因2.1亚型,5'NTR基因属于基因2.3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中一株分离毒株的E2基因有6个氨基酸具有2.1d分子变异特征,另一株兼有2.1d和2.1b亚型分支特征,可能是2.1b和2.1d亚型的过渡毒株。结果表明,云南省野猪源CSFV虽存在一定的遗传衍化,但总体比较稳定。本研究为云南省CSF防控提供了分子流行病学依据,为进一步做好分子变异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野猪 E2基因 5'NTR基因 序列测定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15基因StyⅠ酶切多态性与奶牛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波 柳桐 +5 位作者 徐聪 董国栋 王生奎 涂文姬 史宪伟 张以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3-1558,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CARD15基因Sty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云南高原奶牛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选择云南昆明、玉溪、大理等地结核病阳性奶牛103头,结核病阴性奶牛98头,共201头为研究对象,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PCR-RFLP与PCR直接测序... 本试验旨在探讨CARD15基因Sty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云南高原奶牛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选择云南昆明、玉溪、大理等地结核病阳性奶牛103头,结核病阴性奶牛98头,共201头为研究对象,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通过PCR-RFLP与PCR直接测序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获得CARD15基因Sty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该位点与云南高原奶牛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CARD15基因的StyⅠ酶切位点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在结核病例组中AA、AG、GG基因型频率为0.03、0.42和0.55,A、G等位基因频率为0.24和0.76;在结核对照组中AA、AG、GG基因型频率为0.01、0.05和0.94,A、G等位基因频率为0.04和0.96;对多态性位点的遗传模式进行分析,最佳遗传模式为显性遗传(dominant),在此遗传模式下基因型AG-AA在病例组的频率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频率6.1%,OR(95%CI)=0.08(OR<1),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01)。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奶牛CARD15基因Sty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的发生有显著关联性,且基因型AG-AA可能是结核易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15基因 奶牛 结核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云明 李锡慧 +7 位作者 石凤海 杨静竹 蔡高萍 刘忠艳 张文东 吕嵘 曾邦权 赵焕云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2020年7月19日,云南省临沧市在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紧急监测排查中发现,镇康县一养牛户饲养的黄牛发生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省、市、县各级疫病控制机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同时采集发病牛全血、皮肤结节以及痂皮、口腔及眼鼻... 2020年7月19日,云南省临沧市在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紧急监测排查中发现,镇康县一养牛户饲养的黄牛发生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省、市、县各级疫病控制机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同时采集发病牛全血、皮肤结节以及痂皮、口腔及眼鼻棉拭子样品进行荧光PCR检测。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复检,确认该起疫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调查认为,此次疫情由养殖户跨省调运活牛引发,为典型的输入性疫情,养殖户防控意识淡薄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建议加强牛只移动监管以及蚊蝇等虫媒的控制和扑灭,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加强对养殖户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节性皮肤病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的暴发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耀兰 罗晓燕 +4 位作者 吕嵘 张晓舟 杨秋楠 赵焕云 赵明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0期28-30,共3页
2017年11月,云南省玉溪市某乡镇引进的167只种羊在隔离饲养期间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流产、死亡等情况,累计发病159只,袭击率为95.21%(159/167),病死率为40.25%(64/159)。为调查本起疫情的发生原因,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病... 2017年11月,云南省玉溪市某乡镇引进的167只种羊在隔离饲养期间出现发热、流鼻涕、咳嗽、流产、死亡等情况,累计发病159只,袭击率为95.21%(159/167),病死率为40.25%(64/159)。为调查本起疫情的发生原因,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病羊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本起疫情为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分析认为,引种不规范、天气变化应激、饲养管理不到位等是引发疫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对症及对因治疗、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干预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次暴发调查提示,引入种羊时要进行规范的隔离检疫,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暴发调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探索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耀兰 吕嵘 +3 位作者 罗晓燕 张晓舟 欧阳仙 赵焕云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7期5-6,共2页
兽医实验室承担着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检测等任务,开展兽医实验室考核工作是新形势下现代兽医事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对云南省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中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管理及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同... 兽医实验室承担着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检测等任务,开展兽医实验室考核工作是新形势下现代兽医事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对云南省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中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管理及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通过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基层兽医实验室各方面能力均有大幅提升,从而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实验室 考核 能力建设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鸵鸟源芽囊原虫基因型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俊蓉 谢昕言 +6 位作者 徐翠蓉 衡昭君 徐聪 王俊祥 杨建发 贺君君 吴志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6,共5页
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机会致病性原虫,为鉴定云南某非洲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对采集的90份鸵鸟粪便样品,通过套式PCR扩增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结果发现,62份样本为阳性,芽囊原虫感染率为68.89%(... 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机会致病性原虫,为鉴定云南某非洲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对采集的90份鸵鸟粪便样品,通过套式PCR扩增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结果发现,62份样本为阳性,芽囊原虫感染率为68.89%(62/90);其中,90日龄感染率最高,为86.36%(19/22),60日龄感染率最低,为6.25%(20/32),但不同日龄鸵鸟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χ^(2)=6.67,df=3);基于SSU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出ST5、ST7及ST20共3种芽囊原虫亚型,ST5为优势亚型。其中,ST5、ST7属人兽共患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地区养殖非洲鸵鸟感染芽囊原虫的情况背景及基因分型的数据,为芽囊原虫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芽囊原虫 基因分型 核糖体小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输入性羊痘疫情的暴发调查
15
作者 徐聪 李晶 +7 位作者 杨晓橙 周勇 周惠芬 王跃淞 胡永翠 董路 孙峰 段博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4期11-14,36,共5页
2022年2月云南省元江县某农户饲养的山羊出现疑似羊痘病情,袭击率为16.91%(46/272),病死率为45.65%(21/46)。为确定病因,防止病情扩散,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病羊临床症状以及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本起疫情为输入性羊... 2022年2月云南省元江县某农户饲养的山羊出现疑似羊痘病情,袭击率为16.91%(46/272),病死率为45.65%(21/46)。为确定病因,防止病情扩散,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病羊临床症状以及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本起疫情为输入性羊痘疫情。通过采取病羊与健康羊群隔开饲养、紧急免疫、对症治疗、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干预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分析认为,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调入携带病原羊只混群饲养等是引发病情的主要原因。本次病情警示,养殖场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做好未出售羊群返场的隔离检疫,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以预防疫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痘 暴发调查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非洲猪瘟传入的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凌浩 徐聪 杨永幸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3期9-9,共1页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猪,引起出血热。该病尚未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已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及供应链中养殖者和其他环节参与者的经济利益。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毒特征、传播方式、发病特点和应对策...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猪,引起出血热。该病尚未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已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及供应链中养殖者和其他环节参与者的经济利益。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毒特征、传播方式、发病特点和应对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其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发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羊痘病例诊疗措施
17
作者 周勇 徐聪 《云南农业》 2019年第9期85-86,共2页
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为特征。较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传染性强,在没有免疫的山羊中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高。2019年2月10日,元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辖区内... 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为特征。较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传染性强,在没有免疫的山羊中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高。2019年2月10日,元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辖区内澧江街道某养羊场13只羊出现死亡,46只发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该羊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持续地跟踪指导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元江县 诊疗 病例 接触性传染病 动物疫病预防 流行病学调查 专业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