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病合并HBV感染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智彬 陈青 马世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416-2420,共5页
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肾功能异常合并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其中涉及多种疾病群,如肾病患者合并HBV感染(包括急性HBV感染和慢性HBV感染)及慢性HBV感染者合并肾损伤(HBV感染相关性肾炎、肝肾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IFN治疗相关肾损伤)... 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肾功能异常合并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其中涉及多种疾病群,如肾病患者合并HBV感染(包括急性HBV感染和慢性HBV感染)及慢性HBV感染者合并肾损伤(HBV感染相关性肾炎、肝肾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IFN治疗相关肾损伤)等。重点阐述在临床中如何分析肾病与HBV感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需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抗病毒治疗和如何进行监测管理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肾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18年云南省某市HIV/AIDS死因别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董文斌 李世福 +10 位作者 赵金仙 朱永芬 王晓雯 蔡英 陈黎跃 刘小春 李泽 李顺祥 鲁建波 罗珠珠 邵艳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8-632,637,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市1995—2018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死因别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趋势。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相关资料,死因采用Co De编码系统归类,计算死因别死亡率和治疗(ART)覆盖率,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市1995—2018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死因别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趋势。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相关资料,死因采用Co De编码系统归类,计算死因别死亡率和治疗(ART)覆盖率,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线CD4值、诊断时年龄和ART情况的死因别死亡风险。结果 4445例HIV/AIDS中1054例死亡。ART覆盖率由2005年的5.34%上升到2018年的91.93%,全死因死亡率从1996年的118.03/1000人年下降至2018年的24.00/1000人年,艾滋病相关疾病死因占比由2005—2007年的41.30%下降至2017—2018年的21.55%,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率由2008—2010年最高的22.78/1000人年下降至2017—2018年的6.18/1000人年。2014—2018年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为第2、3位死因。诊断时年龄≥ 50岁组死于心脑血管死因和呼吸系统疾病死因风险最高;未ART组死于各死因的风险均较高(均有HR>1,P<0.05);基线CD4<200个/μL组死于艾滋病相关性疾病、非艾滋病相关性肿瘤、自杀和不详的风险分别是基线CD4≥200个/μL组的6.966、2.542、4.759和2.444倍。结论随着ART覆盖率的逐渐上升,HIV/AIDS死亡率逐年下降,死因逐渐以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非艾滋病相关疾病为主,应早发现、早治疗并结合死因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全死因 死因别死亡率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智彬 雷玉萍 +2 位作者 王聪 曾荣昆 雷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66例总胆红素>171μmol/L的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120)ml,静滴,1次/天;对照组(33例)用岩黄莲注射液12ml,静滴,1次/天。两组同...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66例总胆红素>171μmol/L的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120)ml,静滴,1次/天;对照组(33例)用岩黄莲注射液12ml,静滴,1次/天。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治疗前后TBil、ALT、ALP和γ-GT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复方甘草酸苷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岩黄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