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钙钛矿的制备及白光LED应用
1
作者 韦星明 王荣芳 +3 位作者 韦庆敏 黄小英 陶萍芳 章浩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39,共5页
以氧化铟、氧化锑和氯化铯为基本原料,浓盐酸作为溶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研究了Sb^(3+)的掺杂量(0、2%、4%、6%、8%、10%、20%)对Cs_(2)InC... 以氧化铟、氧化锑和氯化铯为基本原料,浓盐酸作为溶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Sb^(3+)掺杂全无机Cs_(2)InCl_(5)·H_(2)O(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研究了Sb^(3+)的掺杂量(0、2%、4%、6%、8%、10%、20%)对Cs_(2)InCl_(5)·H_(2)O钙钛矿发光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该样品的吸收光谱、发光性能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少量Sb^(3+)掺杂Cs_(2)InCl_(5)·H_(2)O钙钛矿不会改变其结构。当Sb^(3+)的掺杂量为10%时,达到最强荧光发射,发射峰波长约为620nm,荧光寿命为8.13μs。采用荧光转换法,将实验合成的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纳米晶与商用蓝色发光的BaMgAl_(10)O_(17)∶Eu和绿色发光的(Sr,Ba)_(2)SiO_(4)∶Eu荧光粉混合涂于365nm的紫外芯片上,封装得到显色指数(CRI)为91.8,CIE色坐标为(0.326,0.316),色温为5843K的白光LED。说明Cs_(2)InCl_(5)·H_(2)O∶Sb^(3+)钙钛矿纳米晶在白光LED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InCl_(5)·H_(2)O∶Sb^(3+) 钙钛矿 发光二极管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引种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
2
作者 黄华希 刘芳林 +4 位作者 卢恩科 刘秦 徐世娟 陈荣 臧青民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0,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紫锥菊中绿原酸、菊苣酸、咖啡酸同时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试验对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 试验旨在建立紫锥菊中绿原酸、菊苣酸、咖啡酸同时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试验对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比较蒙自市引种栽培紫锥菊根、茎、叶、头状花序和花序梗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3种酚酸类成分在色谱条件下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良好。经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该法定性定量准确、可靠,可用于紫锥菊药材及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表明,蒙自市引种栽培生产的紫锥菊药材中3种酚酸类成分含量较高,可作为优质饲料添加剂和中兽药原料药材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绿原酸 咖啡酸 菊苣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扩展蛋白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刘秦 蔡雨静 +2 位作者 李锦兰 耿晓姗 卢恩科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8-476,共9页
木薯(Manihot esculenta)是全球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扩展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具有改良作物性状的潜力。本研究利用CodonW、R语言等软件对木薯基因组中的42个扩展蛋白基因进行密码子使用偏好(CUB)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木... 木薯(Manihot esculenta)是全球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扩展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具有改良作物性状的潜力。本研究利用CodonW、R语言等软件对木薯基因组中的42个扩展蛋白基因进行密码子使用偏好(CUB)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木薯扩展蛋白基因的平均有效密码子数(ENC)为53.74,表明其密码子使用存在一定偏好性,但偏好程度较轻。ENC值与密码子第一、第三位置的G+C含量极显著相关,与氨基酸长度显著相关。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RSCU)分析结果表明,木薯扩展蛋白基因倾向于选择以A/U结尾的密码子。中性绘图和ENC-plot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选择是影响木薯扩展蛋白基因CUB形成的主导力量,突变压力作用较小。PR2绘图进一步验证了自然选择在密码子使用偏好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比较高偏好基因和低偏好基因的RSCU差异,筛选出23个最优密码子。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木薯扩展蛋白基因CUB形成的分子机制,为利用密码子优化策略提高木薯产量和抗逆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扩展蛋白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BiOCl/Zn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景钇淇 周海燕 王瑞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201,共5页
采用水热法和水解法相结合制备BiOCl/ZnO,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降解目标,探究了BiOCl与ZnO的质量比、催化剂的质量、MO的浓度和溶液的pH等因素对BiOCl/ZnO降解MO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BiOCl/ZnO降解MO的光催化机... 采用水热法和水解法相结合制备BiOCl/ZnO,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降解目标,探究了BiOCl与ZnO的质量比、催化剂的质量、MO的浓度和溶液的pH等因素对BiOCl/ZnO降解MO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BiOCl/ZnO降解MO的光催化机理以及其催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BiOCl与ZnO的质量比为53时,合成了片状BiOCl/ZnO;在紫外光照射1.5h时,0.1g所制备的BiOCl/ZnO对100mL pH为10.8的25mg/L的MO的降解率达到96.61%;BiOCl/ZnO光催化降解MO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且在此过程中·O^(2-)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BiOCl/ZnO 光催化行为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5
作者 黄华希 李晓亮 +3 位作者 刘芳林 王雪雪 刘秦 陈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82-85,91,共5页
以广西不同产地苦木种子为试材,检测其净度、含水量、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共5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K-均值聚类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苦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以发芽率和发芽势为主要指标,以净度、千粒重、含水量为参考指标,划... 以广西不同产地苦木种子为试材,检测其净度、含水量、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共5项指标,运用系统聚类、K-均值聚类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苦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以发芽率和发芽势为主要指标,以净度、千粒重、含水量为参考指标,划分苦木种子质量等级。其中:Ⅰ级苦木种子发芽率≥84.0%,发芽势≥42.0%,净度≥99%,千粒重≥74 g,含水量8%~13%;Ⅱ级苦木种子发芽率65.5%~<84.0%,发芽势30.3%~<42.0%,净度95%~<99%,千粒重67~<74 g;Ⅲ级苦木种子发芽率<65.5%,发芽势<30.3%,净度<95%,千粒重<67 g,含水量<8%或>13%。该研究制定的苦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可为苦木种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 种子质量 分级标准 发芽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木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唐春风 梁洁 +3 位作者 李金花 张慧晔 黄华希 陈荣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4,共4页
试验旨在比较苦木不同部位的苦木碱丁、苦木碱己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苦木14个不同部位中的苦木碱己、苦木碱丁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苦木茎心材、主根心材中总生物碱和2种生... 试验旨在比较苦木不同部位的苦木碱丁、苦木碱己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苦木14个不同部位中的苦木碱己、苦木碱丁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苦木茎心材、主根心材中总生物碱和2种生物碱单体含量均较高,叶中总生物碱含量高,但2种生物碱单体含量均较低;茎皮部、茎边材、主根皮部和主根边材中苦木碱丁含量较高,而苦木碱己含量低,枝皮部、枝木材中苦木碱己含量较高,而苦木碱丁含量较低。研究表明,苦木不同部位的苦木碱丁、苦木碱己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结果可为苦木不同部位资源在禽畜健康养殖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 高效液相色谱 总生物碱 苦木碱丁 苦木碱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复水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青冈栎幼苗叶片光合能力、叶绿素荧光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邓平 吴敏 +3 位作者 林丁 赵英 陆海娇 岑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目的】探讨喀斯特地区适生种青冈栎幼苗对“干旱-复水”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4种土壤干旱胁迫强度[对照(-0.1 MPa)、轻度干旱(-0.5 MPa)、中... 【目的】探讨喀斯特地区适生种青冈栎幼苗对“干旱-复水”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4种土壤干旱胁迫强度[对照(-0.1 MPa)、轻度干旱(-0.5 MPa)、中度干旱(-0.9 MPa)和重度干旱(-1.5 MPa)]及复水处理对叶片水分状况、光合效率、叶绿素荧光和解剖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1)随干旱胁迫加剧,叶片相对含水率、水势、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_(i))均显著降低,而气孔限制值(L_(s))显著增加,但轻度胁迫下各光合参数以及轻中度胁迫下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不受显著影响。复水后,各干旱处理叶片水分参数、P_(n)、T_(r)、Gs、C_(i)、WUE均比复水前提高,L_(s)比复水前降低;轻度胁迫复水后叶片水分和光合参数均优于对照,中度胁迫仅L_(s)未恢复,重度胁迫复水后叶片水分和光合参数均未恢复。(2)随干旱胁迫加剧,叶片初始荧光(F_(o))显著增加,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均显著下降,且在轻度胁迫下均与对照显著差异。复水后,各干旱胁迫处理F_(m)、F_(v)/F_(m)和F_(v)/F_(o)比复水前提高,而F_(o)均略低于复水前,轻度胁迫复水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恢复或优于对照,中度和重度胁迫复水后F_(o)未恢复,且重度胁迫复水后F_(v)/F_(m)仅为0.75。(3)随干旱胁迫加剧,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气孔密度、主脉导管直径均显著增加,叶片气孔器长度、宽度、开口面积、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降低,而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和主脉厚度均表现为中度>轻度>对照>重度。复水后,各干旱胁迫处理气孔开口面积和主脉厚度比复水前显著提高;而轻度胁迫叶片结构参数也均恢复或优于对照,中度胁迫气孔开口面积仍显著低于对照,重度胁迫气孔开口未能恢复打开,主脉厚度也低于对照。【结论】青冈栎幼苗有较强耐旱性和旱后恢复能力,适合作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树种,但在青冈栎幼苗抚育阶段应免受中度以上干旱胁迫(-0.9 MPa),以利于旱后恢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复水 青冈栎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气孔 叶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丙烯酸接枝淀粉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渊 何正绩 +4 位作者 杨家添 胡华宇 梁恣荣 李琼 秦毓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94,共7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固相体系中合成丙烯酸接枝淀粉,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单体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43%,引发剂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20%,反...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固相体系中合成丙烯酸接枝淀粉,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参数为:单体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43%,引发剂用量(占淀粉干基质量分数)2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 h。FTIR、XRD、SEM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成功接枝上丙烯酸,淀粉接枝率为40%,接枝效率为74%。在水泥净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添加0.6%(质量分数)的丙烯酸接枝淀粉时,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220 mm,凝结时间由330 min延长至910 min;水泥砂浆减水率为18.6%,水泥砂浆28 d的抗压强度由46.7 MPa增强至51.9 MPa;混凝土减水率达到17.9%,7 d的抗压强度达到33.8 MPa。丙烯酸接枝淀粉具有明显的缓凝减水作用,同时增强水泥的抗压强度,并延缓水泥初期水化反应速度,使水泥结构更加紧凑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丙烯酸接枝淀粉 净浆流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用于CO_(2)捕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崔颖娜 张殊佳 +1 位作者 王爱玲 高阳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3,共11页
低共熔溶剂(DESs)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化学稳定性好、可设计、合成工艺简单、可循环使用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在CO_(2)捕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DESs用于CO_(2)捕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DESs捕集CO_(2)的能力,分析了DESs捕集CO_... 低共熔溶剂(DESs)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化学稳定性好、可设计、合成工艺简单、可循环使用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在CO_(2)捕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DESs用于CO_(2)捕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DESs捕集CO_(2)的能力,分析了DESs捕集CO_(2)的影响因素和DESs的循环使用性能,归纳了DESs捕集CO_(2)的机理(包括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和物理化学协同吸收),并总结了CO_(2)在DESs中的溶解度计算模型。分析发现,DESs捕集CO_(2)的影响因素中,温度、压力和水含量(质量分数)均对CO_(2)的捕集有影响,且DESs的结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部分DESs可循环使用;CO_(2)在DESs中溶解度计算模型的建立有效推动了DESs捕集CO_(2)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指出了DESs捕集分离CO_(2)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CO_(2)捕集 绿色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废油脂一步合成钙皂
10
作者 周能 黄季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5,71,共4页
开发了一种利用餐厨废油脂和氧化钙,在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下直接合成金属钙皂的环境友好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皂化温度、皂化时间、物料比、油水比和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皂化温度90~95℃、皂化时间4. 0~6. ... 开发了一种利用餐厨废油脂和氧化钙,在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下直接合成金属钙皂的环境友好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皂化温度、皂化时间、物料比、油水比和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皂化温度90~95℃、皂化时间4. 0~6. 0 h、催化剂(H_2O_2)用量10 m L(50 g餐厨废油脂)、物料比(餐厨废油脂与氧化钙质量比) 50∶7、油水比(质量比) 1∶4. 5时,皂化率达到95%以上。产品为干燥粒状固体,钙含量为7. 31%,游离酸含量为0. 12%,熔点为131~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废油脂 绿色合成 一步合成 钙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树茎枝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邱亚铁 石妍 +4 位作者 徐会有 倪林 陈启建 何碧珠 卢海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56-2062,共7页
为了研究红豆树茎枝抑菌活性成分,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1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圆荚草双糖苷(1)、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2)、4',8-二甲氧基-7-O-β-D-葡萄糖基异黄酮(3)... 为了研究红豆树茎枝抑菌活性成分,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1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圆荚草双糖苷(1)、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2)、4',8-二甲氧基-7-O-β-D-葡萄糖基异黄酮(3)、芒柄花苷(4)、异樱黄素-7-O-β-D-葡萄糖苷(5)、芦丁(6)、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7)、4'-甲氧基异黄酮-7-O-β-D-木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8)、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芹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9)、染料木素(10)、异樱黄素(11)、2',4',5,7-四羟基异黄酮(12)、大豆素(13)、柚皮素(14)、二氢染料木素(15)、去甲基化美迪紫檀素(16)。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红豆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9、12、15、16首次从红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和14对禾谷镰刀菌、西瓜尖镰孢菌、茄病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显示出了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红豆属 黄酮 异黄酮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锆对CeO2-ZrO2-Al2O3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黄根 谭喻方 +5 位作者 韦庆敏 晏全 陈渊 朱立刚 覃利琴 肖益鸿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6,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 x A(Ce,Zr,Al摩尔比为1∶x∶2,其中x=0,0.5,1,1.5,2)新鲜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 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N 2吸脱附BET法、O 2脉冲吸附、H 2程序升温还原(H 2 temperature-program...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 x A(Ce,Zr,Al摩尔比为1∶x∶2,其中x=0,0.5,1,1.5,2)新鲜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 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N 2吸脱附BET法、O 2脉冲吸附、H 2程序升温还原(H 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H 2-TPR)等手段研究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 x A系列样品随着Zr含量的增加,经1100℃还原热处理的CZ 1.5 A-H 2-1100和CZ 2A-H 2-1100样品没有观察到CeAlO 3晶相;其储氧量分别为713,548μmol·g-1,远大于CZA-H 2-1100的23μmol·g-1;H 2-TPR耗氢量分别为1995,2087μmol·g-1,而CZA-H 2-1100样品H 2-TPR耗氢量显著减小,仅为310μmol·g-1,CZ x A储氧性能受还原热处理时CeAlO 3形成的影响,与H 2-TPR耗氢量的变化结果相吻合。研究发现CA样品经还原热处理更易生成CeAlO 3,而在CA中掺杂一定量Zr元素后的CZ 1.5 A,CZ 2A样品能抑制CeAlO 3的形成,从而显著改善材料的储氧性能和H 2-TPR耗氢量,且铈锆铝材料经还原热处理,均具有更好的低温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ZrO2-Al2O3 还原热处理 CeAlO3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TiO2负载贵金属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含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黄根 冉小春 +3 位作者 檀家雯 周星玲 朱立刚 覃利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以商用TiO2(Macklin P25)为载体,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醇(PVA)保护的还原法制备M/TiO2(M为Ag、Au、Pd或Pt,M理论质量分数均为0.5%)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TiO2及M/TiO2的物... 以商用TiO2(Macklin P25)为载体,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醇(PVA)保护的还原法制备M/TiO2(M为Ag、Au、Pd或Pt,M理论质量分数均为0.5%)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TiO2及M/TiO2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甲基橙(MO)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t/TiO2具有优良的可见光驱动降解MO的光催化活性,这与其具有纯锐钛矿晶相、强可见光吸收性能、低带隙能(2.89eV)以及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低复合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纳米二氧化钛 贵金属负载 可见光光催化 有机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还原热处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黄根 晏全 +4 位作者 韦庆敏 陈渊 朱立刚 覃利琴 肖益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82-11189,共8页
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mm))(x(Ce)∶x(Zr)∶x(Al)=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BET)、O2... 采用沉淀前驱物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沉淀机械研磨混合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mm))(x(Ce)∶x(Zr)∶x(Al)=1∶1∶2)。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脱附(BET)、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A(pm)、CZ+A(mm)新鲜样品经1 100℃还原热处理后的CZ+A(pm)-H2-1 100样品的XRD图谱出现较多且尖锐的归属于CeAlO3的衍射峰,而CZ+A(mm)-H2-1 100样品没有观察到CeAlO3晶相;其储氧量分别为157和773μmol/g,均大于CZA-H2-1 100的23.2μmol/g;H2-TPR耗氢量分别为960和1 916μmol/g,而CZA-H2-1 100样品H2-TPR耗氢量仅为310μmol/g,CZ+A(pm)储氧性能受还原热处理时CeAlO3形成的影响,与还原性能的变化结果相吻合。研究发现,铈锆铝复合氧化物中CZ+A(pm)样品的铈锆和氧化铝粒子尺度较小,相互之间接触较紧密,使得CeO2和Al2O3较易发生固相化合反应生成CeAlO3,而CZ+A(mm)样品中铈锆和氧化铝粒子更大,相互之间间隔更远,经还原热处理时能抑制CeAlO3的形成,从而改善材料在还原气氛下的储氧性能和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pm)和CZ+A(mm) 还原热处理 CeAlO3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拮抗菌XA-1的筛选·鉴定及其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娜 陈胜 +2 位作者 程书锋 祃志明 彭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恩施种植区域烟草黑胫病害。[方法]通过表面消毒分离、平板共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室内盆栽方法筛选、鉴定及评价菌株抑制活性。[结果]从恩施健康烟草植株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菌... [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恩施种植区域烟草黑胫病害。[方法]通过表面消毒分离、平板共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室内盆栽方法筛选、鉴定及评价菌株抑制活性。[结果]从恩施健康烟草植株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菌株XA-1,该菌株的胞外分泌物对病原菌菌丝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Biolog微生物系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auefaciens),经室内盆栽试验评价,拮抗菌XA-1能有效地降低烟草黑胫病的病情指数,在第20天时相对防效最高为52.38%。[结论]菌株XA-1在防治烟草黑胫病方面效果明显,具有潜在的生物防治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生物防治 解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木不同药用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华希 冯立新 +4 位作者 李金花 张慧晔 臧青民 章烨雯 陈荣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7-70,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苦木根、茎、枝、叶4个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苦木根、茎、枝、叶4个不同药用部位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苦木4个药用部位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苦木叶的抗氧化... 试验旨在研究苦木根、茎、枝、叶4个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苦木根、茎、枝、叶4个不同药用部位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苦木4个药用部位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苦木叶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在ABTS法抗氧化评价中,苦木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VC(P<0.05),呈现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苦木茎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根,根与茎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相当,苦木枝的抗氧化活性最弱。研究表明,苦木不同入药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均可以作为动物生产的抗氧化应激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 药用部位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九节木根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勾玲 张月华 +4 位作者 陈玫伶 李彦媚 黄庆华 苏培丽 卢海啸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57-3764,共8页
目的建立九节木根的HPLC指纹图谱,综合比较不同产地的九节木根质量,为九节木根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4%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2 nm;流速为1 mL&... 目的建立九节木根的HPLC指纹图谱,综合比较不同产地的九节木根质量,为九节木根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4%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2 nm;流速为1 mL·min^(-1);进样量为10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相似度,SPSS2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九节木根样品的指纹图谱。结果建立九节木根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9个共有峰。10批九节木根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922-0.996,10批次样品聚为3类。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九节木根指纹图谱具有较高的重现性、稳定性及专属性,为九节木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节木 HPLC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树侧枝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金花 曾国芳 +3 位作者 臧青民 张慧晔 李海东 陈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48,共7页
为研究苦树侧枝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对苦树侧枝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采用ABTS法、DPPH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4种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用噻唑兰(MTT... 为研究苦树侧枝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对苦树侧枝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采用ABTS法、DPPH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4种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用噻唑兰(MTT)法检测A549细胞活力。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对2,2-连氮(3-乙基苯并噻唑咻-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效果及对铁的还原能力均最强,其IC_(50)(或A_(0.5))值分别为0.015、0.057、1.115 mg/mL。正丁醇部位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为69.764%,IC_(50)为100.642μg/mL,其余部位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结果说明苦树侧枝的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存在差异,部分极性部位效果较好,研究结论可为苦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树 侧枝 抗氧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19
作者 景钇淇 钟姗玲 +1 位作者 刘博豪 王瑞娟 《印染》 2025年第8期74-78,共5页
采用冻融法和化学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水凝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凝胶个数、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和pH等因素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纯PVA水凝胶相比,PANI/PVA凝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采用冻融法和化学聚合法制备聚苯胺/聚乙烯醇(PANI/PVA)水凝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凝胶个数、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和pH等因素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纯PVA水凝胶相比,PANI/PVA凝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有显著提高。当使用6个PANI/PVA水凝胶时,在35℃下对pH为3的50 mL 15 mg/L甲基橙溶液的吸附率达到95.57%,且循环使用5次后,其吸附率仍保持在95%以上。此外,PANI/PVA水凝胶对甲基橙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乙烯醇水凝胶 吸附性能 循环再生能力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