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镜子的反照”和自我认证的分裂——对纳博科夫小说的一种解读 |
梁惠梅
杨敏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
|
中国英语中的翻译模因 |
黎月玲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3
|
行动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 |
韦铁源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4
|
从接受理论角度看会展商标翻译 |
袁式亮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合作原则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
袁式亮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6
|
试论英语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梁惠梅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7
|
黑人性、黑人种族主义和现代性——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种族问题 |
李有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试论英语交际性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
陈伟平
|
《社会科学家》
|
2002 |
2
|
|
9
|
英语写作教学中现代化技术的辅助功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启示下的教学模式 |
林敏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0
|
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李光梅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16
|
|
11
|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做学生的心理关怀者 |
莫海萍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英汉语“水”的认知语义分析 |
陈淮
廖锦超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