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出芽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病理意义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曾达通 黄伟健 +3 位作者 李柳艳 罗嘉嫄 陈罡 危丹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2-636,共5页
肿瘤出芽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其被证实是多种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早期征兆,且有可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该文现对肿瘤出芽在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相关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肿瘤出芽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其被证实是多种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早期征兆,且有可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相关。该文现对肿瘤出芽在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相关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肿瘤出芽 预后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伟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6-807,共2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免疫组化表型特点,提高GISTs的诊断准确性;探讨GISTs的危险程度分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GISTs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形态、...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免疫组化表型特点,提高GISTs的诊断准确性;探讨GISTs的危险程度分级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GISTs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结果本组33例中危险程度极低度2例、低度8例、中度4例、高度16例,3例未能分级。免疫表型:CD117阳性27例、CD34阳性27例、NES阳性25例、vimentin阳性33例、S-100阳性5例、desmin阳性4例、HHF35阳性11例、SMA阳性11例、CK(AE1/AE3)阳性0例。结论 GISTs常发生于胃、小肠,其中小肠的恶性度最高。联合应用CD117、CD34、NES、S-100等免疫组化标记物可以提高GISTs的诊断准确性。GISTs的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增殖活性Ki-67增殖指数增高,肿瘤的恶性程度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 CD117 KI-67 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廖广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2-695,共4页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 SCST)是一组少见的原发性卵巢肿瘤,其种类繁多且形态多变,常造成诊断困难;免疫组化染色在其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但特异性强且敏感度高的抗体不多。该文就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在卵...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 SCST)是一组少见的原发性卵巢肿瘤,其种类繁多且形态多变,常造成诊断困难;免疫组化染色在其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但特异性强且敏感度高的抗体不多。该文就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修饰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伟健 李柳艳 +2 位作者 曾达通 危丹明 熊丹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2-1707,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据报道,2018年全球新增病例约841000例,死亡病例约781000例[2]。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因此HCC...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六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据报道,2018年全球新增病例约841000例,死亡病例约781000例[2]。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因此HC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接近1[3]。目前,HCC潜在的分子发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4]。探索H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HCC早期诊断、精准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RNA甲基化修饰 m^(6)A修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秋涟 刘翠 +2 位作者 陈丹丹 林海超 廖广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7-710,共4页
目的比较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Ⅱb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68例Ⅰb2~Ⅱb期宫颈癌,医生根据经验和病人意愿分成术前同步放化疗组(n=32)和新辅助化疗组(n=36),治疗结束后3周评价... 目的比较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Ⅱb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68例Ⅰb2~Ⅱb期宫颈癌,医生根据经验和病人意愿分成术前同步放化疗组(n=32)和新辅助化疗组(n=36),治疗结束后3周评价疗效,肿瘤消退或明显缩小的患者行开腹根治性手术。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8.1%(25/32),其中CR 28.1%(9/32),PR 50.0%(16/32),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66.7%(24/36),其中CR 11.1%(4/36),PR 55.6%(20/3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5,P=0.293)。同步放化疗组脉管癌栓发生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组(2 vs 9,χ~2=4.392,P=0.036)。2组淋巴结转移(χ~2=1.259,P=0.262)、深肌层浸润(χ~2=0.066,P=0.797)、宫旁转移(χ~2=0.027,P=0.869)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47,P=0.829;χ~2=0.001,P=0.976)。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术前同步放化疗是可供临床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