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死率:一项为期十年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野 邹超世 +4 位作者 李泰阶 覃美香 梁婵 刘康海 丘丹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微生物学相关特征及临床结局等数据。选取单变量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RAB血流感染16例,占10.7%,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血流感染134例。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短期病死率为15.3%(23/150,95%CI:9.6%~21.1%),其中CRAB血流感染短期病死率(56.3%,9/16)高于CSAB(10.4%,14/134)。深静脉置管(OR:15.598,95%CI:1.831~132.910)和合并其他部位感染(OR:15.449,95%CI:1.497~159.489)与老年患者发生CRAB血流感染相关。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OR:11.856,95%CI:2.924~48.076)、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9.387,95%CI:1.941~45.385)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OR:7.019,95%CI:1.345~36.635)。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和深静脉置管与CRAB血流感染的发生相关。血液透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是影响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流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金绪 李建安 陈月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巢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低级别人脑胶质瘤20例(低级别组)、高级别人脑胶质瘤23例(高级别组)和正常人30例(对照组)脑组织的巢蛋白表达及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 目的:探讨巢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低级别人脑胶质瘤20例(低级别组)、高级别人脑胶质瘤23例(高级别组)和正常人30例(对照组)脑组织的巢蛋白表达及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在各组人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人脑组织巢蛋白的阳性细胞数在对照组、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分别为5.15±0.37、8.20±1.32和9.65±1.47,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浓度在对照组、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分别为(134.05±21.57)pg/ml、(411.75±11.29)pg/ml和(456.23±18.34)pg/ml,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脑胶质瘤患者血清VEGF浓度和其脑组织nestin的表达成正相关(r=0.363,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的分级越高,nestin和VEGF的表达就越强,两者均可成为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巢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CmecⅢ型MRSA诱导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研究
3
作者 黄荣宁 纵帅 +4 位作者 贾伟 赵志军 潘月英 徐广贤 魏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77-881,共5页
目的研究SCCmecIII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诱导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凋亡的能力。方法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用于观察和检测MRSA感染AM 2h、6h和12h后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形态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 目的研究SCCmecIII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诱导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凋亡的能力。方法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用于观察和检测MRSA感染AM 2h、6h和12h后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形态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结果 AM在MRSA感染后6h和12h时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12h时凋亡相关基因Apaf-1、caspase-9和Bax表达显著上调,Bcl-2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MRSA可通过线粒体通路经多基因参与诱导AM凋亡;AM凋亡的研究可为MRSA肺部感染时AM凋亡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泡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