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嘉坤 贾世青 +2 位作者 刘昌生 黄开 陈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3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3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7例,浅Ⅲ型6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5~68岁(41.2±15.1岁)。患者入院时均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前JOA评分10~14分(12.8±1.6分)。13例齿状突骨折无移位或牵引后复位良好的Ⅱa型、Ⅱb型、浅Ⅲ型患者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8例牵引后复位不理想及2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随访8~30个月(18.0±6.4个月)。5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半年JOA评分14~17分(16.3±1.3分),平均改善率为83.3%。术后影像学复查寰枢椎对应关系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1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骨折端尚未愈合,其余12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均骨性愈合。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矢藤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β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锦 梁志敏 +3 位作者 刘智君 梁韬 郑妮 陈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研究鸡矢藤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β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后以高脂饲料喂养30 d,第31天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将血糖≥11.1 mmol/L者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 目的研究鸡矢藤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β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后以高脂饲料喂养30 d,第31天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将血糖≥11.1 mmol/L者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320 mg/kg)、鸡矢藤提取物组(1.25、2.5、5.0 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4周。检测大鼠末次给药后空腹血糖,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及胰腺组织NO、ROS、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TRIB3、CHOP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鸡矢藤提取物组大鼠空腹血糖,NO、ROS、NF-κB水平,TRIB3、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改善了受损胰腺中胰岛结构及形态。结论鸡矢藤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胰腺组织NO、ROS、NF-κB水平及TRIB3、CHOP蛋白表达,减少内质网应激对胰腺的损伤,从而达到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并使其血糖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提取物 2型糖尿病 胰腺Β细胞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手指静止性震颤的量化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加胜 项尚 +4 位作者 徐大兵 刘遥 王佳炜 程楠 王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量化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手指静止性震颤程度,以及寻找PD与帕金森综合征(PS)患者鉴别诊断的客观量化指标。方法选取29例PD患者、28例PS患者[其中包括16例多系统萎缩P型(MSA-P)患者和12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和39例正常老年... 目的量化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手指静止性震颤程度,以及寻找PD与帕金森综合征(PS)患者鉴别诊断的客观量化指标。方法选取29例PD患者、28例PS患者[其中包括16例多系统萎缩P型(MSA-P)患者和12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和39例正常老年人,运用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手指静止性震颤量化评估系统,采集静止状态下各组受试者的拇指、食指的加速度、角速度,计算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及其震颤波曲线相似熵(ApE n)。结果与正常对照组、MSA-P及VP患者比较,PD患者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增高(P<0.05),ApE n数值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A-P患者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增高(P<0.01),拇指ApE n数值偏低(P<0.05),食指ApE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P患者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及ApE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拇指、食指的静止性震颤的频率及其ApEn等指标能客观量化评估PD患者手指静止性震颤程度,且可作为PD与PS患者鉴别诊断的客观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性震颤 帕金森病 惯性传感器 量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联合活血益骨汤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宇 黎品泉 黎观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932-2935,2940,共5页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活血益骨汤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脊柱骨折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应用...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活血益骨汤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脊柱骨折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应用阿仑膦酸钠,观察组联合应用活血益骨汤,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含量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独立生活能力评分(FI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活血益骨汤治疗中老年脊柱骨折效果显著,其有助于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炎性反应,调节血液流变状态,缓解术后疼痛,对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阿仑膦酸钠 活血益骨汤 疗效 炎性反应递质 骨密度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保守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邹焕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934-935,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保守治疗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科住院的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给予中医保守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中医保守治疗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科住院的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给予中医保守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保守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保守 腰椎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SBM模型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姚丽伶 周阳 +2 位作者 陈莉莉 鲍文娣 霍海英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5-58,共4页
目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为改进和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网络SBM模型测度2017-2021年31个省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和各节点效率。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的... 目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为改进和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网络SBM模型测度2017-2021年31个省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和各节点效率。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和各节点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医疗服务能力产出效率均值高于医疗接待能力产出效率。结论:基层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网络SBM模型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显露T_(2~5)椎体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侯俊 施冬冬 +2 位作者 潘青 陈昌成 陈前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观察胸椎体T_(2~5)与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探讨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显露T_(2~5)椎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具(20侧)胸廓及上肢完整的福尔马林处理的尸体标本,分别从左侧、右侧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模拟T_(2~5)椎体手术,逐层解剖至胸椎侧... 目的观察胸椎体T_(2~5)与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探讨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显露T_(2~5)椎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具(20侧)胸廓及上肢完整的福尔马林处理的尸体标本,分别从左侧、右侧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模拟T_(2~5)椎体手术,逐层解剖至胸椎侧前方,观测该入路皮肤切口长度、肋骨离断处纵向撑开宽度,撑开口上下两端、主动脉弓上缘、奇静脉弓最高点及胸导管平椎体位置,胸交感干至肋头关节前缘的距离,模拟T_(3)椎体切除+肋骨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手术。结果腋中线皮肤切口的长度为(11.63±0.50)cm,第3肋处撑开宽度为(7.04±0.47)cm;撑开口上下缘分别平T_(2)、T_(5),主动脉弓上缘平T_(3)者占70%,奇静脉弓最高点平T_(4)者占60%,胸导管从前方跨过T_(5)者占70%;胸交感干至第1~4肋头关节前缘距离分别为(6.84±0.55)mm、(6.99±0.51)mm、(6.98±0.56)mm、(7.07±0.47)mm;模拟手术野可显露T_(2~5)椎体,各毗邻结构位置相对固定,可安全完成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椎稳定的手术操作。结论经腋中线胸腔入路可显露T_(2~5)椎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腋中线 手术入路 解剖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