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时期的《中庸》与道统——历史与学术背景 被引量:1
1
作者 苏费翔 肖永明 喻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
由于"中""庸"两词语义上的模糊性,其哲学含义颇为复杂。从郑玄到二程、吕祖谦,尤其是朱熹,都对"中庸"进行了解释,现代学者对《中庸》书名的释义更是多种多样。对于《中庸》的时代以及与子思的关系问题,... 由于"中""庸"两词语义上的模糊性,其哲学含义颇为复杂。从郑玄到二程、吕祖谦,尤其是朱熹,都对"中庸"进行了解释,现代学者对《中庸》书名的释义更是多种多样。对于《中庸》的时代以及与子思的关系问题,中国历代学者以及西方的汉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道统 朱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道统论——以朱熹为中心 被引量:18
2
作者 苏费翔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4,共8页
自宋代以来,"道统"观念便成为儒家的重要话题,而朱熹的道统论尤为后辈学者所尊重。"道统"一词并非朱熹首创,其最早的出处是唐代初期曲阜县令盖畅的墓志铭,意即儒家传道的系统。在朱熹的不同文本中,道统的谱系略有不... 自宋代以来,"道统"观念便成为儒家的重要话题,而朱熹的道统论尤为后辈学者所尊重。"道统"一词并非朱熹首创,其最早的出处是唐代初期曲阜县令盖畅的墓志铭,意即儒家传道的系统。在朱熹的不同文本中,道统的谱系略有不同,但都体现出一种哲学化的意味和"爱本朝"的思想。考察北宋以来"道统"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其与"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余英时认为,朱熹这样的理论在他的时代是有具体目标的。一方面,朱熹建立尧、舜、三代的"道统"系针对着陈亮为后世(包括宋代)"骄君"助威的议论而来;另一方面,朱熹要证明孔子"开来学"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将来儒者有方法可以治国平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朱熹 治统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宇宙论:“(Neo-)Confucianism”一词早期的用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宋代“道学”的成员,历代有不同的称呼,如中文“程朱学派”“理学家”“今儒”“新儒家”,或外文“Neo-Confucians”,但是都与“道学”原义有所不同。文章探讨西方“Confucian”“Confucianism”“Neoconfucian”“Neoconfucianism”等... 宋代“道学”的成员,历代有不同的称呼,如中文“程朱学派”“理学家”“今儒”“新儒家”,或外文“Neo-Confucians”,但是都与“道学”原义有所不同。文章探讨西方“Confucian”“Confucianism”“Neoconfucian”“Neoconfucianism”等用语在17到19世纪文献的发展,包括其学术背景与原先的用意。这些用语大部分可以找出比目前所知更早的出处,有时候超过一百年。另外可以看到这些术语刚开始有着比较负面的涵义,而后来才成为正面的用语。同时可以从中探究欧洲学者从17到19世纪对宋明道学家的看法及其变化,以此反思这些用词在现代的意义与使用的恰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学 程朱学派 新儒学 西方汉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与文化——关于文化在80年代中国诗歌中的地位
4
作者 卜松山(Karl-Heinz Pohl)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1期83-88,共6页
“思想解放”的信号发出后,自我与文化这两个题目在文学作品和一般讨论中成为热点。自我发现标志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滥觞,80年代中期“寻根”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诗坛兴起“史诗”热潮。本文就自我与文化的关... “思想解放”的信号发出后,自我与文化这两个题目在文学作品和一般讨论中成为热点。自我发现标志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滥觞,80年代中期“寻根”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诗坛兴起“史诗”热潮。本文就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讨论《敦煌》、《飞天》、《有关大雁塔》三首诗。在阐释这些诗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诗歌 主体性 回归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