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晶显示LED背光技术》专题文章导读
1
作者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3-1083,共1页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信息显示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成为人们获取现代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是历来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带动着相当可观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TFT-LCD、OLED为代表的现代显示...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信息显示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成为人们获取现代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是历来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带动着相当可观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TFT-LCD、OLED为代表的现代显示产业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成为支撑全球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消费性电子产品、新兴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几乎涵盖整个电子市场,并且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国家国防战略的需要,对可应用于各种特殊时空状态下的显示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新型显示的研究包括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OLED 背光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 TFT-LCD 导读 专题 信息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显示全局动态调光算法的高效实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芬 张磊 +1 位作者 韩东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动态调光算法包括背光值和液晶像素补偿量确定。通过查表法实现的基于图像分类的S曲线调光算法电路存在资源消耗大、处理速度慢等缺陷。本文提出了2种算法实现方式:等差数列法、最小二乘拟合法,并分别对这2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其... 动态调光算法包括背光值和液晶像素补偿量确定。通过查表法实现的基于图像分类的S曲线调光算法电路存在资源消耗大、处理速度慢等缺陷。本文提出了2种算法实现方式:等差数列法、最小二乘拟合法,并分别对这2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其与查找法的最大标准差分别为1.8和0.8。在开发的全局调光液晶电视样机上进行了实际测试,和查表法得到的像素亮度相比:等差数列法的误差为3个灰度级,最小二乘法的误差在1个灰度级以内。2种算法都可使电路存储资源的利用率由原查表法的71%降低到4%。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调光 S曲线 像素补偿 实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的色度学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奇斌 王小丽 +1 位作者 吕国强 吴华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开发了一种真三维显示器样机,由单片DMD、200W UHP光源、RGBRGB 6段4倍速色轮、20层液晶光阀组成的显示体、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对该显示器的色度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其色域是NTSC标准的53.8%,色温是5 401K。色轮是... 开发了一种真三维显示器样机,由单片DMD、200W UHP光源、RGBRGB 6段4倍速色轮、20层液晶光阀组成的显示体、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对该显示器的色度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其色域是NTSC标准的53.8%,色温是5 401K。色轮是影响色域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新的色轮后,色域提升至NTSC标准的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度学特性 真三维立体显示 色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光磊 井长龙 +3 位作者 裴治棋 张应松 宋志刚 冯奇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了追求更加真实的立体显示效果,实现真正的三维物理空间显示,合肥工业大学研发了第二代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文章介绍了显示器的整机结构及系统设计,并对显示效果进行了测试。介绍了显示器的各组成部分及作用,主要包括LED光源... 为了追求更加真实的立体显示效果,实现真正的三维物理空间显示,合肥工业大学研发了第二代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文章介绍了显示器的整机结构及系统设计,并对显示效果进行了测试。介绍了显示器的各组成部分及作用,主要包括LED光源、方棒积分器、中继系统、全反射棱镜、分色棱镜、三片数字微镜器件、投影镜头、折叠光路、显示体和控制电路等。然后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液晶光阀制作、光源设计和电路模块设计。搭建了样机并测试了整机显示效果,亮度达到123cd/m2,色彩饱和度达到78.43%NTSC色域。显示图像颜色鲜艳,亮度较高,立体感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 数字微镜器件 显示亮度 色彩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压法制备柔性双稳态液晶显示器件 被引量:3
5
作者 夏亮 徐琼 +2 位作者 陆红波 唐龙祥 邱龙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8-611,共4页
基于PET塑料薄膜取代硬质玻璃作为基板材料制备柔性液晶盒时,采用传统制备工艺会产生盒厚度不均以及盒中残留气泡等现象,导致柔性液晶器件性能变差。采用辊压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验发现,通... 基于PET塑料薄膜取代硬质玻璃作为基板材料制备柔性液晶盒时,采用传统制备工艺会产生盒厚度不均以及盒中残留气泡等现象,导致柔性液晶器件性能变差。采用辊压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验发现,通过在辊压工艺中加热两片基板以降低溶液的黏度,能够有效地避免气泡残留,获得厚度均匀的柔性液晶盒。应用辊压工艺和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成功地制备了尺寸为7cm2的反射式柔性双稳态液晶盒。利用正交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分散液晶的相形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其光电性能:最高反射率为22.8%,对比度为2.259,阈值电压为78V,饱和电压为99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 柔性液晶盒 辊压法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6结构下的多视点裸眼立体显示实时合成并行算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跃辉 任旖旎 +4 位作者 代飘 马星宇 王阳 丁小宇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92-1097,共6页
目前的柱栅式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已经能够在UHD模式下具有良好的2D显示性能,但是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立体显示图像的合成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为此,我们在x86架构运行环境下,提出了一种采用SIMD指令集来实现显示图像实时合成的算法... 目前的柱栅式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已经能够在UHD模式下具有良好的2D显示性能,但是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立体显示图像的合成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为此,我们在x86架构运行环境下,提出了一种采用SIMD指令集来实现显示图像实时合成的算法。实验表明,相比于通用算法,该算法可大幅减少运算时间,速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以上。有效满足柱栅式立体显示系统图像的实时合成,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显示 并行处理技术 SIMD指令集 柱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全彩OLED静态显示驱动接口电路 被引量:4
7
作者 傅勇 张雷 +1 位作者 胡俊涛 吕国强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93,共3页
针对奇晶公司生产的CMEL CO283QGLD-T型OLED显示模块的特性,以宏晶科技的STC11L60XE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进行OLED显示模块与单片机在SPI模式下的硬件接口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实现了分辨率为240×320的全彩图片静态显示。所设计的OLED驱... 针对奇晶公司生产的CMEL CO283QGLD-T型OLED显示模块的特性,以宏晶科技的STC11L60XE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进行OLED显示模块与单片机在SPI模式下的硬件接口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实现了分辨率为240×320的全彩图片静态显示。所设计的OLED驱动电路具有通用性,且可显示多种测试图片用于中小尺寸OLED的显示性能测试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单片机 SPI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响应光阀的制备及在真三维立体显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牛红林 陆红波 +3 位作者 鲁文武 张贵玉 张俊 冯奇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145,共5页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主要由数据传输,图像处理模块,高速彩色投影光路模块,显示模块(显示体)以及外围控制电路组成。显示模块由多层液晶光阀组成,光线透过显示体后能量衰减严重,造成显示画面黯淡,模糊,此外,由于光阀响应时间慢...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主要由数据传输,图像处理模块,高速彩色投影光路模块,显示模块(显示体)以及外围控制电路组成。显示模块由多层液晶光阀组成,光线透过显示体后能量衰减严重,造成显示画面黯淡,模糊,此外,由于光阀响应时间慢,系统刷新频率低,屏幕存在严重的闪烁问题。本文通过在液晶中添加少量聚合物和手性物添加剂制备出快速响应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光阀,其开态透过率达到88%,响应时间小于1ms。将其应用于真三维立体显示系统,显示画面清晰稳定,无闪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维立体显示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 快速响应光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光对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闪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良勇 王阳 +3 位作者 金韬 石珩臻 康吴伟 方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6-1012,共7页
为了优化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中的闪烁现象,研究了环境光对于显示闪烁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获得环境光与成像光信号叠加后的频域能量分布,分析了环境光影响显示闪烁的原因。同时,设计完成了两组视觉感知实验并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优化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中的闪烁现象,研究了环境光对于显示闪烁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获得环境光与成像光信号叠加后的频域能量分布,分析了环境光影响显示闪烁的原因。同时,设计完成了两组视觉感知实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光的频率、最大光强及占空比对于真三维显示的闪烁程度有显著性影响,显著性差异小于0.001。其中,环境光的频率是影响显示闪烁的首要因素,环境光频率与显示刷新率相匹配是消除环境光对闪烁影响的主要途径;降低最大光强或提高占空比有助于消除闪烁。闪烁程度评价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9,研究结果对于基于层叠屏的三维显示闪烁程度优化具有积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 环境光 闪烁 视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的片源编码的改进方法
10
作者 胡跃辉 丁小宇 +3 位作者 代飘 任旖旎 马星宇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409,共6页
随着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该技术显示片源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的片源编码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对具有景深的虚拟场景提供3种处理模式:模式一,直接对RGB值和深度值进行编码、传输... 随着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该技术显示片源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的片源编码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对具有景深的虚拟场景提供3种处理模式:模式一,直接对RGB值和深度值进行编码、传输、解码;模式二,将RGB值转换成YUV值,再对YUV值和深度值进行编码、传输、解码;模式三,将RGB值转换成YUV值,对YUV值和深度值进行编码,再将编码后的YUV值转换成RGB值,对RGB值传输、解码。分别对这3种处理模式在工程样机上进行立体显示效果测试和编码效率的对比测试。实验证明:3种模式都能够达到立体显示要求,模式二和模式三生成的立体图像更逼真细致,模式二和模式三的编码效率比模式一的提高了至少3倍。该改进方法使生成的片源更具有灵活性和普适性,对YUV信号进行编码能够更贴合人眼对亮度的敏感度、使立体显示中的颜色信号更加充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 RGB YUV 色彩空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显示体驱动电路设计
11
作者 张应松 梁监天 +3 位作者 韩东 刘志民 方勇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显示体是由多层大尺寸液晶光阀组成,高速投影光学引擎将对应深度的图片投射到对应深度的液晶光阀上成像,经过人眼合成即可实现立体显示,因此驱动显示体使其与高速投影光学引擎相匹配是显示立体图像的重要保...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显示体是由多层大尺寸液晶光阀组成,高速投影光学引擎将对应深度的图片投射到对应深度的液晶光阀上成像,经过人眼合成即可实现立体显示,因此驱动显示体使其与高速投影光学引擎相匹配是显示立体图像的重要保证。介绍了单层液晶光阀驱动电路,该电路具有驱动能力强,响应速度快,可实现双极性驱动的特点。在解决多个上述电路并联引起振荡叠加的基础上设计了显示体驱动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在分析60Hz刷新频率下显示体闪烁的原因之后,基于传统驱动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驱动方式,解决闪烁现象。可以实现真三维立体无闪烁显示,对于单层48cm(19in)液晶光阀,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之和为0.5ms,实现了快速驱动。满足了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体驱动设计要求,为大尺寸液晶光阀驱动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 立体显示 液晶光阀 双极性驱动 闪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滤色液晶光阀的显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金良 徐超 +1 位作者 吴少君 陆红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在平面态和场致向列相之间快速切换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PSCT)液晶光阀的彩色显示。采用紫外光诱导相分离法(PIPS)制备具有染料掺杂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光阀,通过3种染料在可见光区的吸收作用,对入射白光进行选择性吸收过滤... 本文研究了在平面态和场致向列相之间快速切换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PSCT)液晶光阀的彩色显示。采用紫外光诱导相分离法(PIPS)制备具有染料掺杂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光阀,通过3种染料在可见光区的吸收作用,对入射白光进行选择性吸收过滤,得到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结果表明:当PSCT处在平面态下,分子螺旋排列,染料对入射光波的吸收不受光波偏振方向的影响,器件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呈现有色态;当处于场致向列相,染料的吸收作用微小,器件呈透明态,因此器件具有一定的对比度,且不需要偏振片;器件在平面态和场致向列相之间快速切换的响应时间短于7ms。PSCT光阀可以用作滤色器,在多种染料的共同作用下,快速选择滤色得到多种彩色可见光,组成彩色显示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 滤色 快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效果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芦云龙 盛杰超 +1 位作者 方勇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8-523,共6页
为了优化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的立体成像效果,显示出更加逼真的立体图像,对编码图像的灰度级和成像显示体的对比度进行了研究。论文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成像原理出发,介绍了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的电路系统、光学投影系统和成像显示体... 为了优化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的立体成像效果,显示出更加逼真的立体图像,对编码图像的灰度级和成像显示体的对比度进行了研究。论文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成像原理出发,介绍了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的电路系统、光学投影系统和成像显示体,在分析和研究影响立体显示效果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降低图像刷新频率,提高编码图像数据位数,从而提高像素灰度等级,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液晶光阀的盒厚,以此增强显示体的对比度。在真三维样机上,成功实现了32级灰度,将颜色种类从4 096种提升至32 768种,对比度相比原样机提高了1.2倍,主观感受到更加丰富的图像细节和色彩。优化效果明显,可以显示出细节更加清晰、颜色更加丰富和效果更加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 灰度级 液晶光阀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红外触摸技术的驱动电路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哲 胡跃辉 +3 位作者 吕国强 于芳芳 刘志民 丁小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0-416,共7页
为了设计大尺寸的红外触摸屏,解决大尺寸情况下触摸信号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触摸屏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在电路设计中,采用普通的中小功率管:三极管、达林顿管、MOSFET管等,调整电路参数充... 为了设计大尺寸的红外触摸屏,解决大尺寸情况下触摸信号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触摸屏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在电路设计中,采用普通的中小功率管:三极管、达林顿管、MOSFET管等,调整电路参数充分发挥管子的性能,使电路的瞬态发射功率从传统的几百毫瓦提升到几千毫瓦。最后,基于PIC32MX440F256H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的驱动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发射传感器驱动电路的最高瞬态电流达到500mA,功率达到2 500mW,远远大于普通驱动电路125mA的电流;接收传感器驱动电路能够准确无误的接收每个发射传感器的光信号并完整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该方案能够有效的驱动大尺寸红外触摸屏,提高了瞬态发射功率,降低了整体功耗,提升了系统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 多点触摸 红外发射电路 红外接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cm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器投影光源设计
15
作者 陈晓静 冯奇斌 +1 位作者 裴治棋 吕国强 《光电子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93-97,共5页
针对102cm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的亮度要求,设计了基于UHP光源的四灯投影光源系统,并通过复眼均光系统实现均匀照明。仿真结果表明,光源系统总的光通量为50 009lm,为理论计算值的1.21倍,且光斑均匀性达到86%。完成102cm固态体积... 针对102cm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的亮度要求,设计了基于UHP光源的四灯投影光源系统,并通过复眼均光系统实现均匀照明。仿真结果表明,光源系统总的光通量为50 009lm,为理论计算值的1.21倍,且光斑均匀性达到86%。完成102cm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的装配、测试,测得屏前静态全白场亮度138nit,图像立体感较强,无明显分层现象。仿真和样机测试结果均表明,设计满足102cm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的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显示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 超高压汞灯 投影光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杂剂对PEDOT:PSS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明晖 宗艳凤 +2 位作者 史高飞 胡俊涛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3-827,共5页
为改善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薄膜的光电性能,采用共混-旋涂法在玻璃基片上分别制备出经丙三醇、山梨醇、二甲基亚砜(DMSO)掺杂的PEDOT∶PSS透明导电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 为改善聚二氧乙基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PSS)薄膜的光电性能,采用共混-旋涂法在玻璃基片上分别制备出经丙三醇、山梨醇、二甲基亚砜(DMSO)掺杂的PEDOT∶PSS透明导电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四点探针法对薄膜的微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掺杂剂的加入均未改变PEDOT∶PSS薄膜的聚集态结构,而薄膜的表面形貌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掺杂后薄膜电导率和透光率均有明显提高,并且经退火后电导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的掺杂浓度下,掺杂山梨醇的PEDOT∶PSS薄膜表现出最好的电导率和透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氧乙基噻吩 聚对苯乙烯磺酸 掺杂 薄膜 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电场频率对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牛红林 华懿魁 +3 位作者 史高飞 陆红波 冯奇斌 吕国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了聚合时外加电场对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PSCT)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法(PIPS)制备了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通过改变光聚合时的外加电场频率控制聚合物网络结构,改善PSCT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电场频率影响聚... 研究了聚合时外加电场对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PSCT)光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法(PIPS)制备了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通过改变光聚合时的外加电场频率控制聚合物网络结构,改善PSCT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电场频率影响聚合单体的扩散,从而影响聚合物网络形貌。聚合电场频率低,聚合单体扩散快,形成的聚合网络疏松,网孔较大,响应速度慢,关态透过率大,阈值和饱和电压小;聚合电场频率高,阻碍单体的扩散,形成的聚合物网络致密,网孔较小,响应速度快,关态透过率低,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PSCT) 光电性能 快速响应光阀 聚合电场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相形态调控与光电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夏亮 徐琼 +2 位作者 陆红波 唐龙祥 邱龙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10,共5页
采用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膜,系统研究了固化光强和固化温度等制备条件对薄膜的相形态的影响,并探讨了薄膜相形态与反射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固化光强较低时相分离较完全,产生的液晶微滴尺寸较大,聚合物... 采用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膜,系统研究了固化光强和固化温度等制备条件对薄膜的相形态的影响,并探讨了薄膜相形态与反射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固化光强较低时相分离较完全,产生的液晶微滴尺寸较大,聚合物与液晶的界面非常光滑;增加光强会使液晶微滴尺寸变小,界面变粗糙,膜反射率逐步降低。相形态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在温度较低时,液晶以圆形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随着固化温度升高,液晶液滴逐渐变大,并在40℃时形成了连续的液晶层和聚合物层的分层结构;进一步升高温度,则形成了三维的聚合物网络结构,液晶相贯穿其间。膜的反射率先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而后又降低。固化光强为0.01mW/cm2,固化温度为40℃时,反射率达到最大值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 相形态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4-乙烯基苯酚)衬底修饰层喷墨打印的小分子有机半导体薄膜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贤风 元淼 +2 位作者 林广庆 王向华 吕国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采用旋涂法预先在SiO2衬底表面形成一层聚(4-乙烯基苯酚)(PVP)作为表面修饰层,以喷墨打印的6,13-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并五苯(TIPS并五苯)作为有源层制作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效改善了有机半导体薄膜的形貌。采用真空热蒸镀工艺制备... 采用旋涂法预先在SiO2衬底表面形成一层聚(4-乙烯基苯酚)(PVP)作为表面修饰层,以喷墨打印的6,13-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并五苯(TIPS并五苯)作为有源层制作有机薄膜晶体管,有效改善了有机半导体薄膜的形貌。采用真空热蒸镀工艺制备源漏电极,形成底栅顶接触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器件。作为对比,在未经过表面修饰的SiO2衬底上采用相同条件打印TIPS并五苯薄膜晶体管,发现在经过PVP修饰的SiO2衬底上打印的单点厚度更均匀,咖啡环效应被抑制或被消除;而通过多点交叠打印形成的矩形薄膜的晶粒尺寸更大,相应的OTFT器件具有更高的场效应迁移率。在有PVP修饰层的衬底上制作的OTFT,器件在饱和区的平均场效应迁移率达到了0.065 cm2·V-1·s-1;而直接在SiO2衬底上制作的器件,相应的平均场效应迁移率仅为0.02 cm2·V-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 有机薄膜晶体管 喷墨打印 表面修饰 绝缘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分区背光光扩散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喜条 吕国强 +2 位作者 姚慧慧 刘芬 冯奇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74,共7页
液晶显示器的区域动态调光技术中,各分区背光确定后,为了保证背光降低后的亮度和显示效果,需要对液晶像素进行精确补偿。本文采用低通滤波方法模拟LED背光源在背光模组中传播时的扩散过程,得到光扩散函数模板参数,进而得知各像素的实际... 液晶显示器的区域动态调光技术中,各分区背光确定后,为了保证背光降低后的亮度和显示效果,需要对液晶像素进行精确补偿。本文采用低通滤波方法模拟LED背光源在背光模组中传播时的扩散过程,得到光扩散函数模板参数,进而得知各像素的实际背光亮度,据此对液晶像素进行精确补偿。在直下式LED分区背光液晶显示系统上,通过具体图像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采用常见的测试设备,可操作性强,精度高。经验证,背光分区为32个时,32个分区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6.41%。在动态区域调光液晶电视样机中实现了本文的扩散方法,和没有调光的电视相比,节能率达到27.06%,画面无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区域动态调光技术 LED背光 低通滤波 像素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