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铕-脂肪酸相变和发光双功能复合纳米纤维 被引量:11
1
作者 师奇松 赵祎宁 +3 位作者 张鸣春 靳昕怡 刘彦池 杨明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7-1812,共6页
以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为配体,1,10-邻菲啰啉为第二配体,通过与发光稀土铕离子进行配位,合成了铕-脂肪酸相变和发光配合物;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铕-脂肪酸为相变和发光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 以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为配体,1,10-邻菲啰啉为第二配体,通过与发光稀土铕离子进行配位,合成了铕-脂肪酸相变和发光配合物;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铕-脂肪酸为相变和发光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荧光光谱仪(FL)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85~600 nm,在280 nm紫外光激发下,复合纳米纤维发射出主峰位于580,593和614 nm的红光,对应Eu3+的5D0-7F0,5D0-7F1及5D0-7F2跃迁.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及相变功能,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铕含量和脂肪酸碳链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脂肪酸 聚丙烯腈 相变 荧光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Tb-PEG+Eu-PEG/PANI/PAN荧光导电相变三功能复合纤维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宇轩 陈艳君 +5 位作者 潘顾鑫 王畅 彭振博 孙宗旭 梁永日 师奇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4-831,共8页
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以铕-聚乙二醇(Eu-PEG)和铽-聚乙二醇(Tb-PEG)为相变荧光材料,加入掺杂的导电聚苯胺(PANI),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Tb-PEG+Eu-PEG/PANI/PAN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FL)仪、差示扫描量热(D... 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以铕-聚乙二醇(Eu-PEG)和铽-聚乙二醇(Tb-PEG)为相变荧光材料,加入掺杂的导电聚苯胺(PANI),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Tb-PEG+Eu-PEG/PANI/PAN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FL)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及宽频介电松驰谱(BDS)仪等方法对相变荧光导电复合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具备良好的荧光、相变及导电性能.在294 nm紫外光激发下,通过调节Tb-PEG和Eu-PEG的质量比可调节复合纤维的发光强度和颜色,同时复合纤维的相变温度在54~67℃之间.复合纤维的电导率达到10-6S/cm,随着PANI含量的增加,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增加.通过调节Tb-PEG,Eu-PEG和PANI的比例及PEG的分子量,可以实现复合纤维荧光、导电及相变性能的可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苯胺 相变 荧光 导电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的聚偏氟乙烯/聚氨酯多功能复合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付贵茂 潘顾鑫 +3 位作者 吴晓彤 侯宝龙 梁永日 师奇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164,173,共12页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一种掺杂Eu^(3+)的红色荧光、压电兼具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聚氨酯(PU)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不同混合溶剂体系(二甲基甲酰胺/丙酮混合溶剂和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体系)、不同铕配合物的掺杂对复...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一种掺杂Eu^(3+)的红色荧光、压电兼具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聚氨酯(PU)多功能复合纳米纤维,研究了不同混合溶剂体系(二甲基甲酰胺/丙酮混合溶剂和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体系)、不同铕配合物的掺杂对复合纳米纤维结晶结构、形貌、荧光性能、压电性能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VDF中加入PU可制备弹性压电材料,同时掺杂稀土Eu^(3+)既可以起到成核剂作用诱导PVDF/PU复合纤维电活性β相的产生,还能赋予弹性压电材料的荧光性能,故Eu-PVDF/PU膜具备荧光、压电兼具弹性等性能,除在能量收集、可穿戴电子设备及传感器领域应用外,因Eu-PVDF/PU主体中的非对称Eu^(3+)场有利于调节红色,还可用于光电传感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偏氟乙烯 荧光 压电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聚丙烯腈复合压电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溶基 付贵茂 +4 位作者 薛蕊 师奇松 陈艳君 唐申奥 滕禹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123,共7页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纤维膜的压电性能,将离子液体1-烯丙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IL)掺杂到PAN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IL复合压电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宽频介电松驰谱仪、拉伸机、LCR...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纤维膜的压电性能,将离子液体1-烯丙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IL)掺杂到PAN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IL复合压电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宽频介电松驰谱仪、拉伸机、LCR测试仪等方法,对PAN/IL复合压电纤维的形貌、构象、压电性能、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及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适量地添加IL,纤维排列具有一定的取向性。将IL掺杂到PAN中可使复合纤维膜的平面锯齿构象含量提高,其值最高可达93.08%,有利于PAN复合纤维膜压电性能提高。复合纤维膜的介电常数由3.40提高到6.14,介电损耗由0.05降低到0.03,应力可达4.27 MPa,制备的柔性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达0.56 kP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离子液体 压电 介电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类产品中合成材料的苯酚和双酚A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徐根 韩军 +2 位作者 白子竹 杨萌 杨明山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8,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鞋用合成材料中的苯酚和双酚A,优化了仪器分析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0.1~5.0μg/m L,检出限为0.4~3.6 mg/kg...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鞋用合成材料中的苯酚和双酚A,优化了仪器分析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0.1~5.0μg/m L,检出限为0.4~3.6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4%~99.6%,相对标准偏差为3.1%~6.9%。市售80批次鞋用合成材料样品中共有10批次检出苯酚或双酚A(检出率12.5%),苯酚和双酚A的引入途径可能为聚氯乙烯和聚氨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抗氧剂、稳定剂和增塑剂。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适用于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类 合成材料 苯酚 双酚A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高分子量聚异丁烯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辉 魏绪玲 +3 位作者 李树新 金玉顺 伍一波 刘若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1,46,共7页
开发异丁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聚异丁烯的新技术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国内异丁烯上游产品甲基叔丁基醚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综述了不同分子量聚异丁烯的理化特性,并介绍聚异丁烯的技术研究进展、工业化产品的牌号、产品的特... 开发异丁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聚异丁烯的新技术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国内异丁烯上游产品甲基叔丁基醚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综述了不同分子量聚异丁烯的理化特性,并介绍聚异丁烯的技术研究进展、工业化产品的牌号、产品的特性,以及不同分子量的聚异丁烯在化工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指出国内聚异丁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聚异丁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 聚异丁烯 高活性聚异丁烯 性能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PVDF/PLLA多功能压电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何诗峰 薛蕊 +3 位作者 贺永晴 黄妍 伍一波 师奇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251,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聚偏氟乙烯(PVDF)与少量结晶聚合物(聚-L-乳酸(PLLA))共混,并将共混体系掺入稀土荧光配合物(Tb(TTA)_(3)-(TPPO)_(2))中制备出兼具黄绿色荧光和压电功能的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将聚偏氟乙烯(PVDF)与少量结晶聚合物(聚-L-乳酸(PLLA))共混,并将共混体系掺入稀土荧光配合物(Tb(TTA)_(3)-(TPPO)_(2))中制备出兼具黄绿色荧光和压电功能的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光谱、差示扫描量热(DSC)仪、荧光光谱(FL)仪、灵敏度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共混体系和稀土荧光配合物对PVDF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晶结构、灵敏度、荧光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的荧光配合物可以使复合纳米纤维的β相含量达到95%,在0~1 kPa的压力下,由复合纳米纤维制成的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灵敏度(0.42 kPa^(-1))。同时,传感器的压电输出也具有良好的表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分别为2.5 V和800 nA。这种兼具黄绿色荧光及压电功能的复合纳米纤维有望应用于压电传感器、运动监测系统和生物电子皮肤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荧光 压电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接枝MAH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金娟 栗晓杰 +4 位作者 林青峰 陈力军 杨明山 刘冰 戴玉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14,共5页
溶聚丁苯橡胶(SSBR)由于其优良的耐磨、耐低温等性能,主要用于轮胎的胎面、胎体和胎侧等部位,但由于SSBR是一种非极性橡胶,使得它与白炭黑等极性填料的结合力较弱。为了提高SSBR与白炭黑的相容性,以马来酸酐(MAH)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 溶聚丁苯橡胶(SSBR)由于其优良的耐磨、耐低温等性能,主要用于轮胎的胎面、胎体和胎侧等部位,但由于SSBR是一种非极性橡胶,使得它与白炭黑等极性填料的结合力较弱。为了提高SSBR与白炭黑的相容性,以马来酸酐(MAH)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接枝聚合物(SSBR-g-MAH)与白炭黑共混后的胶料的各项性能,探讨了接枝率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聚丁苯橡胶接枝了MAH后,接触角降低,门尼黏度增大,硫化时间延长,胶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动态力学(DTMA)测试表明,接枝MAH后实现了胶料抗湿滑性能的提高和滚动阻力的降低,为轮胎胎面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马来酸酐 白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戴玉华 栗晓杰 +3 位作者 方艳艳 史秋飞 林原 杨明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69-2675,共7页
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P(HEMA-NV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P(MMA-NVP)为原料制备了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聚合物凝胶电解质中聚合物基质的结构与组成... 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P(HEMA-NV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P(MMA-NVP)为原料制备了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聚合物凝胶电解质中聚合物基质的结构与组成对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光伏性能的影响.不同交联剂用量、不同HEMA用量的P(HEMA-NVP)共聚物及不同MMA用量的P(MMA-NVP)吸收液态电解质后分别形成HGelI、HGelII、MGel凝胶电解质.结果发现,随共聚物P(HEMA-NVP)中交联剂由0.1%(w,下同)增大到0.6%时,形成的HGelI组装的DSSCs的光电转化效率(η)先增大后降低,交联剂用量为0.4%时,DSSCs的η为最大,为5.54%(光强100mW.cm-2).同时,比较HGelII系列和MGel系列DSSCs的光电性能参数发现,含有羟基的HGel系列的η要高于MGel系列,而后者的开路电压(Voc)值高于前者.在HGelII系列中,HEMA含量为60%(w)时,DSSCs的η最高.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共聚物中交联结构的不同影响了电池内部的界面阻抗及离子的传输,引入羟基有利于降低界面阻抗.通过调整共聚物中交联剂用量和羟基含量可改善DSSCs的光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阻抗谱 羟基 交联结构 光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1520对溴化丁基橡胶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琪 李树新 +1 位作者 陈琼枫 武海川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溴化丁基橡胶(BIIR),添加液体抗氧剂1520。为考察抗氧剂1520对BIIR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用热重分析仪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对橡胶进行热分解测定,采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用Co... 采用溶液法制备溴化丁基橡胶(BIIR),添加液体抗氧剂1520。为考察抗氧剂1520对BIIR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用热重分析仪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对橡胶进行热分解测定,采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用Coats-Redfern方程推断抗氧剂1520加入前后BIIR的热分解机理函数。结果表明,通过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得到的结果一致,抗氧剂1520的加入明显提高了BIIR的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用Coats-Redfern方程推断出抗氧剂1520的加入使得BIIR的热分解反应机理由相界面反应机理转变为更复杂的三级化学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1520 溴化丁基橡胶 热重法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负载球状NiCo_2O_4电极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欢 陈飞 +2 位作者 曾云 刘伟光 张玉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6-188,共3页
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上生长了球状钴酸镍(NiCo_2O_4)电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纳米球的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纳米球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了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球状NiCo_2O_4直径5... 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上生长了球状钴酸镍(NiCo_2O_4)电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纳米球的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纳米球的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了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球状NiCo_2O_4直径500~600nm,均匀生长在泡沫镍骨架上,球状之间存在空隙,可以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在电流密度为1A/g,NiCo_2O_4/泡沫镍复合电极放电比电容为970F/g,循环1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在844F/g,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82.5%,具有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球状NiCo2O4 泡沫镍 水热法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超细纤维膜的制备及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建香 姚天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纤维膜。对纤维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体外降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所制备的PLLA纤维膜具有珠串的微结构,经过体外降解后变成了多孔结构,该结...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纤维膜。对纤维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体外降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所制备的PLLA纤维膜具有珠串的微结构,经过体外降解后变成了多孔结构,该结构有利于细胞的吸附;PLLA/HA纤维复合膜中羟基磷灰石抑制了PLLA降解过程中的自催化作用,减缓了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珠串形态 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聚酯型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的研究
13
作者 栗晓杰 戴玉华 +4 位作者 赵衡东 程立言 吴小丹 刘腾 张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25,30,共4页
通过改变PEG分子量、有机溶剂和碘盐等条件制备了不同系列的聚酯型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研究发现,当PEG分子量为10000,以1,4-丁内酯为有机溶剂,以NaI/I2为氧化还原电对时,得到的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的电导率最高,达到5.61mS/cm。基于该凝胶... 通过改变PEG分子量、有机溶剂和碘盐等条件制备了不同系列的聚酯型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研究发现,当PEG分子量为10000,以1,4-丁内酯为有机溶剂,以NaI/I2为氧化还原电对时,得到的聚氨酯凝胶电解质的电导率最高,达到5.61mS/cm。基于该凝胶电解质的染料敏化纳米晶TiO2太阳能电池在100mW/cm2的入射光强下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凝胶电解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聚丁苯橡胶接枝丙烯酸的改性研究
14
作者 杨金娟 林青峰 +4 位作者 戴玉华 胡睿轩 王宇 李东新 谭旭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185,共3页
为提高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极性物质的相容性,以丙烯酸(AA)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AA用量、引发剂(BPO)用量、反应温度和应时间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在实验范围内SSBR-g-AA接枝率最高为1... 为提高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极性物质的相容性,以丙烯酸(AA)为极性单体对SSBR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AA用量、引发剂(BPO)用量、反应温度和应时间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和凝胶率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在实验范围内SSBR-g-AA接枝率最高为1.26%,凝胶率为0.78%。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热重和接触角的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丙烯酸 接枝率 凝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工艺对溴化丁基橡胶凝胶质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董咪咪 郭文莉 +2 位作者 李树新 常金杰 张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3-26,共4页
橡胶中凝胶含量影响橡胶制品的内在质量和加工性能。因此,如何控制凝胶含量对溴化丁基橡胶的生产至关重要。采用溶液法合成溴化丁基橡胶(BIIR),研究了溴化工艺条件如溴化温度、添加剂、溴化时间及溴化剂质量分数等对BIIR凝胶质量分数... 橡胶中凝胶含量影响橡胶制品的内在质量和加工性能。因此,如何控制凝胶含量对溴化丁基橡胶的生产至关重要。采用溶液法合成溴化丁基橡胶(BIIR),研究了溴化工艺条件如溴化温度、添加剂、溴化时间及溴化剂质量分数等对BIIR凝胶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溴化反应温度50℃左右有利于BIIR凝胶质量分数的控制;凝胶质量分数会随溴化时间及溴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控制溴化时间在1~2 min,液溴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3.5%~14.0%为宜;抗氧剂的加入可使凝胶质量分数降低,抗氧剂质量分数为0.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丁基橡胶 凝胶含量 溴化温度 溴化时间 溴化剂浓度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悦 梁永日 +2 位作者 温世鹏 刘月星 刘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1,190,共7页
压电聚合物因柔性、加工容易和成本低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能源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储存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器件的开发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偏氟乙烯的结晶结构、晶型调控以及应用方面... 压电聚合物因柔性、加工容易和成本低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能源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储存器、纳米发电机、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器件的开发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偏氟乙烯的结晶结构、晶型调控以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聚偏氟乙烯压电聚合物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在纳米器件等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 Β-晶型 压电性能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蚀剂微/纳米容器的智能自修复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卫元坤 张优 +2 位作者 张政 王菊萍 陈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6-185,共10页
涂层技术是常用的金属腐蚀防护手段。随着材料的服役环境日益严苛,采用传统的涂覆方法只能起到被动防护的作用,一旦涂层受损则会失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自修复防腐涂层可根据环境变化自主修复涂层受损处,增强涂层的防护能力,延长金... 涂层技术是常用的金属腐蚀防护手段。随着材料的服役环境日益严苛,采用传统的涂覆方法只能起到被动防护的作用,一旦涂层受损则会失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自修复防腐涂层可根据环境变化自主修复涂层受损处,增强涂层的防护能力,延长金属基体(钢、镁、铝及其合金)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负载缓蚀剂的微/纳米容器的自修复涂层在金属腐蚀防护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微/纳米容器的特点及对缓蚀剂的负载与控制释放行为,包括介孔纳米颗粒(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无机粘土(多水高岭石、类水滑石、沸石)等无机纳米容器,聚合物微胶囊、纳米纤维、壳聚糖、环糊精等有机纳米容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以及多种微/纳米容器的复合应用,并对不同微/纳米容器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基于缓蚀剂微/纳米容器自修复防腐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涂层 微/纳米容器 缓蚀剂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基乙烯基醚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阳离子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玉娟 伍一波 +1 位作者 郭文莉 李树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103,共3页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omim]BF4为溶剂,在0℃下,采用不同的引发体系,实现并证实了IBVE在离子液体中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可行性。对比传统溶剂(CH2Cl2)中IBVE的阳离子聚合特征,发现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聚合物的产率和分子量更高、分子量分布更窄...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omim]BF4为溶剂,在0℃下,采用不同的引发体系,实现并证实了IBVE在离子液体中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可行性。对比传统溶剂(CH2Cl2)中IBVE的阳离子聚合特征,发现在离子液体中合成的聚合物的产率和分子量更高、分子量分布更窄,产物的SEC(RI)曲线呈单峰分布。从聚合物末端结构分析,离子液体中阳离子聚合的基元反应与传统溶剂中基本一致,未发现离子液体中咪唑阳离子参与链引发反应以及四氟硼酸阴离子参与链转移/链终止反应。离子液体和传统溶剂中合成的PIBV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20.35℃和-18.08℃,两者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基乙烯基醚 离子液体 相容性 阳离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乙基氯化铝引发体系对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杉 李树新 +2 位作者 郭文莉 杨珂 张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以水/乙基氯化铝为引发体系,采用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通过改变引发体系的配比、种类和用量,研究了该引发体系中各组分对丁基橡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作为主引发剂,决定了活性中心的数目,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显著影响... 以水/乙基氯化铝为引发体系,采用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通过改变引发体系的配比、种类和用量,研究了该引发体系中各组分对丁基橡胶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作为主引发剂,决定了活性中心的数目,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显著影响。乙基氯化铝作为共引发剂,不仅用于与水作用产生阳离子活性中心,影响聚合反应的速率,也可消耗聚合体系中的杂质,避免副反应发生。同时,相较于倍半乙基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的活性较高,采用溶液法聚合不易控制,较难得到高分子量的产物。随引发体系用量增大,活性种增多,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产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橡胶 溶液法 引发体系 倍半乙基氯化铝 乙基二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氧基苯乙烯在离子液体中的正离子聚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雪超 伍一波 +1 位作者 郭文莉 李树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8-32,38,共6页
以咪唑磷酸盐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溶剂,在-10℃下以2-氯-2,4,4-三甲基戊烷(TMPCl)、三氟化硼(BF3)为引发体系,实现了对甲氧基苯乙烯(p-MOS)的正离子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摩尔质量达到73 150g/mol,... 以咪唑磷酸盐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作为溶剂,在-10℃下以2-氯-2,4,4-三甲基戊烷(TMPCl)、三氟化硼(BF3)为引发体系,实现了对甲氧基苯乙烯(p-MOS)的正离子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摩尔质量达到73 150g/mol,单体转化率超过93.4%。分析了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聚合物分子摩尔质量以及聚合物末端结构等,提出了离子液体中对甲氧基苯乙烯正离子聚合的基元反应。并通过1 H-NMR对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证实[bmim][PF6]离子液体中所得聚合物存在含氯末端基和双键末端两种末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磷酸盐类离子液体 对甲氧基苯乙烯 正离子聚合 绿色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