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防水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龚琛杰 解超然 +4 位作者 林赞权 雷明锋 王海林 宋建荣 葛洋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橡胶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核心结构,随着盾构隧道直径和设计水压的增大,双道密封垫模式已逐渐成为盾构隧道主流的防水设计方案。为探究双道密封垫相较于单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机理,分别针对无间隙水压作用的常规工况和有间隙水压... 橡胶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核心结构,随着盾构隧道直径和设计水压的增大,双道密封垫模式已逐渐成为盾构隧道主流的防水设计方案。为探究双道密封垫相较于单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机理,分别针对无间隙水压作用的常规工况和有间隙水压作用的特殊工况开展双道密封垫防水试验,记录中心腔及内水腔的水压时程曲线,分析得到2种情形下防水增强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黏滞阻力的作用下,压力水从中心腔流入内水腔产生的压降是常规工况下双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压缩状态下密封垫的孔隙率越小,黏滞阻力压降效应越显著。通过引入孔隙度影响系数,提出了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黏滞阻力压降效应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孔隙率、流体流速、多孔介质平均粒子直径3个关键参数的获取方式。在间隙水压的反作用下,外道密封垫产生附加接触应力是特殊工况下外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密封垫的压缩程度越大,间隙水压作用下的防水增强效应越显著。借助压密率指标评价密封垫的等效泊松比,提出了间隙水压作用下防水增强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探明了黏滞阻力和间隙水压作用对于双道密封垫的防水增强机理,并给出了2种增强效应的计算方法,为双道密封垫防水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道密封垫 失效机理 接缝防水 黏滞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聚合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高野 谷晓昱 +3 位作者 李洪飞 孙军 张胜 王虎群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50,共6页
近年来,聚合物/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具有片层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将其引入聚合物基体中,可以使复合材料呈现出良好的阻燃性和抑烟效果。但是,由于LDHs在聚合物基体中分... 近年来,聚合物/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具有片层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将其引入聚合物基体中,可以使复合材料呈现出良好的阻燃性和抑烟效果。但是,由于LDHs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和相容性较差,因此,在制备复合材料前,通常会先对其进行有机改性。主要总结了LDHs的结构特性、合成方法以及聚合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从表面改性LDHs、插层改性LDHs和LDHs与其他物质协效的3方面,重点综述了聚合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阻燃聚合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层状双氢氧化物 复合材料 阻燃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绿色与节能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晓 赖光洪 +5 位作者 夏春蕾 宋建荣 王子明 崔素萍 管佳男 迟碧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0,共9页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近年来基于绿色材料代替石化原料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的节能制备与应用得到了显著进步和飞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为此,文中从绿色制备及低能耗合成技术两大方面...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近年来基于绿色材料代替石化原料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高性能减水剂的节能制备与应用得到了显著进步和飞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为此,文中从绿色制备及低能耗合成技术两大方面系统综述了高性能减水剂的绿色与节能制备的优势特点,归纳了化学方法和技术原理,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性能减水剂材料的绿色与节能制备方法的研究开发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 节能 高性能减水剂 制备 混凝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BF–KH550协同阻燃热塑性聚氨酯的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迪 苏明 +6 位作者 张胜 谷晓昱 李洪飞 孙军 苑会林 孟玉娟 王虎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竹纤维(BF)为协同阻燃剂,将聚磷酸铵(APP)引入热塑性聚氨酯(PUR-T)中,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为了提高PUR-T的分散性,将硅烷偶联剂KH550接枝到BF上。对PUR-T基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进行了燃烧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UR-... 以竹纤维(BF)为协同阻燃剂,将聚磷酸铵(APP)引入热塑性聚氨酯(PUR-T)中,制备了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为了提高PUR-T的分散性,将硅烷偶联剂KH550接枝到BF上。对PUR-T基膨胀型阻燃复合材料进行了燃烧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UR-T相比,PUR-T/APP/BF KH550样品在UL94测试中达到了V 0等级;通过添加8%的APP和2%的BF-KH550,复合材料样品的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0.3%;同时,最大热释放速率值下降了86.6%;90%PUR-T/8%APP/2%BF KH550试样的拉伸强度为23.9 MPa,高于90%PUR-T/8%APP/2%BF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竹粉 阻燃性能 聚磷酸铵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力学分析的聚乙烯对高模量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辛雪 苏林萍 +4 位作者 李沛钊 梁明 姚占勇 罗伟新 张吉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9-165,共7页
采用脱油沥青(DOA)和添加PE改性的方法制备劲度模量高、抗车辙能力强的高模量沥青,并利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结构和质量分数的聚乙烯(PE)制备的高模量沥青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上分别进行温度扫描实验;利用荧光显微形态方法和红外... 采用脱油沥青(DOA)和添加PE改性的方法制备劲度模量高、抗车辙能力强的高模量沥青,并利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结构和质量分数的聚乙烯(PE)制备的高模量沥青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上分别进行温度扫描实验;利用荧光显微形态方法和红外光谱仪分析PE结构对高模量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及PE改性高模量沥青机制。结果表明LDPE、HDPE和UHM-WPE对高模量沥青G*、G、G″和G*/sinδ随温度的变化影响显著,不同结构PE对沥青抗车辙性能的改善效果依次为HDPE-5502>HDPE-5621D>UHM-WPE>LDPE;PE质量分数越高,对改性沥青的G*、G′、G″和G*/sinδ的改善效果越明显;PE制备高模量沥青的红外光谱图中的特征吸收峰为基质沥青和PE红外光谱图中特征吸收峰的加和,PE对沥青的改性作用主要通过发生物理共混作用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性能 聚乙烯分子 微观形态 高模量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