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理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小元 张红英 +1 位作者 吴亚东 刘言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1-2304,2310,共5页
针对低照度图像反转后为与雾天图像相似的伪雾图,其雾的浓度由光照情况而非景深决定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根据光照情况给出一种更加准确且快速的新方法估计伪雾图的透射率。首先,采用暗原色先验... 针对低照度图像反转后为与雾天图像相似的伪雾图,其雾的浓度由光照情况而非景深决定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根据光照情况给出一种更加准确且快速的新方法估计伪雾图的透射率。首先,采用暗原色先验规律对伪雾图的环境光值进行估计,并基于光照情况对透射率进行估计;然后,基于大气散射模型还原出无雾图像;最后,对无雾图像反转得到低照度图像的增强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细节补偿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大量实验表明,与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增强算法、基于去雾技术的增强算法及带色彩恢复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相比,该算法处理效率更高且效果良好,信息不会丢失,可有效提高图像分析识别等系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 图像增强 大气散射模型 去雾 暗原色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与时频分析的单通道振动信号盲分离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叶卫东 杨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3-2939,共7页
针对单通道振动信号盲源分离的观察信号少于源信号,且传统的盲源分离方法往往忽视信号非平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的盲分离算法(ESMD-TFA-BSS)。首先,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将观察信号分解成不同的模态,... 针对单通道振动信号盲源分离的观察信号少于源信号,且传统的盲源分离方法往往忽视信号非平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的盲分离算法(ESMD-TFA-BSS)。首先,采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将观察信号分解成不同的模态,采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估计源信号个数并利用相关系数法选取最优观察信号,由原观察信号与最优观察信号组成新的观察信号;其次,根据新的观察信号计算白化矩阵并将其白化,利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将白化后的信号拓展到时频域,采用矩阵联合对角化方法计算酉矩阵;最后,根据白化矩阵和酉矩阵估计源信号。在盲源分离仿真实验中,ESMD-TFA-BSS的估计源信号与仿真信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 1、0.978 4、0.966 0,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的盲分离算法(EMD-TFA-BS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 7、0.970 6、0.854 8,ESMD-TFA-BSS比EMD-TFA-BSS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12.35%、0.80%、13.00%。实验结果表明,ESMDTFA-BSS在实际工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源信号分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盲源分离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时频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的非局部均值去噪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徐苏 周颖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78-2083,共6页
针对传统非局部均值(NLM)算法的滤波参数非自适应及去噪后边缘易模糊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非局部均值去噪算法。该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噪声大小及图像纹理自适应确定滤波参数的值,并采用传统非局部均值算法得到去噪... 针对传统非局部均值(NLM)算法的滤波参数非自适应及去噪后边缘易模糊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的非局部均值去噪算法。该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噪声大小及图像纹理自适应确定滤波参数的值,并采用传统非局部均值算法得到去噪结果图;第二阶段根据像素点方差的不同,将该去噪结果图分为细节区域和背景区域,再对属于不同区域的图像块分别去噪,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噪声,还采用了反向投影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第一阶段方法噪声中残留的结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非局部均值算法及其三种改进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及结构相似性(SSIM)更高,纹理细节和边缘结构更完整,图像更清晰,本真信息保留更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非局部均值 图像分割 噪声标准差 相似性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核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的实时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旻择 李小霞 +1 位作者 王学渊 孙维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68-2574,共7页
针对人脸表情识别的泛化能力不足、稳定性差以及速度慢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核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的实时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提出改进的MobileNet结合单发多盒检测器(MSSD)轻量化人脸检测网络,并利用核相关... 针对人脸表情识别的泛化能力不足、稳定性差以及速度慢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核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的实时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提出改进的MobileNet结合单发多盒检测器(MSSD)轻量化人脸检测网络,并利用核相关滤波(KCF)模型对检测到的人脸坐标信息进行跟踪来提高检测速度和稳定性;然后,使用三种不同尺度卷积核的线性瓶颈层构成三条支路,用通道合并的特征融合方式形成多尺度核卷积单元,利用其多样性特征来提高表情识别的精度;最后,为了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和防止过拟合,采用不同的线性变换方式进行数据增强来扩充数据集,并将FER-2013人脸表情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模型迁移到小样本CK+数据集上进行再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FER-2013数据集上的识别率达到73.0%,较Kaggle表情识别挑战赛冠军提高了1.8%,在CK+数据集上的识别率高达99.5%。对于640×480的视频,人脸检测速度达到每秒158帧,是主流人脸检测网络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MTCNN)的6.3倍,同时人脸检测和表情识别整体速度达到每秒78帧。因此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人脸表情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人脸检测 核相关滤波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特征蒸馏的水工隧洞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继爽 张华 +3 位作者 李永龙 赵皓 王皓冉 冯春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58-2365,共8页
针对水工隧洞缺陷识别任务中现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对缺陷图像特征提取能力不足、识别种类少、推理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特征蒸馏的缺陷自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深度曲线估计网络对图像进行优化,从而改善低照度环境下的... 针对水工隧洞缺陷识别任务中现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对缺陷图像特征提取能力不足、识别种类少、推理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特征蒸馏的缺陷自主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深度曲线估计网络对图像进行优化,从而改善低照度环境下的图像质量;其次,构建加入注意力机制的动态卷积模块取代传统静态卷积,并且把得到的动态特征用于训练教师网络以获得更好的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在知识蒸馏框架中融合鉴别器结构,以构造一种动态特征蒸馏损失,并通过鉴别器将动态特征知识从教师网络传递到学生网络,从而在大幅减少模型推理时间的同时实现六类缺陷的高精度识别。在四川某水电站水工隧洞缺陷数据集上对该方法和原有残差网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达到96.15%的识别准确率,其模型参数量和推理时间分别降低到原来的1/2和1/6。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将缺陷图像的动态特征蒸馏信息融合到识别网络中能够提高水工隧洞缺陷的识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缺陷识别 动态卷积 知识蒸馏 模型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反步滑模法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建扬 于春梅 叶剑晓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42-2746,共5页
为了解决欠驱动四旋翼无人机(UAV)在实际飞行中存在的外界干扰问题,同时提高在系统参数摄动情况下的精确轨迹跟踪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积分型反步滑模算法的飞行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系统的半耦合特性和严反馈结构特... 为了解决欠驱动四旋翼无人机(UAV)在实际飞行中存在的外界干扰问题,同时提高在系统参数摄动情况下的精确轨迹跟踪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积分型反步滑模算法的飞行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系统的半耦合特性和严反馈结构特点,采用反步法设计姿态内环和位置外环控制器;然后,将抗干扰能力较强的滑模控制融入其中,使得系统的鲁棒性得到增强;接着,为了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引入积分环节;最后,利用ESO实时估算出系统的内、外总扰动并对控制量进行补偿。通过Lyapunov稳定判据,可以说明该系统是一个全局渐进稳定的系统,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 四旋翼无人机 扩张状态观测器 干扰抑制 积分型反步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活动语音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对数谱幅度估计的低信噪比降噪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皓然 王学渊 李小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63-1768,共6页
针对低信噪比(SNR)环境下传统方法对声信号降噪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联合自适应阈值活动语音检测(VAD)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对数谱幅度估计(MMSE-LSA)的实时降噪算法。首先,在VAD算法中通过基于能量概率最大值的概率统计来对背景噪声进行估... 针对低信噪比(SNR)环境下传统方法对声信号降噪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联合自适应阈值活动语音检测(VAD)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对数谱幅度估计(MMSE-LSA)的实时降噪算法。首先,在VAD算法中通过基于能量概率最大值的概率统计来对背景噪声进行估计,对得到的背景噪声进行实时更新并保存;然后,将实时更新的背景噪声作为MMSE-LSA的参考噪声,并对噪声幅度谱进行自适应更新,最后进行降噪处理。通过在真实场景中对四类声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对低SNR声信号的实时处理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MMSE-LSA算法,降噪信号的SNR能够提高10~15 dB,且不存在信号过减的情况,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环境 自适应阈值 活动语音检测算法 实时最小均方误差对数谱幅度估计算法 实时背景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与非局部相似的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赵井坤 周颖玥 林茂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1-555,562,共6页
针对受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与椒盐噪声(SPIN)以及随机值冲击噪声(RVIN)组成的混合噪声污染的图像进行去噪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现有加权编码算法的基础上将图像稀疏表示和非局部相似先验融合的改进算法。首先,利用基于字典的图像稀疏表示... 针对受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与椒盐噪声(SPIN)以及随机值冲击噪声(RVIN)组成的混合噪声污染的图像进行去噪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现有加权编码算法的基础上将图像稀疏表示和非局部相似先验融合的改进算法。首先,利用基于字典的图像稀疏表示构建去噪变分模型,对模型中的数据保真项设计一个权重因子来抑制冲击噪声的干扰;其次,利用非局部平均思想对混合噪声图像进行初始去噪,在得到的图像中构建掩膜矩阵将冲击噪声点排除进而求取非局部相似先验知识;最后,将非局部相似先验与稀疏先验融合进变分模型的正则项中,求解变分模型得到最终去噪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噪声比率下,所提算法与模糊加权非局部平均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1.7 d B,特征相似性指数(FSIM)提高了0.06;与加权编码算法相比,PSNR提高了0.64 d B,FSIM提高了0.03。该算法对于纹理较强的图像可以显著提升去噪效果,能有效地保留图像的本真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混合噪声 稀疏表示 非局部相似 变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保持的实时图像/视频去雾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刁扬桀 张红英 +1 位作者 吴亚东 陈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02-2707,共6页
针对目前去雾算法实时性较差,对天空等区域的处理不理想以及去雾后图像偏暗等问题,提出一种实时有效的去雾算法。首先,利用暗原色先验估计粗略透射率图;其次,下采样粗略透射率图并用优化的导向滤波得到改善的透射率图,以便实时处理更高... 针对目前去雾算法实时性较差,对天空等区域的处理不理想以及去雾后图像偏暗等问题,提出一种实时有效的去雾算法。首先,利用暗原色先验估计粗略透射率图;其次,下采样粗略透射率图并用优化的导向滤波得到改善的透射率图,以便实时处理更高分辨率的图像;然后,上采样改善的透射率图,并对其进行修正,得到优化后的透射率图,以解决暗原色先验不适于处理含有天空等大面积亮区图像的问题;最后,经过颜色保持的自适应亮度调整得到最终去雾图像。该算法时间复杂度仅是图像像素数的线性函数,对分辨率为600×400的图像,耗时约80 ms。与基于导向滤波算子的暗原色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基于中值滤波的快速去雾方法和带颜色恢复的多尺度Retinex(MSRCR)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明显改善雾天图像的对比度和颜色,效果和效率优于对比算法,并具有较好的自动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雾 实时 暗原色先验 导向滤波 颜色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非局部平均滤波的超声图像斑点噪声抑制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宏道 周颖玥 林茂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8-853,872,共7页
超声成像是现代医学影像学最重要的诊断技术之一。然而,由于乘性斑点噪声的存在,使得超声成像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贝叶斯非局部平均(NLM)滤波算法的改进策略。首先,运用贝叶斯公式推导出适应于超声图像斑... 超声成像是现代医学影像学最重要的诊断技术之一。然而,由于乘性斑点噪声的存在,使得超声成像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贝叶斯非局部平均(NLM)滤波算法的改进策略。首先,运用贝叶斯公式推导出适应于超声图像斑点噪声模型的非局部平均滤波器,由此引出了两种图像块之间距离计算的方式——Pearson距离和根距离;其次,为了减轻计算负担,在非局部区域中选取相似图像块时采用图像块预选择的方式来加速算法;另外,根据多次实验,总结出了一种滤波参数和噪声方差的关系,实现了参数的自适应;最后,利用Visual Studio和OpenCV实现了算法,使得程序的运行时间大幅缩短。为了评估所提算法的去噪性能,在幻影图像和真实超声图像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一些经典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去除斑点噪声的表现上有很大提升,并且在保留图像边缘和结构细节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性斑点噪声 Pearson距离 根距离 块预选择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二维ESPRIT-like算法的相干源方向角估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曦 杨涛 何宏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9-853,858,共6页
针对用于二维十字相控阵的类旋转不变技术估计信号参数(ESPRIT-like)算法用于相干源方向角估计时存在仰角和方位角配对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矩阵联合对角化的改进二维ESPRIT-like算法。首先,通过ESPRIT-like算法得到x和y方... 针对用于二维十字相控阵的类旋转不变技术估计信号参数(ESPRIT-like)算法用于相干源方向角估计时存在仰角和方位角配对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矩阵联合对角化的改进二维ESPRIT-like算法。首先,通过ESPRIT-like算法得到x和y方向自相关矩阵,并由其重构出对应的Toeplitz矩阵以去相干;然后对Toeplitz矩阵进行等效分解,得到去相干后x和y方向的等效接收信号矩阵;最后对等效接收信号矩阵进行矩阵联合对角化,实现相干源仰角和方位角自动配对,从而得到正确的信源方向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实现正确的方向角估计;与目前常用的基于空间平滑的二维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相比,在信噪比为30 d B时,该算法响应时间减少了79%左右,仰角和方位角分辨率分别提高了20%和40%左右,均方误差约为MUSIC算法角度误差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相控阵 相干源 ESPRIT-like算法 参数配对 方向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快速非局部平均滤波的超声图像去斑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露露 周颖玥 +2 位作者 李驰 王欣宇 赵家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50-1956,共7页
超声成像因其便捷、廉价、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然而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可能对临床诊断或后续图像分析产生不利影响。作为一种典型的去噪技术,在利用非局部平均滤波(NLMF)对超声图像进行去斑时,会存在时耗高、滤波参数不... 超声成像因其便捷、廉价、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然而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可能对临床诊断或后续图像分析产生不利影响。作为一种典型的去噪技术,在利用非局部平均滤波(NLMF)对超声图像进行去斑时,会存在时耗高、滤波参数不易设置等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多尺度快速非局部平均滤波(MF-NLMF)算法用来去除超声图像的斑点噪声。首先提出快速非局部平均滤波(F-NLMF)算法,利用互相关滤波技术减少运算时耗;接着设置多种窗口参数获得多幅去斑结果,而模型参数值可根据窗口尺寸自适应调节;最后将多幅去斑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去斑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传统NLMF算法相比,F-NLMF算法的运算时间至少减少了96.04%;而MF-NLMF算法与迭代贝叶斯非局部均值滤波(IBNLMF)等算法相比,去斑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特征相似度测度(FSIM)值、对比度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分别提高了0.73 dB、0.011、0.0005、0.001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噪声 非局部平均滤波 多尺度 自适应 快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KCF模型的图像序列中人脸快速稳定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远征 李小霞 李旻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92-2197,2204,共7页
为快速稳定地检测图像序列中角度变化较大、遮挡较为严重的人脸,结合快速精确的目标检测模型Mobile Net-SSD(MS)和快速跟踪模型核相关滤波(KCF),提出一种新的自动检测-跟踪-检测(DTD)模式,即MS-KCF人脸检测模型。首先,利用MS模型快速精... 为快速稳定地检测图像序列中角度变化较大、遮挡较为严重的人脸,结合快速精确的目标检测模型Mobile Net-SSD(MS)和快速跟踪模型核相关滤波(KCF),提出一种新的自动检测-跟踪-检测(DTD)模式,即MS-KCF人脸检测模型。首先,利用MS模型快速精确地对人脸进行检测,并且更新跟踪模型;其次,将检测到的人脸坐标信息输入到KCF跟踪模型中进行稳定的跟踪,并加快整体的检测速度;最后,为了防止跟踪丢失,跟踪数帧后再次更新检测模型,重新对人脸进行检测。实验显示,在FDDB人脸检测基准中,MS-KCF模型的召回率为93.60%;在WIDER FACE人脸检测基准的Easy、Medium和Hard数据集中,MS-KCF模型的召回率分别为93.11%、92.18%和82.97%,平均速度为193帧/s。实验结果表明,MS-KCF模型具有稳定性和快速性,在图像序列中对严重遮挡和角度变化大的人脸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图像序列 卷积神经网络 核相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