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探索实践——以祁门管理站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键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54-56,61,共4页
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是自然保护区主要功能之一。本文总结分析了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门管理站科普宣教实践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从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群体拓展、内容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为全省自然保护地开展科... 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是自然保护区主要功能之一。本文总结分析了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门管理站科普宣教实践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从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群体拓展、内容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为全省自然保护地开展科普宣教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牯牛降 自然保护区 科普宣教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的补充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倪味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84-87,共4页
从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和植被特点出发,介绍新发现的数种木本植物的分布状况和种群情况,供分类专家、有关单位和林木分类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被 生物多样性 珍贵稀有植物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德亭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0-14,共5页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兽类资源。本研究采用红外相机监控、粪便分子鉴定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到保护区兽类资源共有8目20科5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8种、Ⅱ...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兽类资源。本研究采用红外相机监控、粪便分子鉴定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到保护区兽类资源共有8目20科5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8种、Ⅱ级保护动物8种;调查中发现兽类物种数前3位的分别为食肉目、啮齿目和翼手目。本调查为该地区兽类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兽类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江昌志 倪味咏 +1 位作者 李键 张丁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88-90,共3页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拥有华东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区保护最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了探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介绍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历史沿革、...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拥有华东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区保护最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了探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介绍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历史沿革、保护管理现状及方式。从迁地保护、宣教工程、社区共管、发展多种经营、开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保护区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并从自然保护区立法、确定自然保护区地位、明晰自然保护效益、做好生态旅游规划4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迁地保护 宣教工程 社区共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牯牛降自然区珍稀植物紫茎群落特征研究
5
作者 桂正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20-123,144,共5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紫茎(Stewartia sinensis)群落的基本现状,为该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保护区内设置4个样地,调查分析了紫茎林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紫茎群落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29科40属53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紫茎(Stewartia sinensis)群落的基本现状,为该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学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保护区内设置4个样地,调查分析了紫茎林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紫茎群落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29科40属53种,以樟科、杜鹃花科、壳斗科种类最多;从分布区类型看,在属级水平上有9个类型,属的分布区类型温带分布略多于热带分布(21/19);牯牛降紫茎群落属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优势种有枹栎、杜鹃、紫茎、红楠、锥栗、枫香树等,灌木层优势种主要有毛柄连蕊茶、尖连蕊茶等,草本层有狗脊、淡竹叶等;紫茎群落中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紫茎群落中幼树和小树占比达84.85%,共84株,更新状况良好,建议将该群落设置为永久固定样地进行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 群落结构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探析
6
作者 李键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步骤。本文介绍祁门县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存在问题、整合优化预案及思路,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参考,以期共同推进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步骤。本文介绍祁门县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存在问题、整合优化预案及思路,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参考,以期共同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现状分析 整合优化 预案及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高效生产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姚丽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2期32-32,共1页
介绍了鱼腥草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和药效功能,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进行了实践研究,并简要分析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鱼腥草 生态特征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8
作者 姚丽 《现代园艺》 2018年第3期45-45,65,共2页
围绕着皖南森林资源发展特点,分析皖南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并且提出合理发展对策,为促进皖南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皖南 森林资源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