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早第三纪伸展盆地的证据
被引量:
18
1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4 位作者
王良书
贾东
王胜利
印栋浩
李树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5,共6页
库车坳陷早第三纪伸展构造的证据有三,一是盆地在早第三纪时虽然沉降范围较大,但沉降速率较低.其沉降速率与处于伸展构造环境的侏罗、白垩纪盆地相似,而与处于挤压构造环境的三叠纪前陆盆地和晚第三纪前陆盆地相去甚远;二是在盆地东部...
库车坳陷早第三纪伸展构造的证据有三,一是盆地在早第三纪时虽然沉降范围较大,但沉降速率较低.其沉降速率与处于伸展构造环境的侏罗、白垩纪盆地相似,而与处于挤压构造环境的三叠纪前陆盆地和晚第三纪前陆盆地相去甚远;二是在盆地东部吐格尔明背斜的北翼与南面塔北隆起的下第三系砾岩中发育有高角度的同生正断层;三是在盆地下第三系地层中发现的灰质砾岩、含砾灰岩等海相沉积和海相腹足类化石及膏盐层均运离古南天山造山带分布,剖面上也不具有前陆盆地沉积典型的楔状沉积的特征,由此不仅说明本区早第三纪海侵的存在,而且还说明在早第三纪发生过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地区
早第三纪
伸展构造
前陆盆地
伸展盆地
沉陷速率
沉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库车中新生代盆地沉降特征
被引量:
12
2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1 位作者
杨树锋
李树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3,120,共5页
库车盆地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上具有不同的沉降特征.在三叠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盆地的沉降范围较小,沉降中心在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其以北的位置,沉降速率中等,平均为60m/Ma;在侏罗纪至早第三纪伸展盆地演化阶段,沉降范围明显增大,沉降中心在...
库车盆地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上具有不同的沉降特征.在三叠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盆地的沉降范围较小,沉降中心在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其以北的位置,沉降速率中等,平均为60m/Ma;在侏罗纪至早第三纪伸展盆地演化阶段,沉降范围明显增大,沉降中心在不断南移的同时还不断西迁.盆地沉降的幅度较小,沉降速率较低,平均仅25~30m/Ma;晚第三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沉降中心进一步南移、东迁至现在的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沉降幅度较大,沉降速率较高,平均达133.3~200m/Ma,而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则达到了142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盆地
新生代
盆地沉降
沉降速率
沉降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1 位作者
李树新
杨树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影响 ,背斜构造自晚第三纪中新世康村组沉积期开始形成 ,主要的作用力来源于碰撞作用所传递过来的构造挤压应力 ,多期自北而南的冲断作用是气田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层及大型的断层相关褶皱 ,而且还产生了左行走滑作用 ,使断层在发生向南逆冲运动的同时还发生左行走滑运动 ,从而使背斜构造在走向上发生转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动力学机制
依南气田
库车盆地
塔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早第三纪伸展盆地的证据
被引量:
18
1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王良书
贾东
王胜利
印栋浩
李树新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物探局地质研究院吐哈研究中心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2040)
文摘
库车坳陷早第三纪伸展构造的证据有三,一是盆地在早第三纪时虽然沉降范围较大,但沉降速率较低.其沉降速率与处于伸展构造环境的侏罗、白垩纪盆地相似,而与处于挤压构造环境的三叠纪前陆盆地和晚第三纪前陆盆地相去甚远;二是在盆地东部吐格尔明背斜的北翼与南面塔北隆起的下第三系砾岩中发育有高角度的同生正断层;三是在盆地下第三系地层中发现的灰质砾岩、含砾灰岩等海相沉积和海相腹足类化石及膏盐层均运离古南天山造山带分布,剖面上也不具有前陆盆地沉积典型的楔状沉积的特征,由此不仅说明本区早第三纪海侵的存在,而且还说明在早第三纪发生过伸展作用.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地区
早第三纪
伸展构造
前陆盆地
伸展盆地
沉陷速率
沉降速率
Keywords
Tarim, Kuqa basin, Paleogene, extension tectonics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库车中新生代盆地沉降特征
被引量:
12
2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杨树锋
李树新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物探局地质研究院吐哈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3,12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资助(编号49832040).
文摘
库车盆地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上具有不同的沉降特征.在三叠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盆地的沉降范围较小,沉降中心在现今南天山山前及其以北的位置,沉降速率中等,平均为60m/Ma;在侏罗纪至早第三纪伸展盆地演化阶段,沉降范围明显增大,沉降中心在不断南移的同时还不断西迁.盆地沉降的幅度较小,沉降速率较低,平均仅25~30m/Ma;晚第三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沉降中心进一步南移、东迁至现在的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沉降幅度较大,沉降速率较高,平均达133.3~200m/Ma,而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则达到了1428m/Ma.
关键词
库车盆地
新生代
盆地沉降
沉降速率
沉降幅度
Keywords
subsiding extent
subsiding velocity
Kuqa Basin
分类号
P941.75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7
3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李树新
杨树锋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石油
物探局地质研究院吐哈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4 9832 0 4 0 )
文摘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影响 ,背斜构造自晚第三纪中新世康村组沉积期开始形成 ,主要的作用力来源于碰撞作用所传递过来的构造挤压应力 ,多期自北而南的冲断作用是气田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层及大型的断层相关褶皱 ,而且还产生了左行走滑作用 ,使断层在发生向南逆冲运动的同时还发生左行走滑运动 ,从而使背斜构造在走向上发生转折 。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动力学机制
依南气田
库车盆地
塔里木
Keywords
structure features
dynamic mechanism
Yinan gas field
Kuqa basin
Tarim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早第三纪伸展盆地的证据
何光玉
卢华复
王良书
贾东
王胜利
印栋浩
李树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库车中新生代盆地沉降特征
何光玉
卢华复
杨树锋
李树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何光玉
卢华复
李树新
杨树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