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桕品种秋季叶色参数和生理指标变异研究
1
作者 金月喊保 周琦 +3 位作者 方庆 舒晓娟 李因刚 胡国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69-77,共9页
为探究不同色系乌桕Triadica sebifera品种的秋叶变色规律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以‘浦红桕’‘浦大紫’和‘辉煌’3个乌桕品种的嫁接无性系为材料,对不同时期叶片的色度值、色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 为探究不同色系乌桕Triadica sebifera品种的秋叶变色规律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以‘浦红桕’‘浦大紫’和‘辉煌’3个乌桕品种的嫁接无性系为材料,对不同时期叶片的色度值、色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浦红桕’和‘浦大紫’叶片L^(*)(光泽明亮度)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而其a^(*)(红绿色)值和b^(*)(黄蓝色)值则呈现增加趋势;‘辉煌’叶片的色度值呈现增加趋势,且其L^(*)值和b^(*)值总体大于‘浦红桕’和‘浦大紫’。(2)在叶色变化过程中,3个乌桕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减少趋势,而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呈现增加趋势,且在S6(11月4日)出现显著变化(P<0.05)。(3)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呈现减少趋势,而花色素苷/叶绿素比值、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比值则呈现增加趋势。(4)相关性分析表明,色度值和叶绿素类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乌桕秋季叶色变化与色素含量和色素间的比值相关,当花色素苷/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比值较大时乌桕叶.片呈现红色(85.87、128.91)或紫色(49.33、60.09),而比值较小时其叶片则呈现黄色(12.34、14.17)。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乌桕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色度值 色素含量 可溶性糖 相关性分析 变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属植物花香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滕新蕾 胡国伟 +4 位作者 邹荣娴 陶楚冰 孟羽 肖政 赵宏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36,共10页
花香是观赏植物重要的观赏性状,杜鹃花作为世界闻名的木本花卉,以花色丰富、花型多样闻名于世,其花香是评价杜鹃花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酯类、酮类化合物等是杜鹃花属植物花香化合物的主要成分,这些化合物... 花香是观赏植物重要的观赏性状,杜鹃花作为世界闻名的木本花卉,以花色丰富、花型多样闻名于世,其花香是评价杜鹃花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萜烯类化合物、醇类、酯类、酮类化合物等是杜鹃花属植物花香化合物的主要成分,这些化合物的释放受到花发育状态、释放部位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萜烯类化合物是杜鹃花属植物最主要的花香成分,萜类合成酶基因是杜鹃花花香物质代谢途径中的主要调控基因,利用基因组结合代谢组学研究发现马银花TPS家族基因远多于其他无香型杜鹃花属植物。深入研究杜鹃花不同种和品种特征花香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对杜鹃花的芳香育种和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杜鹃花属植物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方法、不同亚属杜鹃花资源的香气成分、香气合成释放规律以及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基因,为开展杜鹃花主要花香物质合成代谢的遗传规律研究和芳香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 花香成分 生物合成 萜烯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