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氧化沟一级A标准运行分析与再提标的实践
1
作者 张鹏翔 周栩乐 +1 位作者 陈旭斌 谭建国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152,共5页
四川某市政污水厂原设计规模10×10^(4)m^(3)/d,出水执行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主体工艺采用改良DE氧化沟,实践中该厂运行不能稳定达标,且提升潜力有限。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现在需要出水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 四川某市政污水厂原设计规模10×10^(4)m^(3)/d,出水执行GB 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主体工艺采用改良DE氧化沟,实践中该厂运行不能稳定达标,且提升潜力有限。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现在需要出水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要求。通过对原有工艺及运行实践分析,采取DE氧化沟改造为多级AO并增设深度处理工艺的措施,即DE氧化沟改造多级AO+二沉池+反硝化滤池+次氯酸钠消毒的提标工艺。结果表明,在进水平均COD、TN、TP为258、41.8、3.8 mg/L时,处理后出水降至14.8、7.2、0.1 mg/L,对应去除率分别达到94%、83%、97%,出水满足新标准要求,该技改工程充分利用了原有构筑物,投资小,节约占地,处理效率高,可供类似污水厂提标及运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标技改 DE氧化沟 多级AO 反硝化滤池 生物除磷 化学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置式MBR-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大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工程实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旭斌 邱慧 孙亚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阐述外置式MBR-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皖南某生活大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在进水COD平均为28 620 mg/L、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1 156 mg/L、TN平均质量浓度为1 285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167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COD平均... 阐述外置式MBR-混凝沉淀-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皖南某生活大型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在进水COD平均为28 620 mg/L、NH_(3)-N平均质量浓度为1 156 mg/L、TN平均质量浓度为1 285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167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COD平均为305 mg/L、NH_(3)-N、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20、25、3.7 mg/L;组合工艺对COD、NH_(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8.9%、98.2%、98.0%、97.7%,出水显著优于《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级限值排放标准,且可生化性好,B/C均值提升至0.42,无浓缩液等二次污染,无沼气等安全风险源,实现尾水资源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式MBR 臭氧氧化 转运站渗滤液 混凝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集聚提升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设计与运行
3
作者 张鹏翔 陈旭斌 谭建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9-214,共6页
浙江某印染集聚提升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模30000 m^(3)/d,针对园区废水特点,采用主体工艺为“调节池+冷却系统+反应初沉池+厌氧水解池+A/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高效,当进... 浙江某印染集聚提升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模30000 m^(3)/d,针对园区废水特点,采用主体工艺为“调节池+冷却系统+反应初沉池+厌氧水解池+A/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高效,当进水平均COD、BOD5、总锑分别为1370、360、1.17 mg/L时,处理后出水平均COD、BOD5、总锑分别降至88、7.4、0.049 mg/L,对应去除率分别达到94%、98%、96%,出水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表2间接排放要求。工程采用了混凝药剂强化的初沉工艺,实现了有效的废水碳捕集,间接对外输出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其主要处理单元采用集约化组合及深池型设计,节省占地,可为占地受限型废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集聚提升园区 印染废水 集中处理 总锑 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