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立梅 李红霞 李月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219-220,共2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以及早期观察、早发现和早处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本院于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所行心内直视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53例。结果52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康复出院,只有1例... 目的研究和探讨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以及早期观察、早发现和早处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了本院于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所行心内直视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53例。结果52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康复出院,只有1例患者因多种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有效地观察,发现和预防处理低氧血症,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低氧血症 早期观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时晓晨 《兰台内外》 2019年第34期7-8,共2页
我国信息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基础管理工作,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不仅能够实现医院病案信息化共享,而且还可... 我国信息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基础管理工作,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不仅能够实现医院病案信息化共享,而且还可以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有利于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诸多医院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基于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改善Dox诱导小鼠心肌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珊 高志辉 +3 位作者 王秋红 李昊泽 姜宏锦 张红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6-372,共7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改善多柔比星(Dox)所致小鼠心肌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Dox)、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Que-L、Que-M、Que-H),除Control外腹腔注射Dox建立心肌损伤模型。心脏超声及血流动...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改善多柔比星(Dox)所致小鼠心肌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Dox)、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Que-L、Que-M、Que-H),除Control外腹腔注射Dox建立心肌损伤模型。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评价小鼠心脏功能,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乳酸脱氢酶(LDH)含量,HE染色、Tunel染色、WGA染色分别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组织中p-GSK-3β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PI3K/AKT/GSK-3β通路与凋亡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ox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极显著下降(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CK-MB与LDH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心肌细胞肿胀且排列紊乱;心肌组织中PI3K、p-AKT、p-GSK-3β、β-catenin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Bax/Bcl-2、Cleaved Caspase-3表达极显著增加(P<0.01)。与Dox组比较,Que各给药组小鼠心肌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LVEF与LVFS极显著升高(P<0.01),(LVEDd)与(LVEDs)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CK-MB、LDH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心脏功能增强;心肌细胞肿胀、凋亡、纤维增生减轻,心肌组织中PI3K、p-AKT、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PI3K/AKT/GSK-3β/β-catenin被激活,凋亡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Que-H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Que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改善Dox引起的心肌损伤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多柔比星 心肌损伤 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黏着斑激酶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程诚 关春普 +2 位作者 黄昌伟 李靖 张士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黏着斑激酶(FAK)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水平变化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疾病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6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黏着斑激酶(FAK)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水平变化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疾病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FAK和FABP4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清FAK和FABP4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FAK和FABP4与心肌损伤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疾病组患者血清FAK、FABP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FAK和FABP4与CK-MB、cTnI、CK、LVESD和LVEDD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AK(OR=2.872,95%CI:2.230~3.698,P=0.000)和FABP4(OR=2.667,95%CI:1.713~4.154,P=0.000)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FAK诊断的临界值为25.60μg/L,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50~0.852);血清FABP4诊断的临界值为23.22μg/L,曲线下面积为0.760(95%CI:0.707~0.812);FAK和FABP4联合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839~0.918)。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FAK和FABP4异常高表达,与心肌损伤及心功能密切相关,单独或联合分析可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黏着斑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伟扬 王湛 姜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心内科医师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与促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存,因此,在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静脉使用胺碘酮对于快速型心...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心内科医师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与促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存,因此,在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静脉使用胺碘酮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现报告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51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酮治疗 疗效观察 器质性心脏病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主要死亡原因 促心律失常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伟扬 徐晶 +1 位作者 姜锋 刘鑫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应用硝普钠(sNP)治疗心力衰竭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住院患者138例,静脉滴注硝普钠25-50mg+5%Glucose250-500ml,起始剂量为0.1μg·k^-1·min^-1,或以20-40μg/... 目的分析静脉应用硝普钠(sNP)治疗心力衰竭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住院患者138例,静脉滴注硝普钠25-50mg+5%Glucose250-500ml,起始剂量为0.1μg·k^-1·min^-1,或以20-40μg/min静脉滴注,调整滴速,直至达到所需疗效。平均治疗剂量为0.5-8.0μg·kg^-1·min^-1,最大剂量〈10μg·kg^-1·min^-1。血压过低时加用多巴胺。结果应用硝普钠发生不良反应23例,发生率为16.67%,其中出现低血压6例,出汗、心悸3例,恶心、呕吐4例,腹部肌肉痉挛性疼痛5例,皮疹3例,恶心、呕吐伴腹部肌肉痉挛2例,伴有药物性静脉炎15例。结论静脉应用硝普钠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并采取积极的对策,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三种蛙输卵管中脂肪酸
7
作者 梁启超 赵玉佳 +1 位作者 高长久 刘爽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第2期28-29,共2页
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林蛙、青蛙和蟾蜍输卵管中的脂肪酸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种蛙输卵管中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3种蛙输卵管中均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林蛙与青蛙输卵管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含量基本一致,哈蟆油中必需脂肪... 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林蛙、青蛙和蟾蜍输卵管中的脂肪酸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种蛙输卵管中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3种蛙输卵管中均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林蛙与青蛙输卵管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含量基本一致,哈蟆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是青蛙油的1.72倍,是蟾蜍油的1.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林蛙 青蛙 中华大蟾蜍 输卵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晓玉 张云玲 +1 位作者 杨敏 郑玉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8期1396-1397,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12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一过性Ⅲ度房室传... 目的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120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胸痛3例,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CHOP、Neu5A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昊 石岩 刘凯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C/EBP同源蛋白(CHOP)、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46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 目的 探讨血浆C/EBP同源蛋白(CHOP)、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46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HOP、Neu5Ac。建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血浆CHOP、Neu5Ac水平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浆CHOP、Neu5Ac水平升高(P均<0.05)。随访1年,146例AM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34%(37/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KILLIP分级≥Ⅲ级和CHOP、Neu5Ac(P均<0.05),独立保护因素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CHOP、Neu5Ac和CHOP联合Neu5Ac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781、0.854,CHOP联合Neu5Ac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指标检测(P均<0.05)。结论AMI患者血浆CHOP、Neu5Ac水平升高,与PCI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血浆CHOP联合Neu5Ac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有望成为AMI患者PCI后预后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EBP同源蛋白 N-乙酰神经氨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小分子核苷类似物诊断与治疗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转归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笨 郭富强 +5 位作者 王伟伟 金宁一 金秋实 米志强 李昌 王茂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0-208,共9页
猫传染性腹膜炎(简称猫传腹)是一类由冠状病毒引起、以严重腹腔炎症为特征的高致死性传染病,然而对其病原的诊断尚无公认的标准方法,且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应用于兽医临床。因此,本研究通过描述一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诊治过程,探索针对... 猫传染性腹膜炎(简称猫传腹)是一类由冠状病毒引起、以严重腹腔炎症为特征的高致死性传染病,然而对其病原的诊断尚无公认的标准方法,且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应用于兽医临床。因此,本研究通过描述一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例诊治过程,探索针对该病的合理诊疗手段。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综合临床症状、生化分析、血常规等检测方法,实现对该病例的诊断,基于白/球蛋白比、fSAA等临床指标评估抗病毒药物GS-441524治疗效果,监控转归进程。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技术可应用于猫传腹的诊断过程,经高剂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8周白/球蛋白比、fSAA两项特征指标恢复正常,10周符合出院标准,16周复查未见疾病复发迹象。此病例的成功治疗证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和GS-441524药物对危重病例治疗的有效性,血清白/球蛋白比(≥0.6)和fSAA(<5μg·mL^(-1))可作为临床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 猫冠状病毒 高通量测序技术 GS-4415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状况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青 李玉龙 +1 位作者 王金鹏 林永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10-111,共2页
自2002年以来,由于我院外科技术迅速提高,婴幼儿心血管手术呈逐年上升趋势,低月龄、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并成功地完成了5例新生儿手术。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不断发展,除了外科技术提高以外,其中更重要的... 自2002年以来,由于我院外科技术迅速提高,婴幼儿心血管手术呈逐年上升趋势,低月龄、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并成功地完成了5例新生儿手术。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不断发展,除了外科技术提高以外,其中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婴幼儿CPB的设备和灌注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现将我院2002年12月至2007年7月内的45例5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临床资料和CPB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直视手术 环状 体外 低体重婴幼儿 外科技术 心血管手术 新生儿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重度血红蛋白尿四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艳青 查光彦 +2 位作者 梁永才 付德华 任淑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尽管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CPB)技术及设备不断提高、改进和更新,使心脏手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但CPB系统对血液的破坏仍不可避免,CPB后因红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而出现的血红蛋白尿,仍然是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 尽管心脏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CPB)技术及设备不断提高、改进和更新,使心脏手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但CPB系统对血液的破坏仍不可避免,CPB后因红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而出现的血红蛋白尿,仍然是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肾衰和贫血。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可依尿液颜色不同将血红蛋白尿分为三度,呈樱红色为轻度血红蛋白尿、呈咖啡色为中度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为重度血红蛋白尿。下面以我院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期间,CPB后出现重度血红蛋白尿且持续时间超过72h的4例患者为例,对其处理与转归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尿 体外循环后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心脏手术后 CPB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鸿志 王华盾 程立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探讨提高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80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例术后再栓塞(或多次栓塞)截肢;4例缺血严重取栓后肢体... 目的观察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探讨提高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80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例术后再栓塞(或多次栓塞)截肢;4例缺血严重取栓后肢体坏死且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2例透析后好转、2例死亡;合并心肌梗死10例,2例死亡。本组80例取栓救肢成功68例(85%)。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效果明显,方法简单,为避免因栓子来源问题发生再栓塞,应尽早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取栓和动脉内抗凝、溶栓是提高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取栓术 临床分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德刚 孙江滨 +3 位作者 张庆祥 李月梅 李宗霄 孔德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法洛四联症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差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振东 袁媛 刘鑫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5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差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于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通过冠状动脉CTA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142例,根据入院后测量血压的结果,分为高脉...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差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于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通过冠状动脉CTA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142例,根据入院后测量血压的结果,分为高脉压差组(>60 mmHg)70例,正常脉压差组(30~60 mmHg)72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根据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测量各组血压,计算出脉压差,进行统计学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判标准依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和Gensini积分。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脉压差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数较正常脉压差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3,P=0.014)。两组冠状动脉双支病变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92)。正常脉压差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数较高脉压差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4,P=0.013)。高脉压差组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2.19±0.67)支,正常脉压差组为(1.83±0.67)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0,P=0.002)。高脉压差组Gensini积分为[26.00(16.00,57.25)],正常脉压差组Gensini积分为[20.00(8.25,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9,P=0.023)。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差增大可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脉压差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瓣膜治疗老年瓣膜病136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德哲 孙江滨 +2 位作者 陈磊 金中强 查光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1期71-72,共2页
目的总结人工生物瓣膜置换的临床应用结果,评价生物瓣在瓣膜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本科接受生物瓣膜置换的老年患者13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19例,退行性病变17例。术前心功能Ⅰ~Ⅱ级20例,Ⅲ~Ⅳ级11... 目的总结人工生物瓣膜置换的临床应用结果,评价生物瓣在瓣膜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本科接受生物瓣膜置换的老年患者13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19例,退行性病变17例。术前心功能Ⅰ~Ⅱ级20例,Ⅲ~Ⅳ级116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多器官衰竭3例,感染1例),心功能由Ⅲ~Ⅳ级恢复至Ⅰ~Ⅱ级,心影缩小,随访观察5~32个月,无抗凝有关并发症,无生物瓣膜衰败现象。结论老年患者应用生物瓣膜可有良好的耐久性,可避免因抗凝治疗有关的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生物瓣 瓣膜置换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左心室对二尖瓣狭窄行置换手术患者短期死亡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中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9期243-245,249,共4页
目的分析小左心室对二尖瓣狭窄行置换手术患者短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二尖瓣狭窄患者112例,本组患者均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小左心室为依据将患者... 目的分析小左心室对二尖瓣狭窄行置换手术患者短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二尖瓣狭窄患者112例,本组患者均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小左心室为依据将患者分成了小左心室组(n=60例)和非小左心室组(n=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近期死亡率。结果小左心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3.33%)、近期死亡率(16.67%)等均高于非小左心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31%)、近期死亡率(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二尖瓣狭窄患者时,给其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在手术围术期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降低近期病死率,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左心室 二尖瓣狭窄 置换手术 短期死亡率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钾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靖 许宝霞 刘建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钾(血K^+)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记录2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痛发作距急检采血的间隔时间以及急检化验血U的结果。依据应用B受体阻滞剂情况以及是否患糖尿病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患者血钾浓度于...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钾(血K^+)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记录2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痛发作距急检采血的间隔时间以及急检化验血U的结果。依据应用B受体阻滞剂情况以及是否患糖尿病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患者血钾浓度于发病≤2h时最低[(4.0±0.5)mmol/L],2-4h逐渐上升[(4.3±0.6)mmol/L],4-6h最高[(4.4±0.3)mmol/L],〉6h后略有下降[(4.3±0.5)mmol/L],构成胸痛时间-血钾浓度曲线。应用13受体阻滞剂者该曲线变得平坦,糖尿病患者该曲线变得异常,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该改变表现得更明显。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钾浓度于发病早期较低,6h内迅速上升,6h后略有下降,构成胸痛时间-血钾浓度曲线。该曲线在糖尿病及应用岱受体阻滞剂者中受到抑制,心肌损害程度较轻者抑制改变表现得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钾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与臭氧阴道灌洗法治疗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迪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6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与臭氧阴道灌洗法治疗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对126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和阴道臭氧灌洗法进行治疗,为...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与臭氧阴道灌洗法治疗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对126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和阴道臭氧灌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进行药物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较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的时间较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和阴道臭氧灌洗疗法治疗阴道炎的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疗程较短且副作用较少,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臭氧灌洗 甲硝唑 制霉菌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废物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立梅 李月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废物 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