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江地区白头翁营养器官比较及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永刚 姜明 王春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37-1838,1841,共3页
[目的]阐述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形态上的区别、分布、数量、开发潜力,并分析了兴安白头翁[Pui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为开发和应用毛茛科植物不同种白头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种白头翁分别是白头翁[Puls... [目的]阐述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形态上的区别、分布、数量、开发潜力,并分析了兴安白头翁[Pui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为开发和应用毛茛科植物不同种白头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种白头翁分别是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se(Bunge)Regel.]、朝鲜白头翁[Pulsatill cemua(Thunb.)Bercht. et Opiz.]、兴安白头翁和重瓣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 var. pleniflora Liery]。对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进行了石蜡切片,并镜下观察和显微摄影。[结果]在牡丹江地区,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有一定的资源量,重瓣白头翁只在牡丹江的三道关有少量分布。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都可以入药。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均可以用种子和分根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结论]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应采用采种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其资源的利用,并对重瓣白头翁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4种白头翁 比较 兴安白头翁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三道关林区野生鼠总科动物感染绦虫和蛔虫的情况调查
2
作者 王芷元 李强 +1 位作者 王宇航 金志民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4-58,66,共6页
为调查牡丹江市三道关林区野生鼠总科(Muroidea)动物组成情况以及鼠总科动物感染绦虫和蛔虫的情况,采用铗日法,于2023年3—10月在牡丹江市三道关林区利用捕鼠笼捕捉野生鼠总科动物。将捕捉到的野生鼠总科动物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并解... 为调查牡丹江市三道关林区野生鼠总科(Muroidea)动物组成情况以及鼠总科动物感染绦虫和蛔虫的情况,采用铗日法,于2023年3—10月在牡丹江市三道关林区利用捕鼠笼捕捉野生鼠总科动物。将捕捉到的野生鼠总科动物根据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并解刨,将小肠用生理盐水冲洗,取出虫体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分析并判断其种属,分析并记录各种野生鼠总科动物感染绦虫和蛔虫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牡丹江市三道关林区不同生境共捕获野生鼠总科动物247只,隶属于1目2科3属5种,其中包括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种类组成以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为主,分别占40.89%和34.01%;经形态学鉴定,感染的绦虫均为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mula),三道关林区野生鼠类感染缩小膜壳绦虫和蛔虫的概率分别为2.43%、1.62%。其中,大林姬鼠感染缩小膜壳绦虫的概率为2.97%,黑线姬鼠感染缩小膜壳绦虫的概率为4.76%,黑线姬鼠感染蛔虫的概率为4.76%,其余鼠未见有感染。综上所述,三道关野生鼠总科动物感染缩小膜壳绦虫的概率较全国其他省份低,但出现蛔虫感染现象,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相关部门应加强鼠患和寄生虫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总科 大林姬鼠 黑线姬鼠 缩小膜壳绦虫 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桑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3
作者 高楠 王喆 肖杰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5期18-19,22,共3页
研究对引进的5个优质、高产的桑树品种,在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林口林业局、绥阳林业局开展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其无性系繁殖;观察记录各品种在试验地的生长情况;进行区域性抗寒能力测试;适当措施提高桑叶产量。结果表明,砧木与嫁接品种... 研究对引进的5个优质、高产的桑树品种,在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林口林业局、绥阳林业局开展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其无性系繁殖;观察记录各品种在试验地的生长情况;进行区域性抗寒能力测试;适当措施提高桑叶产量。结果表明,砧木与嫁接品种间亲和力、嫁接体愈合时间及嫁接种条保存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有效增加单叶面积;各品种间抗寒能力差异明显,同一品种抗寒能力随树龄增加均有所提高,根据抗寒测定结果,辽育8抗寒力与对照种秋雨桑相接近,随树龄增加龙桑1号和吉湖4号抗寒能力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引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金志民 杨春文 +1 位作者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89-1290,1316,共3页
2007年3月~2009年7月,利用网捕、专访周边农户、贸易调查、市场走访、标本采集等形式对牡丹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3科,其中,主要经济鱼类14种,占被调查鱼类的37.83%。调查结果表明,牡丹江的鱼类... 2007年3月~2009年7月,利用网捕、专访周边农户、贸易调查、市场走访、标本采集等形式对牡丹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3科,其中,主要经济鱼类14种,占被调查鱼类的37.83%。调查结果表明,牡丹江的鱼类资源有减少的趋势,部分名优鱼类濒临灭绝。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鱼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周边农田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志民 朴忠万 +2 位作者 孙晓艳 李殿伟 王璐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49,共4页
为了解牡丹江市周边农田中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对农业造成危害的主要害鼠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于2010年3-11月通过实地考察,利用夹日法、挖洞法、水灌烟熏法采集标本,结果表明,农田啮齿动物7种,隶属3目5科7属,黑线姬鼠(Apo... 为了解牡丹江市周边农田中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对农业造成危害的主要害鼠种类及其生活习性,于2010年3-11月通过实地考察,利用夹日法、挖洞法、水灌烟熏法采集标本,结果表明,农田啮齿动物7种,隶属3目5科7属,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为主要优势种;啮齿动物的密度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7月和10月;黑线姬鼠和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对农田危害最为严重,且有贮食行为。根据调查情况对害鼠提出防治措施,为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市 农田 啮齿动物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红尾伯劳鸟生育繁殖期生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振岭 于成野 +3 位作者 丛赢 孙佳琦 李洋洋 周晓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739-17740,共2页
[目的]研究红尾伯劳在牡丹江地区迁徙和繁殖规律。[方法]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植物园为观察点,于2004~2010年对红尾伯劳的迁徙和繁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红尾伯劳鸟于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抵牡丹江地区林中,迁抵后雄鸟首先选择占领地... [目的]研究红尾伯劳在牡丹江地区迁徙和繁殖规律。[方法]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植物园为观察点,于2004~2010年对红尾伯劳的迁徙和繁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红尾伯劳鸟于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抵牡丹江地区林中,迁抵后雄鸟首先选择占领地并与雌鸟共同营造巢穴,交配;产卵前雄鸟负责捕食哺喂雌鸟;雌鸟产卵完毕后开始孵化,12d后第1只幼鸟孵出,14d后全部孵出;幼鸟离巢后仍需亲鸟哺喂15d,大约25d后,幼鸟全身羽毛已长丰满。[结论]该研究为牡丹江地区红尾伯劳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尾伯劳 迁徙 繁殖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牡丹江雁鸭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志民 杨春文 +3 位作者 刘铸 李殿伟 乔征磊 李丁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49-1850,共2页
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对牡丹江的雁鸭类资源,主要采用固定路线踏查法和定点样方法等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记录雁鸭类17种,绿头鸭为优势种,占全部雁鸭类总数量的38.700%;中华秋沙鸭稀少,仅占总数量的0.081%。其中旅鸟5种,夏候鸟11种,... 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对牡丹江的雁鸭类资源,主要采用固定路线踏查法和定点样方法等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记录雁鸭类17种,绿头鸭为优势种,占全部雁鸭类总数量的38.700%;中华秋沙鸭稀少,仅占总数量的0.081%。其中旅鸟5种,夏候鸟1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9.4%、70.6%。在居留型上,以夏候鸟为主。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种9种,占总种数的52.9%;广布种8种,占总种数的47.1%。本地繁殖鸟3种。调查发现,雁鸭类分布与生境关系非常密切,在以湿地和河道为主的生境中雁鸭类数量较大,人类活动和食物资源的变化也是造成分布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雁鸭类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三道林场啮齿动物区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金志民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79-81,共3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三道林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情况,为森林鼠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3月—2013年11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铁夹及笼捕采集标本。结果表明:牡丹江三道林场共有啮齿动物14种,隶属3目6科12属,在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三道林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情况,为森林鼠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3月—2013年11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铁夹及笼捕采集标本。结果表明:牡丹江三道林场共有啮齿动物14种,隶属3目6科12属,在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从捕获的数量上看森林中以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农田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为优势种。鼠类数量的季节变动以夏季数量最高,冬季最少,而年间变动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三道林场 啮齿动物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公园彩叶植物色彩及配置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丽颖 王立凤 +3 位作者 李艳萍 肖杰 齐虹凌 张彦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98-101,共4页
通过对牡丹江市五大公园的实地调查,对各公园彩叶植物的种类、色彩、频率及配置形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公园应用彩叶植物共计22种,其中人民公园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最多,为12种,阳明公园和儿童公园最少,为6种;山杏在四个公... 通过对牡丹江市五大公园的实地调查,对各公园彩叶植物的种类、色彩、频率及配置形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公园应用彩叶植物共计22种,其中人民公园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最多,为12种,阳明公园和儿童公园最少,为6种;山杏在四个公园中应用的频率最高,构树的应用频率最低,并对彩叶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彩叶植物 色彩及配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野生花卉调查及其园林应用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艳萍 肖路 +3 位作者 杨雪 刘泽龙 刘丽娜 田蔚然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72-74,77,共4页
对牡丹江市内各公园及其周边各大森林公园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可用于牡丹江地区园林绿化的野生花卉共65科194属280种。并根据牡丹江地区的地域特点,从单一种植野生花卉和野生花卉的组合应用2大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野生花... 对牡丹江市内各公园及其周边各大森林公园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可用于牡丹江地区园林绿化的野生花卉共65科194属280种。并根据牡丹江地区的地域特点,从单一种植野生花卉和野生花卉的组合应用2大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野生花卉的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花卉 资源调查 园林应用 牡丹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区城市公园春季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志民 邹红菲 +1 位作者 杨春文 杨力舟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2004年和2005年3~5月对牡丹江市城市公园春季鸟类资源的调查,共记录鸟类61种,隶属12目29科。其中繁殖鸟26种,占43.6%。非繁殖鸟占有优势,在所调查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最多,三种生境鸟类群落特征比较,北山公园种类最多,为51种... 2004年和2005年3~5月对牡丹江市城市公园春季鸟类资源的调查,共记录鸟类61种,隶属12目29科。其中繁殖鸟26种,占43.6%。非繁殖鸟占有优势,在所调查的鸟类中雀形目鸟类最多,三种生境鸟类群落特征比较,北山公园种类最多,为51种。江滨公园最少,为39种。三种生境中数量最多是麻雀、家燕为优势种。对所研究鸟类与栖息地关系表明,鸟类种类与水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建筑物面积和人口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鸟类 群落结构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10种毛茛科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纪春艳 张国秀 姜永生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1期50-51,共2页
阐述牡丹江地区10种毛茛科植物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入药部位,生活环境分布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毛茛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可综合利用的植物叶资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国秀 宋佳宁 +1 位作者 李长双 王慧敏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植物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和场所,同时也是植物多用性综合利用的材料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除对叶片的传统利用外,叶片的蛋白质提取也提到日程上来。牡丹江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叶片综合利用潜力大,前景广阔。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综合利用 植物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繁殖期生态观察
14
作者 曹振岭 陈玉峰 +2 位作者 杨建丽 邓昕 周晓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713-16714,16723,共3页
[目的]了解苍眉蝗莺的繁殖过程。[方法]历时9年,对30多只苍眉蝗莺跟踪观察以便掌握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的迁抵时间与繁殖生育过程。[结果]雄鸟以鸣叫引起雌鸟的注意,雌鸟选择做巢的树木,一般都是幼龄乔木、灌木类树种。新巢用细软草茎、... [目的]了解苍眉蝗莺的繁殖过程。[方法]历时9年,对30多只苍眉蝗莺跟踪观察以便掌握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的迁抵时间与繁殖生育过程。[结果]雄鸟以鸣叫引起雌鸟的注意,雌鸟选择做巢的树木,一般都是幼龄乔木、灌木类树种。新巢用细软草茎、禾本科杂草以及绳头、塑料编织绳等物筑成。筑巢时间约为5d,新巢筑造时雌雄鸟开始交配。苍眉蝗莺的产卵时间多在早晨6:00~7:40,卵的纵径为2.0~2.1cm,横径为1.4~1.5cm,每巢4~9枚卵,孵化天数为12~14d。雌鸟产下最后1枚卵后便开始孵化。育雏期雌鸟总是在巢中守护,将全部幼雏覆于体下,雄鸟哺食,有时轮替。[结论]该研究为了解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的迁徙繁殖规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眉蝗莺 观察 生态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城市山雀冬季活动区研究
15
作者 金志民 杨春文 +2 位作者 刘铸 乔征磊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866-15867,共2页
通过听鸣声、观形影、定位观察、拍照及录像等手段对牡丹江城市山雀的冬季活动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该市城市化水平不同的各区域中山雀的数量分布现状及影响山雀分布的栖息地因子,确定了山雀的活动区。
关键词 牡丹江 山雀 活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果树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律凤霞 李树波 赵俊国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4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果树 产业发展 市场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主要街道绿化调查
17
作者 许丽颖 王庆芬 +2 位作者 王立凤 张俊晟 肖杰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0期95-96,115,共3页
对牡丹江市26条道路的植物配置及绿化形式进行了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街道的绿化形式、绿地率、绿化的立体结构等。结果表明,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单调,乔、灌种类较少,季相变化少。通过对主要街道绿化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道路绿化的... 对牡丹江市26条道路的植物配置及绿化形式进行了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街道的绿化形式、绿地率、绿化的立体结构等。结果表明,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单调,乔、灌种类较少,季相变化少。通过对主要街道绿化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道路绿化的优缺点,为牡丹江市江南开发区的街道绿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街道绿化 绿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鲶鱼血清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研究
18
作者 金建丽 杨春文 +1 位作者 张晶 安文和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的方法对牡丹江鲶鱼血清蛋白及心、肝、肾、肌肉、脑、胃6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鲶鱼血清蛋白共分离出21条带;鲶鱼6种组织的SOD同工酶共分离出25条带,其中心脏为9条带,肝...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的方法对牡丹江鲶鱼血清蛋白及心、肝、肾、肌肉、脑、胃6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鲶鱼血清蛋白共分离出21条带;鲶鱼6种组织的SOD同工酶共分离出25条带,其中心脏为9条带,肝脏为11条带,肾脏为8条带,肌肉组织为14条带,脑组织为10条带,胃组织为13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鲶鱼 血清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的山野菜
19
作者 马玉心 崔大练 +1 位作者 曲秀春 赵则海 《中国林副特产》 1996年第4期60-61,共2页
合理开发利用牡丹江地区的山野菜资源,对于解决春季蔬菜不足,改善人们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山野菜不但含有大量营养成份,同时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长期吃些山野菜,能增强体质,增进食欲,少生疾病,有的山野菜还有美容保健作用。1 山地... 合理开发利用牡丹江地区的山野菜资源,对于解决春季蔬菜不足,改善人们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山野菜不但含有大量营养成份,同时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长期吃些山野菜,能增强体质,增进食欲,少生疾病,有的山野菜还有美容保健作用。1 山地林区的野菜1.1 桔梗Platycodon glandiflorum (Jacq.)A.DC: 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包袱花根、明叶菜。幼苗及嫩梢都可食,根全年可食,秋天为好。嫩叶焯一下加配料作成凉拌菜。根刮去外皮,在水中泡1天左右,用针或竹针顺着根的纤维撕成丝,可以炒食或拌菜,也可晒干,但吃时要以水复原,另外也可做成咸菜。1.2 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别名,刺龙牙,龙牙楤木,刺老牙。春采芽及嫩叶,吃时先用水焯一下洗净,炒鸡蛋。其味不差于香椿。也可凉拌,配料以芝麻大酱为好,或者把刺龙牙切碎用清水煮,做成酱汤或清汤,其香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野菜 开发利用 牡丹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研究亚慢性氯仿暴露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20
作者 王再山 李强 +2 位作者 栾天琪 金志民 刘铸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9-431,共13页
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复杂的共生细菌生态系统,与宿主健康状况,代谢表型,营养吸收或产生,以及免疫系统调节有关。氯仿是1种城市常见的有毒的环境污染物,人类可能通过包括空气或自来水在内的各种媒介接触到氯仿。在本研究中,将9只SPF级(无... 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复杂的共生细菌生态系统,与宿主健康状况,代谢表型,营养吸收或产生,以及免疫系统调节有关。氯仿是1种城市常见的有毒的环境污染物,人类可能通过包括空气或自来水在内的各种媒介接触到氯仿。在本研究中,将9只SPF级(无特定病原体)昆明雌性小鼠分为3组(每组3只),3组灌胃分别暴露于0、50和150 mg·kg^(-1)小鼠体质量的剂量中,持续30 d。我们的实验结果揭示了以下几点:(1)亚慢性氯仿暴露显著改变了盲肠微生物群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在科水平上,在氯仿暴露组中,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康氏菌科(Kangiellaceae)等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基于LEfSe线性判别分析表明,臭杆菌科(Odoribacteraceae)可作为氯仿暴露组的典型生物标志物。在属水平上,氯仿暴露使螺杆菌属(Helicobacter)、颤杆菌克属(Oscillibacter)等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且与氯仿剂量呈正相关。(2)氯仿的暴露显著影响了微生物群功能基因的组成。基于代谢通路水平功能比较分析表明,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类固醇生物合成的相对丰度在对照组显著高于氯仿实验组,并与氯仿浓度的呈负相关;基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水平功能比较分析表明,如GH31、GT14、GT113、GH67等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相对丰度由于氯仿的暴露显著降低;基于抗生素抗性基因分析表明,如ARO:3000412、ARO:3000569、ARO:3001209、ARO:3002894等抗性基因的相对丰度在氯仿暴露高于对照组,且与氯仿剂量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亚慢性氯仿暴露显著影响了小鼠盲肠微生物群的物种的组成结构,并通过扰乱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结构,从而影响了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等新陈代谢,以及碳水化合物分解消化能力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仿 环境污染物 肠道微生物群 宏基因组 物种多样性 功能基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