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个性解放”的性别透视——从《沉沦》与《莎菲女士的日记》谈起 |
李华
石金焕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
|
文学背景教学策略探讨 |
具春林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程度副词“很”与“非常”差异探微 |
张颖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4
|
关于净化和规范社会用字的思考——从牌匾、橱窗用字谈起 |
王磊
|
《北方论丛》
|
2002 |
8
|
|
5
|
高师院校古代文学课教学的困境与改革 |
李海霞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6
|
忽视整体阅读,对话缘何有效 |
具春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古代文学作品选文中的注释问题 |
吴媛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塞林格犹太及半犹太特征在其小说中的折射 |
王立宏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9
|
第三人称代词流变探微 |
吴媛媛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0
|
淡化语法教学的冷思索 |
魏巍巍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1
|
古文运动、科举与“唐宋八大家” |
宋娟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2
|
“语境”泛化透析 |
张颖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3
|
简论别林斯基的批评文体特征 |
周兴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4
|
审美效应的民族差异之嬗变 |
杨健平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5 |
1
|
|
15
|
高中语文课堂表演式教学法探究 |
朱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6
|
艺术创作中情感能量的积累与释放 |
吴桂荣
|
《北方论丛》
|
2003 |
3
|
|
17
|
刍议个性化阅读中的问题及对策 |
具春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8
|
古诗意境与当下诗魂 |
潘晓彦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9
|
文化误读中的证同审美效应 |
杨健平
|
《北方论丛》
|
2002 |
1
|
|
20
|
古代作品典故注释存在的问题——以《滕王阁序》的典故注释为例 |
宋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