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全军 张建宁 +3 位作者 王志涛 李妍妍 康春生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等不同组织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方法从SD大鼠股骨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后1∶2传代,传至第5代后分为普通传代培养组、神经细胞诱导组、成骨细胞诱导组和脂肪细胞诱导组。倒置相...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等不同组织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方法从SD大鼠股骨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后1∶2传代,传至第5代后分为普通传代培养组、神经细胞诱导组、成骨细胞诱导组和脂肪细胞诱导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形态变化以及矿化结节和脂肪细胞的形成;流式细胞检测第5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31、CD34、CD4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普通传代培养组和神经细胞诱导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扩增至第5代时形态趋于一致,呈梭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99.83%)、CD44(99.77%)、CD90(99.86%)均呈阳性表达,CD31(0.83%)、CD34(1.78%)、CD45(2.90%)无表达。在体外,普通传代培养细胞仅巢蛋白呈阳性表达;由神经细胞诱导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且形态类似神经细胞;由成骨细胞诱导的细胞质内可见矿化结节形成;由脂肪细胞诱导的细胞质内出现多个猩红色呈簇状的脂肪滴。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提取、纯化和扩增,可于体外自发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并可通过诱导向神经细胞、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而且可能具有自发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细胞 脂细胞 成骨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君 于富敏 李晓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汉族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国东北汉族人140例,其中72例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68例为健康体格检查者和因肛肠疾病住院的患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汉族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国东北汉族人140例,其中72例为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68例为健康体格检查者和因肛肠疾病住院的患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所有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一步法测定7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含量。结果对照组和脑梗死组apoE基因型均以ε3ε3多见,分别为67.6%、72.2%(P>0.05)。未见ε44ε。两组ε2ε2、2ε3ε、ε2ε4、3εε4基因型频率(对照组为2.9%、13.2%、0%和16.2%,脑梗死组为2.8%、15.3%、2.8%和6.9%)和等位基因ε2、ε3、4ε频率(对照组为9.6%、82.4%和8.1%,脑梗死组为11.8%、83.3%和4.9%),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基因型脑梗死患者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东北汉族人中,未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亦未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和LDL-C之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