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首乌C_(21)甾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惠勇 徐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6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白首乌C21甾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系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打开胸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LAD;去势组:去势后恢复4w,然后再结扎LAD;白... 目的:探讨白首乌C21甾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系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打开胸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LAD;去势组:去势后恢复4w,然后再结扎LAD;白首乌C21甾苷治疗组:结扎LAD手术前1w胃给予白首乌C21甾苷1.0 g/kg,连续7d,然后结扎LA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c Tn T)和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对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白首乌C21甾苷治疗组TNF-α、IL-6和c Tn T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病理损伤减轻。结论:白首乌C21甾苷可显著抑制心肌炎症因子,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组织形态损伤,改善受损的心肌功能,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血浆肌钙蛋白 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首乌C21甾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的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春丽 贺磊 +1 位作者 吴玉玲 王以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的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7月2020级1~8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4班为对照组共122例,5~8班为试验组共125例。试验组采用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 目的探讨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的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7月2020级1~8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4班为对照组共122例,5~8班为试验组共125例。试验组采用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授课。比较两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考核结果。调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以及对两种教学满意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以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认为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趣味性、能力提高、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的高等医学院校神经病学教学中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成绩,学生认为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对教学效果也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PAD课堂教学模式 高等医学院校 神经病学教学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春生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中应用双心医学模式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将自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30...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中应用双心医学模式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将自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模式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双心医学模式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模式干预3个月后心力衰竭相关指标以及抑郁状态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检出水平为(0.5±0.1),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检出水平为(6.5±0.6)mg/L,B型钠尿肽检出水平为(435.6±18.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HQ-9量表评分为(7.0±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心医学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状态,对纠正抑郁障碍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双心医学模式 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中双心医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春生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6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期间应用双心医学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自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作为该次临床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30例患...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期间应用双心医学模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自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该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作为该次临床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在临床疗效以及血脂各项相关指标检出水平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各项相关指标检出水平进行对比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检出值为(3.9±0.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值为(0.8±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出值为(2.1±0.3)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实施双心医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对患者的诊疗疗效,促进血脂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双心医学 临床疗效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