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的选育及系谱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宗春美 任海祥 +5 位作者 潘相文 王燕平 孙霞 李文 杜维广 刘宝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明确脂肪含量在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系谱中的传递规律,本研究分析东生79选育过程及系谱,追溯其祖先亲本对东生79细胞质及细胞核基因的贡献值。结果表明:东生79的细胞质由四粒黄提供,贡献率100%。传递过程是:四粒黄—黄宝珠—满... 为明确脂肪含量在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系谱中的传递规律,本研究分析东生79选育过程及系谱,追溯其祖先亲本对东生79细胞质及细胞核基因的贡献值。结果表明:东生79的细胞质由四粒黄提供,贡献率100%。传递过程是: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克5501-3—绥农3号—黑农33—哈04-1824—东生79。核基因由祖先亲本Clark63、克山四粒黄等25个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提供,细胞核贡献值为0.1%~12.5%。脂肪含量是通过受体亲本哈04-1824的母性超亲遗传实现的。哈04-1824的脂肪含量来源于黑农33和黑农44的杂交组合,而黑农33和黑农44的脂肪含量又分别可追溯到绥农3和黑农37的组合,依此类推追溯到祖先亲本。高脂肪生态性状的遗传改良能发挥高脂肪受体亲本(母本)超亲遗传特性,选择脂肪含量高、缺点少的受体亲本(母本)与多个早熟高产供体亲本杂交,或用受体亲本作轮回亲本进行1~3次回交是其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东生79 祖先亲本 系谱分析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佳木斯的表型鉴定及利用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继亮 宗春美 +9 位作者 王德亮 王燕平 蒋红鑫 杨丹霞 傅蒙蒙 王磊 任海祥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6-1005,共10页
为精准鉴定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表型性状,观察该群体在佳木斯的表现,研究其在佳木斯生态区的潜在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共361份,采用重复内分组的设计方法,于2012-2014年在佳木斯进行主要... 为精准鉴定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表型性状,观察该群体在佳木斯的表现,研究其在佳木斯生态区的潜在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共361份,采用重复内分组的设计方法,于2012-2014年在佳木斯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精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调查的性状均值为全生育期113.5d(92.5~136.0 d)、蛋白质含量39.8%(35.6%~45.0%)、脂肪含量21.5%(17.5%~24.2%)、蛋脂总量61.3%(57.4%~64.3%)、百粒重21.1g(8.2~32.0g)、株高101.2cm(54.9~142.6cm)、主茎18.6节(12.4~24.6节)、分枝2.5个(0.2-7.4个)、倒伏2.1级(1.0-4.0级)。2)按国际熟期组划分标准,佳木斯所处熟期组为MG0和MGI,属于这两个熟期组的品种,各性状的均值与群体总均值相近。MG000-00的生育天数集中在95~110 d,比当地无霜期早约15~25 d;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分别较MG0-I高约1和1.5个百分点,株高和节数则分别低约10~40 cm、2~8节。MGII的生育天数长达150 d,不能稳定正常成熟;与当地品种相比较蛋白质和蛋脂总量均低约2%、脂肪低约0.5%,株高和节数分别高约10cm、2节;倒伏程度则高达3级。MGIII在佳木斯不能正常成熟,生长量和倒伏度增加。3)根据各农艺、品质性状在佳木斯表现的遗传进度估计,虽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均有一定的改良潜力。佳木斯地区利用东北大豆资源育成了许多适于东北北部的优异品种,体现了东北种质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品种的表现,从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中筛选出了用以改良不同性状的优异亲本,供育种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牡试2号育种实践及设计育种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宗春美 赵晋铭 +5 位作者 王燕平 齐玉鑫 李文 王磊 任海祥 杜维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为促进优质大豆品种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牡试2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牡试2号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合作,以哈北46-1为母本、东生4805为父本,采用改良系谱法保留优异变异,抓住关键性状... 为促进优质大豆品种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牡试2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牡试2号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合作,以哈北46-1为母本、东生4805为父本,采用改良系谱法保留优异变异,抓住关键性状定向选择育成的大豆新品种。牡试2号具有较好的丰产稳产性、优质、抗病、中早熟、适应性较强,基本实现育种之初对品种的设计理念。在分析牡试2号育成过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黑龙江省大豆设计育种的一些思考,包括大豆育种应重视中间材料的创制、积累及合理利用,提高育种机械化水平,扩大育种群体规模同时提高育种效率,育种应与栽培有机结合,共同为大豆产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牡试2号 选育 品种设计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大豆品种牡豆12亲本追溯及遗传解析
4
作者 齐玉鑫 任海祥 +5 位作者 王燕平 宗春美 孙晓环 白艳凤 李文 孙国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7-404,共8页
牡豆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18年审定的大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为解析牡豆12育种过程中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在其遗传改良过程中的变化和传递规律,本研究追溯牡豆12的祖先亲本,建立系谱树,揭示其遗传基础... 牡豆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18年审定的大豆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为解析牡豆12育种过程中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在其遗传改良过程中的变化和传递规律,本研究追溯牡豆12的祖先亲本,建立系谱树,揭示其遗传基础,并对主要亲本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豆12属四粒黄细胞质家族,传递过程为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克5501-3→绥农3号→黑农33→黑农41→牡豆12。牡豆12核基因来自21个祖先亲本,其中Clark 63的核遗传贡献率最高(25%),四粒黄和金元应用次数最多(11次)。牡豆12的选育过程可归纳为4个阶段,随着遗传基础的拓宽和育种方法的发展,实现了大豆产量和抗性的提升。选用抗性优良的地理远缘种质可作为亲本来改良品种抗性;提高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及在保持一定株高范围的情况下增加主茎节数可提高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豆12 亲本追溯 遗传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与β-胡萝卜素双褪色法在大豆种子脂氧酶缺失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先虚 范慧明 +4 位作者 藕冉 王磊 王遂 姜妍 王绍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3-1129,共7页
F大豆种子脂氧酶(Lipoxygenase,Lox-1,2,3)三个同工酶缺失性状筛选鉴定方法的开发,对于脂氧酶缺失的无腥味大豆育种及其表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脂氧酶Lox-1,2,3三个同工酶在不同pH下对亚甲蓝和β-胡萝卜素褪色反应的颜色变化... F大豆种子脂氧酶(Lipoxygenase,Lox-1,2,3)三个同工酶缺失性状筛选鉴定方法的开发,对于脂氧酶缺失的无腥味大豆育种及其表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脂氧酶Lox-1,2,3三个同工酶在不同pH下对亚甲蓝和β-胡萝卜素褪色反应的颜色变化,通过痕量取样,精准鉴定F_(2)分离世代出现的Lox-1,2,3野生型、Lox-1,2,3缺失型、Lox-1,2缺失型、Lox-3缺失型四种表现型,该检测手段不影响含目标性状的个体的正常继代扩繁,为脂氧酶完全缺失大豆新品种的培育及其表型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2大豆种子 脂氧酶缺失育种 痕量取样 快速检测 亚甲蓝和β-胡萝卜素褪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长远 王磊 +5 位作者 齐玉鑫 孙晓环 孙国宏 白艳凤 李文 王燕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9,共8页
为探讨高蛋白大豆品种牡豆15的高效栽培技术,本研究设播期、密度及施肥量3个因素,研究这3个因子对牡豆1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因素条件下,牡豆15产量变化范围为1 958.97~2 851.28 kg·hm^(-2),最大... 为探讨高蛋白大豆品种牡豆15的高效栽培技术,本研究设播期、密度及施肥量3个因素,研究这3个因子对牡豆15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因素条件下,牡豆15产量变化范围为1 958.97~2 851.28 kg·hm^(-2),最大变化幅度为45.55%;蛋白质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42.19%~45.06%,最大变化幅度为6.80%;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气孔导度均有影响,其中播期和施肥量对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且低种植密度的净光合速率较高,同时高种植密度有利于提升细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最高产量栽培方案为4月30日播种,保苗30万株·hm^(-2),施肥量为350 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栽培方案为5月7日播种,保苗30万株·hm^(-2),施肥量4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牡豆15 播期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