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后并发症风险及预测模型分析
1
作者 刘书宇 黄建伟 +1 位作者 柴方圆 王静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后并发症风险,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3年9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诊治的180例肺小结节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采用logistic...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后并发症风险,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3年9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诊治的180例肺小结节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180例肺小结节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42例(23.33%),其中气胸18例(10.00%),出血20例(11.11%),胸膜反应2例(1.11%),体温升高2例(1.11%);无并发症138例(76.67%)。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结节直径、穿过胸膜次数、穿刺针停留时间、病灶距胸壁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COPD(OR=6.558,95%CI:1.225~9.228,P=0.028)、结节直径<8 mm(OR=5.387,95%CI:1.773~16.367,P=0.003)、穿过胸膜次数≥3次(OR=2.044,95%CI:1.275~3.278,P=0.003)、穿刺针停留时间>10 min(OR=12.620,95%CI:2.687~18.557,P=0.001)、病灶距胸壁距离>30 mm(OR=1.992,95%CI:1.049~2.217,P=0.035)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些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图表明,该模型预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后并发症发生的临界值为35.736,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95%CI:0.788~0.913),灵敏度为73.7%(95%CI:0.705~0.882),特异度为90.6%(95%CI:0.811~0.985)。结论基于伴COPD、结节直径<8 mm、穿过胸膜次数≥3次、穿刺针停留时间>10 min、病灶距胸壁距离>30 mm建立的预测风险模型,能较好地预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小结节后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 并发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黏液性腺癌侵入膀胱合并术中阑尾-膀胱瘘病例分析
2
作者 赵文桐 陈雨彤 +4 位作者 吴影 南锡浩 郭海峰 王汝良 刘云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1,共4页
0引言阑尾黏液性腺癌(appendiceal mucinous adenocarcinoma,AMA)是一种罕见肿瘤,阑尾腺癌的平均发病率约为每年0.25例/10万人,AMA约占42%[1],《中国阑尾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2]提到,阑尾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 0引言阑尾黏液性腺癌(appendiceal mucinous adenocarcinoma,AMA)是一种罕见肿瘤,阑尾腺癌的平均发病率约为每年0.25例/10万人,AMA约占42%[1],《中国阑尾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2]提到,阑尾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于术中或术后确诊,术前诊断困难[3],AMA侵入膀胱则更罕见,术前诊断十分依赖影像学与病理学检查,最早报道的阑尾腺癌侵入膀胱就是结合钡剂灌肠X线透视和膀胱镜下活检在术前成功诊断[4],尽管检查技术不断更新,该病的术前诊断仍极具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黏液性腺癌 阑尾-膀胱瘘 超声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