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应用于骨科领域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昊 闫静茹 +5 位作者 廉洪宇 陈广新 李子涛 刘可鑫 刘鑫伟 张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4期16-21,共6页
目的运用可视化方法分析近20年人工智能在骨科领域的研究概况,为今后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通过CNKI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1年1月至2021年11月国内外发表的人工智能应用于骨科领域的相关文献,并以标准格式导入CiteSpace软件中... 目的运用可视化方法分析近20年人工智能在骨科领域的研究概况,为今后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通过CNKI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01年1月至2021年11月国内外发表的人工智能应用于骨科领域的相关文献,并以标准格式导入CiteSpace软件中,分别从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及关键词4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发文量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开始该领域关注度持续增长,其中,国内外个人发文量最多的分别是刘星宇和Karnuta JM。在这一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北京各机构之间在该领域的合作最为紧密且开展年份最早,国外各机构则呈现出整体交流紧密的特点。中心性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结论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应用于骨科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人工智能开始普遍应用于骨科疾病的诊断识别、术前规划、手术机器人及康复随访。目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术中辅助是研究热点,未来国内应加强作者及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深入卷积神经网络的研发搭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骨科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内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廉洪宇 孙桂芳 +2 位作者 李子涛 马遇伯 刘可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骨科诊断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内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骨科诊断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内翻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JOA)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步行疼痛、上下楼梯疼痛、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以及JOA总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步行疼痛、上下楼梯疼痛、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以及JOA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存质量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基础上实施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内翻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内翻 步行疼痛 肿胀程度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子涛 刘可鑫 +2 位作者 王静 马遇伯 廉洪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胫骨...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JOA与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4周,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研究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总分均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Lysholm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截骨术治疗骨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术后力线改善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步行疼痛 肿胀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子涛 廉洪宇 +2 位作者 荣凤菊 马遇伯 刘可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为胫骨截骨术组,30例采用腓骨... 目的比较胫骨高位截骨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为胫骨截骨术组,30例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为腓骨截骨术组。术前与术后4周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JOA)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术后4周,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胫骨截骨术组JOA评分显著高于腓骨截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总分均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胫骨截骨术组Lysholm总分显著高于腓骨截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腓骨截骨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胫骨截骨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胫骨截骨术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胫骨截骨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与腓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均能改善膝关节功能。胫骨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总体效果要优于腓骨截骨术,但是后者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低,临床上对于合并症较多,手术耐受力较差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腓骨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腓骨截骨术 膝骨关节炎 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膝关节Lysholm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住院脊柱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雪 李东阳 +2 位作者 王静 郭秀兰 张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住院脊柱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脊柱外科患者88例,依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2015年7月~2016年6月,4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2014年7月~2015年6月,47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住院脊柱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脊柱外科患者88例,依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2015年7月~2016年6月,4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2014年7月~2015年6月,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发生原因、住院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3例,发生率为7.32%,对照组肺部感染8例,发生率为17.02%。观察组41例,肺部感染发生原因:无法主动呼气2例,肺组织不能完全膨胀1例;对照组47例,肺部感染发生原因:无法主动呼气4例,肺组织不能完全膨胀1例,呼吸肌疲劳1例,体位管理不当2例。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41例,满意率为95.12%,对照组47例,满意率为80.8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在循证支持的基础上明确住院脊柱外科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原因,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患者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脊柱外科 肺部感染 满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