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PRAM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红丽 侯雨彤 +4 位作者 曾繁荣 杨景超 王雨晴 刘冰 董玉茹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儿童呼吸困难(PRAM)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15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PRAM分级结果,比较不同分级患儿的PRAM评分结果、肺功能和炎...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儿童呼吸困难(PRAM)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15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PRAM分级结果,比较不同分级患儿的PRAM评分结果、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分析不同患病程度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与PRA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度哮喘患儿PRAM评分高于轻度患儿,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低于轻度患儿,白介素-6(IL-6)、白介素-7(IL-7)均高于轻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患儿PRAM评分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FVC%、FEV_(1)%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IL-6、IL-7均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与PRA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PRAM评分与FEV_(1)%、FVC%、IL-6和IL-7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与PRAM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可为哮喘患儿患病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肺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儿童呼吸困难评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案例教学法面向实习生开展医患纠纷预警教育的教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高红丽 姜宇琪 +3 位作者 张美慧 赵林林 王春燕 薛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采取正反案例教学法,面向实习生开展医患纠纷预警教育,观察教学效果。方法 2017年7月~2017年12月,以我校102名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名学生。对照组实习生不开... 目的采取正反案例教学法,面向实习生开展医患纠纷预警教育,观察教学效果。方法 2017年7月~2017年12月,以我校102名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名学生。对照组实习生不开展医患纠纷相关的教学。观察组实习生采取正反案例教学法,进行系统的医患纠纷教育。从实习生自我评价、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评分、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实习生引起的医患纠纷发生率四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实习生自我评价评分、患者对实习生满意度评分和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评价三个方面,对照组实习生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另外在医患纠纷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正反案例教学法面向实习生开展医患纠纷预警教育,全面培养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案例教学法 医患纠纷 预警教育 护理专业 实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呼吸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阳 张美慧 +1 位作者 王可心 葛伟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0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2组。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结...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2组。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的方法。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的统计方法,从在肺功能检测、RPFS-C评分和康复效果3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测、RPFS-C评分和康复效果均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效果方面,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护理 呼吸训练 有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AM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红丽 王春燕 +3 位作者 潘明星 刘雪晶 曾繁荣 王雨晴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RAM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儿科工作的护士12人为研究对象。2022年4—10月,实施常规管理;2022年11月—2023年4月,采取对应式动态护理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基于PRAM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儿科工作的护士12人为研究对象。2022年4—10月,实施常规管理;2022年11月—2023年4月,采取对应式动态护理管理模式,对管理工作加以优化。管理后,从管理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比较管理效果。结果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在管理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方面,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常规护理质量、护理细节完成质量、突发事件护理质量、综合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方面,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实施后,与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RAM分级的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儿科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M分级 对应式动态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研究
5
作者 甘雨 宋海旭 +1 位作者 李宇婷 张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4期57-58,61,共3页
目的对儿童社区保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方法将该社区纳入的体检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接受体检的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人数总计200例,儿童在管理过程中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设备管理模式及保健社区管理模式,观察对照组及... 目的对儿童社区保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方法将该社区纳入的体检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接受体检的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人数总计200例,儿童在管理过程中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设备管理模式及保健社区管理模式,观察对照组及观察组儿童疫苗接种率及儿童转归率,并观察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100例儿童中,接种疫苗人数为72例,观察组100例儿童中,接种疫苗人数为93例,对照组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亚健康儿童人数为5人,观察组亚健康人数为8人,前者亚健康转归人数为3人,转归率为60.0%,后者亚健康转归人数为7人,转归率为87.5%,观察组患者转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家属满意度为69.0%,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观察组儿童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儿童在社区范围内得以有效管理,社区工作质量提升的同时,为儿童健康提供保障,在社区健康中心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儿童 健康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