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调控Nrf2/ARE介导的焦亡通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庄天微 帅天姣 +2 位作者 郭长秀 谢伟 王彤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调控核因子E2相关转录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利拉鲁肽低、中、高剂量组、高剂量+Nrf2抑制组,10只/组;给予高糖高脂饲...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调控核因子E2相关转录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利拉鲁肽低、中、高剂量组、高剂量+Nrf2抑制组,10只/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造模成功后,各处理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及T2D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12周);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18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情况;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中焦亡相关蛋白、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T2DM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IL-18及IL-1β水平、心肌组织病理学程度、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IL-1β、IL-18表达显著升高,Nrf2、HO-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T2DM组,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IL-18及IL-1β水平、心肌组织病理学程度、心肌细胞凋亡水平、Caspase-1、ASC、IL-1β、IL-1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rf2、HO-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高剂量组,高剂量+Nrf2抑制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IL-18及IL-1β水平、心肌组织病理学程度、心肌细胞凋亡水平、Caspase-1、ASC、IL-1β、IL-1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f2、HO-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通过调控Nrf2/ARE通路,促进Nrf2、HO-1蛋白表达,抑制ASC蛋白表达,从而改善T2DM大鼠心肌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核因子E2相关转录因子2 抗氧化反应原件 心肌细胞 焦亡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武艳 杨岚 +2 位作者 张羽飞 袁晓环 初彦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16-1419,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 FGF)调节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来源于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FB),加入含有不同浓度b FGF(0,0.1,1,10,100,1 000 ng·m L-1)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72 h,采用细胞...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 FGF)调节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来源于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FB),加入含有不同浓度b FGF(0,0.1,1,10,100,1 000 ng·m L-1)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72 h,采用细胞计数法和锥虫蓝染色检测各组FB增殖和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Ⅰ型、Ⅲ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浓度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b FGF促进FB增殖,当浓度过高时则抑制FB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且增生性瘢痕FB增殖较来源于正常皮肤的FB缓慢;b FGF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FBⅠ型胶原产生,对来源于正常皮肤FB无影响;b FGF上调来源于正常皮肤FB的纤维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对增生性瘢痕FB中的表达无影响;b FGF对两种来源的FBⅢ型胶原的分泌和表达均无显著作用。结论 b FGF对来源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FB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可能对创伤修复早期和瘢痕形成过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成纤维细胞 增生性瘢痕 创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年人动眼神经麻痹37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柳 刘新英 郝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912-9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中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中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处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年人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针灸 穴位注射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宇丁 孙元平 石晶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80例眼球摘除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眼球摘除术患者SDS、SAS... 目的了解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80例眼球摘除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眼球摘除术患者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产生负性心理的相关因素来自躯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以对疾病感到恐惧(98.75%)、自我形象改变(93.75%)、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91.25%)、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86.25%)为主。结论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反应高,需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和必要的社会支持,以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摘除术 负性心理 心理支持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娟 王云枫 +1 位作者 陈丽娟 张旸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5-615,共1页
患者,女,72岁,因双眼视物不清渐进性加重9年,于2014年4月9日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眼科住院治疗。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白内障超声乳化 术后 牡丹江医学院 视物不清 住院治疗 渐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抑制剂YM155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卫冬 张晓娟 +1 位作者 刘洁 宋秋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人生存素(survivin)抑制剂YM155{4,9-二氢-1-(2-甲氧基乙基)-2-甲基-4,9-二氧代-3-(2-吡嗪甲基)-1H-萘并[2,3-d]咪唑鎓溴化物}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ψ_m)和细胞色素C(Cyt C)的影响,探讨其诱导Y79细胞... 目的:探讨人生存素(survivin)抑制剂YM155{4,9-二氢-1-(2-甲氧基乙基)-2-甲基-4,9-二氧代-3-(2-吡嗪甲基)-1H-萘并[2,3-d]咪唑鎓溴化物}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ψ_m)和细胞色素C(Cyt C)的影响,探讨其诱导Y79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方法:体外培养Y79细胞,分别以0、0.5、1、2、4、8nmol/L的YM155进行处理,采用CCK-8法和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掺入标记法检测YM155对Y7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Y79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加入10nmol/L拓扑替康(topotecan)]和低剂量(1 nmol/L)、高剂量(2 nmol/L)YM155组。每组设3个复孔,处理24h。分别采用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的情况;采用JC-1活细胞染色检测△ψ_m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Cyt C的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和线粒体内Cyt 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YM155对Y79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诱导Y79细胞凋亡(P<0.05);YM155显著降低Y79细胞的△ψ_m,促进Cyt C由线粒体释放至胞浆,降低线粒体内Cyt C的水平(P<0.05)。结论:YM155对Y79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YM155 细胞凋亡 线粒体凋亡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自拟方复明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鲍永欣 杜宗花 +1 位作者 李悦 周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809-81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复明汤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68例患者在白内停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复明汤加减,对照组仅...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复明汤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68例患者在白内停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复明汤加减,对照组仅使用白内停滴眼液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的改变和晶状体浑浊的程度,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组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18.971,P=0.000<0.01;对照组:t=3.99,P=0.003<0.05),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25%)明显高于对照组(23.47%),且2组组间治疗后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明汤配合西药可以有效治疗老年白内障,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老年白内障 白内停 复明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MIP的突变体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姗姗 马笮 +2 位作者 赵保文 林辉 齐艳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研究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R233K突变体的产生是否影响MIP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继而阐述此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构建连有EGFP的MIP野生型及R233K突变体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系,确... 目的研究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R233K突变体的产生是否影响MIP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继而阐述此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构建连有EGFP的MIP野生型及R233K突变体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系,确定R233K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来检测R233K突变体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合成野生型及突变型MIP羧基末端多肽链,用荧光素报告基因技术来验证这些多肽链的功能。结果在EGFP的显影下,野生型及R233K突变体均定位于细胞膜上,p.R233K突变未影响MIP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细胞内的蛋白表达量。而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与野生型MIP相比,位于羧基末端的R233K突变体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明显减弱。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证实,突变后的MIP与钙调蛋白的绑定亲和力明显下降。结论R233K突变体影响了MIP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了MIP羧基末端与钙调蛋白的绑定亲和力,继而影响了晶状体纤维细胞的水通透性,导致了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 钙调蛋白 相互作用关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目复元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秋颖 张增雷 +1 位作者 卫冬 杨惠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观察明目复元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患者(108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52眼),对照组36例(56眼),治疗组予以口服明目复元汤及患侧太阳穴贴敷中药药膏... 目的:观察明目复元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患者(108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52眼),对照组36例(56眼),治疗组予以口服明目复元汤及患侧太阳穴贴敷中药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肌苷、腺苷钴胺、胞磷胆碱和维生素B1治疗。结果:治疗组视力显效9眼,显效率17.31%,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显效3眼,显效率5.36%,总有效率60.71%。治疗组视野平均缺损显效8眼,显效率15.38%,总有效率78.85%。对照组显效2眼,显效率3.58%,总有效率58.93%。治疗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P100波潜伏期显效8眼,显效率15.38%,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显效3眼,显效率5.36%,总有效率58.93%。2组比较,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和F-VEP P100波潜伏期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复元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于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减小视野平均缺损、缩短F-VEP P100波潜伏期均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青盲 穴位贴敷 杞菊地黄丸 肝肾阴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姗姗(综述) 齐艳华(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8-572,共5页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低视力及盲的常见眼科疾病之一。在众多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占首要地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明确了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的基因近30余个,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更多致病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了...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低视力及盲的常见眼科疾病之一。在众多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占首要地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明确了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的基因近30余个,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更多致病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了解晶状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白内障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有利于寻找预防白内障的新方法,使个体化基因干预成为可能。本研究从晶状体胚胎学及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基因两方面就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遗传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8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增雷 宋秋颖 倪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13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13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例,痊愈率4.41%,显效31例,显效率45.59%,愈显率50.00%,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痊愈1例,痊愈率1.51%,显效17例,显效率25.76%,愈显率27.33%,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和啰音减轻时间,以及每日排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右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右室压(Right Ventricular Pressure,RV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RVP和mP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川芎嗪和生脉注射液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气阴两虚 痰瘀互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眼部不适人群的干眼筛查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瑞 刘芳 +5 位作者 潘玥吉 卢伯洋 侯璐璐 王春梅 贾卉 施小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2-838,共7页
目的:探讨吉林省眼部不适症状人群中干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分布特点,分析干眼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患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14年7月—2015年8月随机选择吉林省不同地区的三甲或二甲医院作为筛查基地,选择经宣传后主动来院进行眼科... 目的:探讨吉林省眼部不适症状人群中干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分布特点,分析干眼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患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14年7月—2015年8月随机选择吉林省不同地区的三甲或二甲医院作为筛查基地,选择经宣传后主动来院进行眼科检查者1 173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干眼主观症状,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睑板腺功能状态和泪液分泌量,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干眼患者的干眼检出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实际受检者1 122人,确诊为干眼患者896例,干眼检出率为79.8%。女性干眼检出率高于男性(χ2=4.070,P<0.05),不同年龄干眼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3,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40岁以上(40~49岁,OR=6.313,95%CI:3.498~11.393;50~59岁,OR=6.919,95%CI:3.876~12.351;60~69岁,OR=5.175,95%CI:2.650~10.104;70岁及以上,OR=9.508,95%CI:3.608~25.061)、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分级为中度(OR=2.123,95%CI:1.186~3.803)、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OR=2.186,95%CI:1.098~4.353)和眼部手术史(OR=3.692,95%CI:1.204~11.323)是干眼的危险因素,而职业为农民(OR=0.351,95%CI:0.135~0.917)为干眼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职业、MGD分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眼部手术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眼的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以期减少干眼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新英 杨柳 西玉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907-909,共3页
目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集的于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就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6例(30只眼),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28例(30只眼),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集的于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就治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6例(30只眼),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28例(30只眼),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2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月治疗结束后。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以及总有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以有效的治疗病毒性角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角膜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液促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膜上蛋白激酶C变化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兆义 洪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液(SRF)能否引起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浆内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和转位,探讨SRF与RPE细胞中PKC信号系统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为体外培养的RPE细胞;不同的刺激因素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刺激RPE细胞,通过...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液(SRF)能否引起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浆内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和转位,探讨SRF与RPE细胞中PKC信号系统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为体外培养的RPE细胞;不同的刺激因素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刺激RPE细胞,通过细胞裂解和离心获取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粗提液,用同位素32P标记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细胞浆和细胞膜PKC活性水平。结果:SRF和佛波酯(PMA)都可以激活RPE细胞浆中的PKC(c-PKC),并使其由胞浆向胞膜转位,但胞膜上PKC(m-PKC)活性峰值水平和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SRF可引起RPE细胞膜上PKC的活性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液 蛋白激酶C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激活和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Trx)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鼠血清补体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岚 代海燕 鞠传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模型鼠血清补体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omplement Cl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9,CTRP9)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模型鼠血清补体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omplement Cl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9,CTRP9)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高脂饮食组12只,NC组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以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造DR模型,造模成功的高脂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DR组(6只)和治疗组(6只)。治疗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Trx(50 mg·kg^(-1))持续1周,NC组和DR组大鼠每天给予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PB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CTRP9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RP9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进行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强度分析。结果所有高脂饮食组大鼠都造模成功,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中CTRP9含量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RP9表达量均低于NC组,治疗组高于DR组(均为P<0.05)。高脂饮食组大鼠的视网膜荧光强度(67.29±1.94)显著高于NC组(5.39±1.29),治疗组(34.20±5.11)低于DR组(78.11±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脂饮食组大鼠的CTRP9相对表达量低于NC组,治疗组高于DR组;高脂饮食组大鼠的PI3K相对表达量高于NC组,治疗组低于DR组(均为P<0.05)。结论 Trx可保护DR大鼠的视网膜细胞免受ROS的损伤,抑制细胞凋亡,促进CTRP9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CTRP9改善PI3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补体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调节IL-33/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帅天姣 王彤彤 +3 位作者 谢伟 帅印 朴天华 庄天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白细胞介素(IL)-33/基质裂解素2(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灌胃生理盐水)、DR模型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灌胃生理盐水)和黄芩苷低、中、... 目的探讨黄芩苷调节白细胞介素(IL)-33/基质裂解素2(ST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灌胃生理盐水)、DR模型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灌胃生理盐水)和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建立DR模型后,分别灌胃75 mg·kg^(-1)、150 mg·kg^(-1)、300 mg·kg^(-1)黄芩苷),所有大鼠均以右眼为实验眼。FFA检查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ng-1、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R模型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右眼眼底新生血管增多,荧光素渗漏明显;与DR模型组相比,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右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减少,荧光素渗漏减少;随着黄芩苷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清VEGF、Ang-1、IL-6、IL-33、TNF-α水平及视网膜组织中IL-33、ST2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均为P<0.05)。结论黄芩苷能抑制IL-33/ST2信号通路激活,减轻DR大鼠体内炎症水平,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白细胞介素-33/基质裂解素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介导的焦亡途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彤彤 庄天微 +3 位作者 谢伟 帅印 朴天华 帅天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介导的焦亡途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D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葡萄籽原花青素组、VX-765组、葡萄籽原花青素+VX-765组(每组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介导的焦亡途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D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葡萄籽原花青素组、VX-765组、葡萄籽原花青素+VX-765组(每组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对照组,药物干预14 d,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焦亡情况;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白细胞介素(IL)-1β与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NLRP3/Caspase-1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明显变薄,结构疏松,细胞结构层次紊乱、排列不规则,RGC变少、稀疏,呈现严重病理损伤变化,RGC焦亡率,ROS与MDA水平,AGEs、IL-1β、IL-18水平,NLRP3与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SOD与CAT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组、VX-765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结构得到恢复,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RGC焦亡率,ROS与MDA水平,AGEs、IL-1β与IL-18水平,NLRP3与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SOD与CAT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及VX-765组分别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VX-765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进一步减轻,形态结构几乎恢复正常,RGC焦亡率,ROS与MDA水平,AGEs、IL-1β与IL-18水平,NLRP3与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SOD与CAT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抑制炎症发生发展,增强DR大鼠抗氧化活性,减轻过氧化反应,缓解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损伤,减少RGC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NLRP3/Caspase-1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蕾 关丽娜 +1 位作者 胡姗姗 于建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HIF-1α在AR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氧化应激诱... 目的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HIF-1α在AR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氧化应激诱导LECs(SRA01/04)凋亡的细胞模型,H2O2浓度为200μmol·L^-1,并设立正常细胞作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差异;建立自然衰老的白内障小鼠模型(约为18个月龄),并设立青年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约8个月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LECs中HIF-1α的表达差异。收集离体的人的前囊膜,术中分离出ARC患者的前囊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ECs中HIF-1α表达差异。结果氧化应激条件下,SRA01/04细胞系HIF-1α蛋白表达降低。随后在体实验验证,与青年小鼠相比,白内障组小鼠LECs中HIF-1α蛋白表达降低。同样的实验结果在ARC患者LECs中得到证实。结论 HIF-1α与ARC相关,HIF-1α的降低可能参与AR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