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压教育对心内科实习护士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永惠 杨柳 +1 位作者 程倩 高倩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2期91-93,共3页
目的抗压教育对心内科实习护士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来该院实习的心内科临床护理护士64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在1个月实习期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习内容。随机选取32名护士作为实验组,对于他们采取常规带... 目的抗压教育对心内科实习护士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来该院实习的心内科临床护理护士64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在1个月实习期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习内容。随机选取32名护士作为实验组,对于他们采取常规带教基础上进行抗压教育,而对剩余的3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实习护士的护理技术评分、综合素质成绩。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抗压教育之后,实验组的护士护理技术评分、综合素质成绩明显提高。而未经过抗压教育的对照组护士的护理技术评分、综合素质成绩明显低于实验组。结论针对心内科的压力源,对护士采取针对性的抗压教育,能使护士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高质量完成实习,体现带教中的人文关爱,值得在心内科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压教育 心内科 实习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及复律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伟扬 陶昆 +2 位作者 潘秀丽 卢统庆 乔智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739-743,共5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心房快速紊乱的心律失常,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及危害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和脑栓塞等严重...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心房快速紊乱的心律失常,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及危害最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和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房颤已成为心律失常领域的研究热点.世界范围内有3%~5%的人群发生房颤。普通人群发病率为0.7%~1.0%,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5%,8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复律 药物 伊布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伟扬 王湛 姜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心内科医师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与促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存,因此,在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静脉使用胺碘酮对于快速型心...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心内科医师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与促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存,因此,在处理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静脉使用胺碘酮对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疗效,现报告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51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酮治疗 疗效观察 器质性心脏病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主要死亡原因 促心律失常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对心力衰竭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伟扬 卢统庆 +3 位作者 于晶 孙铁 王强 蔡子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根据心衰治疗指南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2粒/次,...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根据心衰治疗指南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2粒/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体重、尿量、6min步行试验(6MWT)、心电图(ECG)、心脏超声(UCG)等检查。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88,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提高(13.57±10.16)%,对照组为(9.37±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HF,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LVEF,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为CHF治疗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心力衰竭 干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伟扬 徐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窦性心率震荡(HR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心电现象。冠心病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危险度分层及预后预测,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运用的无创方法如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室... 窦性心率震荡(HR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心电现象。冠心病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危险度分层及预后预测,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运用的无创方法如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室晚电位、O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HRV)、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等,均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限制,因此,需要探求新的预测指标加以完善。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新的病理生理现象——心率震荡,以无创、简单、可靠等优点逐渐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率震荡 冠心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庆景 高凤敏 +3 位作者 杨艳娜 侯广玉 杨国宏 孙晓冬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提供更快、更稳定的方法。方法:所有大鼠按气管插管方法-开胸扩开第3肋间隙方法随机分为:灌胃针-开睑器组(传统组)、灌胃针-缝合线开睑器组、自制插管-开睑器组、自制插管-缝合线开睑器组(改良组),麻醉... 目的: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提供更快、更稳定的方法。方法:所有大鼠按气管插管方法-开胸扩开第3肋间隙方法随机分为:灌胃针-开睑器组(传统组)、灌胃针-缝合线开睑器组、自制插管-开睑器组、自制插管-缝合线开睑器组(改良组),麻醉后分别用相应方法行气管插管和开胸,暴露术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记录每组大鼠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呼吸道哮鸣音发生率、肺损伤程度和死亡率。术后第2天和第4天随机取各组大鼠5只,行心电图、左心室插管和心肌染色检测模型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使用自制插管的两组插管时间和次数与使用灌胃针的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呼吸道哮鸣音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使用灌胃针两组;使用缝合线开睑器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肺损伤程度及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使用开睑器的两组;各组间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组内心功能及梗死面积差异性较小。结论:改良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作方法简单、成活率较高、模型质量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岳宝霞 邢建庞 +3 位作者 王卫云 田惠 刘月 徐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5-887,共3页
T波峰末间期(Tp-Te)是反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指标。Tp-Te主要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使心肌复极时易出现后除极现象,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形成功能性传导阻滞,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本综述旨在介绍Tp-Te... T波峰末间期(Tp-Te)是反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指标。Tp-Te主要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使心肌复极时易出现后除极现象,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形成功能性传导阻滞,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本综述旨在介绍Tp-Te的相关研究及其与多种疾病的联系,从而使临床医师能进一步了解Tp-Te的意义,尽早发现甚至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降低院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心电描记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有焦虑状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乔智力 徐彪 +1 位作者 赵莹 庄如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时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焦虑状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目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时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焦虑状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每片含氟哌噻吨0.5mg和美利曲辛10mg),早、午各一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由(21.49±3.38)分降低至(9.24±1.16)分,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由(7625±2025)次降至(981±13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期前收缩改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vs45.0%,P<0.05)。结论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降低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焦虑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减少期前收缩次数,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复合征 焦虑 抗心律失常药 氟哌噻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前服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乔智力 庄如意 李永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睡前服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162例存在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上午服药组54例和睡前服药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25mg睡前(18:00-21:00),上午服... 目的观察睡前服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162例存在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上午服药组54例和睡前服药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氢氯噻嗪25mg睡前(18:00-21:00),上午服药组上午给予坎地沙坦4-8mg(08:00-10:00),睡前服药组睡前给予坎地沙坦4-8mg(18:00-21:00)。3组患者均在服药4周后再次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昼间、夜间及晨起血压,并测量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和上午服药组比较,睡前服药组治疗后血压晨峰明显降低[(19.6±2.3)mm Hg vs(38.5±4.8)mm Hg和(32.2±3.6)mm Hg,1 mm Hg=0.133kPa,P〈0.05],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35.2±6.1)mg/L vs(60.6±12.1)mg/L和(54.3±8.3)mg/L,P〈0.05]。结论睡前服用坎地沙坦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晨峰现象,并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减少早期肾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蛋白尿 昼夜节律 抗高血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肌钙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凤敏 赵莹 乔智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7-757,共1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了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同时也带来了心肌的损伤。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增高。本研究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与阿托伐他汀标准调脂比较,观察PCI术后cTnT的变化,旨在寻找一种更有效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了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同时也带来了心肌的损伤。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增高。本研究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与阿托伐他汀标准调脂比较,观察PCI术后cTnT的变化,旨在寻找一种更有效降低PCI术后cTnT水平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肌钙蛋白 阿托伐他汀 介入术后 强化治疗 肌酸激酶同工酶 PCI术后 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智力 王媛媛 +1 位作者 李艳 杨骄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8期585-587,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评价其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8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阿托伐他汀...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评价其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8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测定PCI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评价其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24h血清MMP-2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尸〈O.05),但治疗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血管内皮损伤可使血清MMP-2水平明显升高,而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可以抑制血清MMP-2的表达。经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后,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PCI术后患者血清PPM-2水平,从而有效预防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冲击治疗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骄霞 张杰 +3 位作者 乔智力 郭继芳 吕恒娟 王媛媛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血浆MMP-2的含量,并同正常患者(NSF)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相比较,以了解MMP-2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的过度表达,是否可提示此类患者是否存在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血浆MMP-2的含量,并同正常患者(NSF)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相比较,以了解MMP-2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的过度表达,是否可提示此类患者是否存在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所选患者血清MMP-2浓度,其中冠状动脉慢血流32例,正常冠脉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结果 (1)在CSF与NCF两组患者之间血清MMP-2浓度差异呈显著性意义(P<0.01);(2)血清MMP-2浓度在CSF组与ACS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慢性炎症可能是CSF的发病机制;(2)MMP-2的过度表达预示CSF患者可能存在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选择减重饮食 合理管理体重
13
作者 张皓博 徐湛翔 +1 位作者 谷楠 官新 《中国食品》 2022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由此引发的肥胖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肥胖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肥胖患者想要科学地减轻体重,首先必须对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既要提升对科学管理体重的认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由此引发的肥胖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肥胖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肥胖患者想要科学地减轻体重,首先必须对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既要提升对科学管理体重的认识,又要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术或者药物来达到减肥的目标。在这些减重的手段中,饮食控制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问题 运动锻炼 肥胖患者 科学管理 减轻体重 饮食控制 减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