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ntacam分析仪比较正常和高度近视眼前房深度和前房角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代海燕 朴天华 +1 位作者 林玉华 赵保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25-526,共2页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的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11-06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正视眼82例,收集同期我院门诊与准分子激光中心就诊的高度近视眼68例,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CACD和ACA。对高度近视组与正视眼组的前房参数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有无差异。结果: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得正常人CACD平均值为3.02±0.47mm,ACA平均值为33.26°±6.20°。高度近视眼的CACD平均值为3.24±0.38mm,ACA的平均值为39.55°±6.68°。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的两项前房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前房参数,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中央前房深度深、前房角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前房深度 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 前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并MMC湿敷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波 陈丽娟 李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33-934,共2页
目的:探讨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并丝裂霉素C(MMC)湿敷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0例42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并MMC湿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mo,术前眼压35.76±6.34mmHg,术后13.82±4... 目的:探讨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并丝裂霉素C(MMC)湿敷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0例42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并MMC湿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mo,术前眼压35.76±6.34mmHg,术后13.82±4.22mmHg。视力有12眼较术前提高,26眼无变化,4眼术后视力下降。视野有34眼视野较术前扩大,8眼视野无变化。弥散扁平滤过泡38眼,限局性隆起滤过泡3眼,瘢痕机化泡消失1眼。全部病例无浅前房发生。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并MMC湿敷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滤过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湿敷 羊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先天性无虹膜家系在PAX6基因的突变位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玉华 代海燕 +2 位作者 邱璐璐 朴天华 徐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639-640,共2页
0引言先天性尤虹膜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眼发育性:疾病,以全部或部分虹膜缺欠为特征,并伴有其它眼部异常,包括眼球震颤、白内障、青光眼、中心凹发育小良等,发病形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1/3的病例是没有家族遗传史的散发病例[1,2... 0引言先天性尤虹膜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眼发育性:疾病,以全部或部分虹膜缺欠为特征,并伴有其它眼部异常,包括眼球震颤、白内障、青光眼、中心凹发育小良等,发病形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1/3的病例是没有家族遗传史的散发病例[1,2]。临床资料选自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就诊的一个具有显性遗传性特点的先天性无虹膜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虹膜 PAX6基因 突变位点 家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中国 牡丹江医学院 散发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基底膜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TGFBI基因突变1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波 陈丽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029-2032,共4页
目的:检测1例中国上皮基底膜角膜营养不良家系TGFBI基因突变类型。方法: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临床检查后,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内其他2例患者和4例有血缘关系的正常家系成员的静脉血白细胞DNA,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TGFBI的17个外显子进行... 目的:检测1例中国上皮基底膜角膜营养不良家系TGFBI基因突变类型。方法: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临床检查后,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内其他2例患者和4例有血缘关系的正常家系成员的静脉血白细胞DNA,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TGFBI的17个外显子进行候选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在该家系患者的TGFBI基因4号外显子发现了c.417C>T,导致了杂合突变R124C。家系中正常成员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TGFBI基因的R124C杂合突变导致了上皮基底膜角膜营养不良,拓宽了角膜营养不良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为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BI基因 上皮基底膜角膜营养不良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