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医文化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令涛 闫冰 +2 位作者 曾奇 赵峰 梁慧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2期226-227,共2页
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大医精诚"的道德观、"悬壶济世"的使命观三方面解析了中医文化视野下的职业精神涵义,从科技化、商业化、人文精神缺乏方面分析了中医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提出医学生中医文化人... 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大医精诚"的道德观、"悬壶济世"的使命观三方面解析了中医文化视野下的职业精神涵义,从科技化、商业化、人文精神缺乏方面分析了中医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提出医学生中医文化人文精神培养路径:提高非中医类医学院校教师自身的中医文化素质,在各科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教育,营造中医药文化的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医学生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大医精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和谐发展
2
作者 吕世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4期78-79,共2页
高校医学大学生"弱势群体"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生活,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应以人本主义人性理论为指导,建立新型的情感型师生关系,为该群体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使学生内心由被动改为主动,... 高校医学大学生"弱势群体"很难适应激烈的社会生活,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应以人本主义人性理论为指导,建立新型的情感型师生关系,为该群体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使学生内心由被动改为主动,勇敢面对并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医学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校 大学生 弱势群体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纳米硒制备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单荣 许晓义 +3 位作者 尹永奎 高晓岩 赵晴雪 宋高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76-383,共8页
多糖纳米硒(Polysaccharide nano-selenium,Polysaccharide-SeNPs)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在医学、食品和制药等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多糖、纳米硒和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多糖与纳米硒二者之... 多糖纳米硒(Polysaccharide nano-selenium,Polysaccharide-SeNPs)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在医学、食品和制药等研究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多糖、纳米硒和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多糖与纳米硒二者之间的互补组合关系,纳米硒借助多糖分支结构中的羟基在其表面形成氢键或Se-O键,以达到分散和稳定的作用。本文对多糖纳米硒制备条件、方法及优化方式进行总结。目前,常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多糖纳米硒,利用超声波、真空、高压或酶等辅助技术提高其产率或生物学活性。其次,归纳了近5年在国际上已发表具有代表性生物学作用的多糖纳米硒。本文着重论述多糖纳米硒在医学、食品、药品及保健品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和进展。多糖纳米硒的研究为中药多糖及中医药学等领域拓宽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探索新兴且具备高效生物学作用“硒”形貌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纳米硒 多糖纳米硒 抗炎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G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符禹玄 陈君 +3 位作者 赵富生 李媛媛 张可心 武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目的探讨移植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SCI)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转染NRG1基因,采用ELISA法测定BMSCs裂解液和培养液上清中NRG1蛋白含量,细胞计数法检测BMSC... 目的探讨移植神经调节蛋白1(NRG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SCI)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转染NRG1基因,采用ELISA法测定BMSCs裂解液和培养液上清中NRG1蛋白含量,细胞计数法检测BMSCs增殖活性。43只健康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SCI模型组(n=10)、BMSCs组(n=10)与NRG1-BMSCs组(n=13)。建立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后,原位移植BMSCs和NRG1-BMSCs。移植第1、7、14、21、28天,采用BBB评分、斜板实验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移植第7天,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迁移及分布情况;移植第28天,采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X-box结合蛋白1(XBP1)、C/EBP同源蛋白(CHOP)、转录激活因子4(ATF4)、ATF6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BMSCs,并转染NRG1基因。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NRG1-BMSCs裂解液和培养液上清中NR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BMSCs,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NRG1-BMSCs增殖活性明显高于BMSCs(P<0.05)。移植第21、28天,NRG1-BMSCs组BBB评分及斜板倾斜角度均高于SCI模型组和BMSCs组(P<0.05),但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移植第28天,与SCI模型组和BMSCs组比较,NRG1-BMSCs组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元核固缩减少,尼氏体密度增加,XBP1、CHOP、ATF4、ATF6、GRP78、Bax蛋白表达水平及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移植NRG1基因修饰的BMSCs能够减轻SCI,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MSCs增殖活性、抑制脊髓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半横切损伤 神经调节蛋白1 骨髓基质干细胞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弹性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安连超 马子媛 肖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8-143,共6页
探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弹性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作用。文章随机抽取475名大学生,对其施测心理弹性量表、风险感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风险感知在心理弹性与焦虑情绪间起中介效... 探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弹性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作用。文章随机抽取475名大学生,对其施测心理弹性量表、风险感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风险感知在心理弹性与焦虑情绪间起中介效应。这说明心理弹性可以通过风险感知间接影响焦虑情绪。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这可以降低大学生风险感知水平,从而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焦虑情绪 风险感知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溶性红松籽壳色素的初步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文攀 王振宇 夏祥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40-8945,8978,共7页
[目的]为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硅胶为吸附剂,通过溶剂梯度洗脱对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进行分离与纯化,探索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脂溶性红松松籽壳色素的分离效果。[结果]95%乙醇为脂溶性红松松籽壳... [目的]为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硅胶为吸附剂,通过溶剂梯度洗脱对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进行分离与纯化,探索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脂溶性红松松籽壳色素的分离效果。[结果]95%乙醇为脂溶性红松松籽壳色素的最佳提取剂。对脂溶性红松松籽壳色素进行初步分离与纯化,得到26组洗脱物,主要在波长250和270 nm处出现强吸收,可见光区无明显吸收,由此推测这些物质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结论]硅胶柱色谱法对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红松松籽壳 色素 分离与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中生物碱提取工艺与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秀梅 刘佳维 赵若晗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葎草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盐酸浓度为影响因素,以生物碱得率为指标,优选生物碱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生物碱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进行鉴定;采用酸碱滴定方法进行生... 目的:探讨葎草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盐酸浓度为影响因素,以生物碱得率为指标,优选生物碱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生物碱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进行鉴定;采用酸碱滴定方法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葎草生物碱中含有乌头碱。葎草中生物碱的提取温度70℃、时间60 min、料液比1∶30、盐酸浓度2%为葎草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精密度实验RSD为2.11%,加样回收试验RSD为1.46%,稳定性试验RSD为1.80%。结论:该工艺条件下葎草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简便、快捷,生物碱得率达0.283%;精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好、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生物碱 提取 含量测定 酸碱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叶蛋白提取工艺与含量测定研究
8
作者 石秀梅 李春彦 赵若晗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葎草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液质量分数为实验因素,以叶蛋白得率为指标,优化叶蛋白最佳提取条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叶蛋白含量。结果:叶蛋白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 目的:研究葎草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液质量分数为实验因素,以叶蛋白得率为指标,优化叶蛋白最佳提取条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叶蛋白含量。结果:叶蛋白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液质量分数1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0 min。精密度实验RSD为0.21%,稳定性试验RSD为0.72%,加样回收试验RSD为1.46%。结论:葎草叶蛋白的提取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好、方法可行,叶蛋白得率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叶蛋白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1型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雪娇 刘洁婷 +5 位作者 李鲁新 陈培剑 丁明璐 孙梦伟 初彦辉 张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7-265,共9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1型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心肌病组(DCM)和达格列净组(DAPA)。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并给予维持饲料联合构建糖尿病模型。DAPA组给...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1型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正常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心肌病组(DCM)和达格列净组(DAPA)。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并给予维持饲料联合构建糖尿病模型。DAPA组给予10 mg·kg-1·d-1的达格列净灌胃,Control组与DCM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干预8周后,应用超声机来检测各组心功能;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心肌损伤;HE染色观察心脏形态;Masson、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脏纤维化程度;TUNEL检测心肌凋亡;免疫组化检测NLRP3、Caspase-1、GSDMD、Collagen Ⅰ、Collagen Ⅲ、α-SMA、Fibronectin胶原表达情况;qPCR法检测Caspase-1、GSDMD、α-SMA、Fibronectin的mRNA基因表达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焦亡及纤维化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GSDMD、Collagen Ⅰ、Collagen Ⅲ、α-SMA、Fibronectin、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DCM组表现出异常超声心动图表征,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心脏组织结构异常,肌纤维排列紊乱,见明显的纤维增粗、断裂。心肌组织中凋亡染色强度增加,相关焦亡指标NLRP3、Caspase-1、GSDMD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纤维化指标Collagen Ⅰ、Collagen Ⅲ、α-SMA、Fibronectin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而DAPA组减弱了先前提到的参数的改变。结论:达格列净可以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焦亡程度从而改善糖尿病导致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糖尿病 心肌损伤 细胞焦亡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CD133核酸适体的载紫杉醇PLGA-PEG纳米载体靶向清除CD133阳性肺癌干细胞 被引量:7
10
作者 庞丽莹 黄小龙 +5 位作者 朱玲玲 肖韩艳 李梦雨 关会林 高洁 金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5,共10页
目的构建偶联CD133核酸适体载紫杉醇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纳米载体(N-Pac-CD133)拟清除肺癌干细胞。方法采用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备N-Pac-CD133,同时对N-Pac-CD133进行表征,利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后... 目的构建偶联CD133核酸适体载紫杉醇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纳米载体(N-Pac-CD133)拟清除肺癌干细胞。方法采用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备N-Pac-CD133,同时对N-Pac-CD133进行表征,利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后并对该群体的肺癌干细胞特异性进行检测,同时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性和杀伤活性进行检测。小鼠体内接种A549肿瘤后,肿瘤治疗分组:生理盐水,空纳米载体链接CD133核酸适体(N-CD133),紫杉醇,负载紫杉醇的纳米载体(N-Pac)和N-Pac-CD133,8只/组,5 mg/kg紫杉醇,分别于第10、15和20天进行注射。在第40天时,处死小鼠后,对肿瘤进行摘除并称重,同时测量小鼠的体质量。结果 N-Pac-CD133的粒径为100 nm左右,包封率>80%,载药量>8%,在48 h内都显示出持续的药物释放。肺癌细胞的CD133^(+)细胞群体表现出肺癌干细胞的特征:更快的肺癌生长速度(30 d,P=0.001)和更高的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OV6(P<0.001)、CD133(P=0.001)、OCT3/4(P=0.002)、EpCAM(P=0.04)、NANOG(P=0.005)和CD44(P=0.02)。与非靶向N-Pac和紫杉醇相比,N-Pac-CD133对肺癌干细胞的靶向性(P<0.001)和细胞毒性作用显著增强。另外,N-PacCD133可显著减少肿瘤球的形成(P<0.001)。在治疗终点时,取小鼠肿瘤并对肿瘤进行称量,N-Pac-CD133治疗组和其他治疗组相比,肿瘤体质量显著减小(P<0.001)。结论 CD133核酸适体可以促进紫杉醇纳米载体靶向递送至CD133^(+)肺癌干细胞并杀伤肺癌干细胞。N-Pac-CD133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靶向肺癌干细胞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体 肺癌 紫杉醇 肿瘤干细胞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承威 武蕾蕾 +1 位作者 王德平 许晓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36,共5页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联合检测 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微微 夏洪莲 +1 位作者 丁冰 徐建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探究麻醉药物异丙酚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丙酚(Pro)组、Pro+DPCPX组、Pro+LY294002组、Pro+DPCPX+LY294002组,每组12只。血管... 目的:探究麻醉药物异丙酚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R)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丙酚(Pro)组、Pro+DPCPX组、Pro+LY294002组、Pro+DPCPX+LY294002组,每组12只。血管内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IR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阳性细胞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异丙酚能够有效降低IR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提高脑组织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有效降低IR大鼠血浆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P<0.05)。与此同时,异丙酚能够明显升高大脑皮质区p-Akt表达(P<0.05),异丙酚干预的IR大鼠体内PI3K/Akt信号通路呈高度激活状态。当实验大鼠加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时,异丙酚的神经保护作用被明显抑制,失去治疗效果。其抑制作用与A1R受体拮抗剂DPCPX效果相当。结论:异丙酚能够在IR大鼠模型中激活A1R,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促进p-Akt表达,进一步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脑组织Bcl-2表达水平,发挥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同时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发挥良好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子机制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控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邸彦橙 王志龙 +6 位作者 张智慧 宋静 高强 吴影 南锡浩 郭振海 田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与全蛋白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Res低剂量组(L-Res组)、Res高...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与全蛋白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Res低剂量组(L-Res组)、Res高剂量组(H-Res组)和Res高剂量联合Nrf2抑制剂ML385组(H-Res+ML385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1%乙二醇+2%氯化铵诱导法制备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连续造模4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Res或联合ML385处理,连续给药4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量、尿pH值,尿Ca^2+浓度、尿草酸(Ox)含量以及血清尿氮素(BUN)、肌酐(Cr)、Ca^2+含量;取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活性氧(ROS)水平;Von Kossa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草酸钙晶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核蛋白Nrf2及全蛋白Keap1、HO-1等表达。结果 Res可抑制模型大鼠肾脏组织中草酸钙晶体的形成,改善大鼠尿液、血液相关指标,降低肾脏组织中ROS水平和MDA含量,同时提高SOD活性,并可上调肾脏组织细胞核蛋白Nrf2及全蛋白Keap1和NO-1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然而,联合Nrf2抑制剂ML385处理则可抑制Res的作用效果。结论 Res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肾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从而抑制大鼠肾脏组织草酸钙晶体的形成,具有预防肾结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草酸钙 结石 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在大肠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红 庞丽莹 +3 位作者 李华洋 徐明鑫 闫海润 李荣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患者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其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n=85)、结直肠腺瘤(n=65)和健康人(n=40)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3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别,粪便IT...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患者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其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n=85)、结直肠腺瘤(n=65)和健康人(n=40)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3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别,粪便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2%和62.4%,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1.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1%和43.1%,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69.2%。结直肠癌组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P<0.001,P=0.001)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结直肠癌组术前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术后是否出现肿瘤复发有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结果显示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患者组无复发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组(P=0.0002,P=0.007)。其他因素均校正的情况下,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的复发有关(P=0.01,P=0.03),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粪便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单独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低,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阳性检出率,弥补了单独检测的不足。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甲基化 粪便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CDR1as:恶性肿瘤的新型调控因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晗 李兴 韩鹏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29-1335,共7页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闭合环状结构的新型非编码RNA,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与传统的线性RNA相比,circRNA不具有5′-和3′-末端,不会轻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能够稳定存在于多种体液且进化保守,目前已成为临床非编码RNA的重点研究对象...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闭合环状结构的新型非编码RNA,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与传统的线性RNA相比,circRNA不具有5′-和3′-末端,不会轻易被核酸外切酶降解,能够稳定存在于多种体液且进化保守,目前已成为临床非编码RNA的重点研究对象。恶性肿瘤具有发现晚、进展快、易复发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干预以及预后评估,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CDR1as是研究最为广泛的circRNA。它能够通过海绵微RNA(miRNA)或直接结合RNA结合蛋白(RBP),调控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或抑制肿瘤的进展,甚至影响肿瘤的化疗敏感性。CDR1as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通常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即可释放入血。因此,CDR1as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或者治疗干预的理想靶标。本文以circRNA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为基础,对CDR1as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水平、作用机制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等作一综述。同时,对CDR1as目前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应用于临床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初步了归纳,并对CDR1as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恶性肿瘤 CDR1as 早期诊断 治疗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