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熵的单元化制造系统状态度量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志峰 DAVID Janet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将描述单元化制造系统状态所需信息量分为结构熵和运行熵2种形式并予以定义;在信息熵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单元化制造系统的结构熵与运行熵函数,并对制造资源的状态认定进行说明;根据调度理论,分别建立最大可能调度时限和调度符合度模型.... 将描述单元化制造系统状态所需信息量分为结构熵和运行熵2种形式并予以定义;在信息熵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单元化制造系统的结构熵与运行熵函数,并对制造资源的状态认定进行说明;根据调度理论,分别建立最大可能调度时限和调度符合度模型.以实施单元化制造的某加工车间为背景,依据其在不同状态下制造资源的状态信息,实证分析并绘制了系统状态随调度变化的示意图,利用所建熵函数及调度模型对系统状态进行度量,以验证所提出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所构建的信息熵模型,可实现对单元化制造系统状态的度量与监控,并为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化制造系统 信息熵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在生物反应器内的构建与检测
2
作者 宋克东 杨志明 +6 位作者 刘天庆 智伟 李香琴 邓力 崔占峰 孙相玉 马学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1-508,共8页
用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新西兰兔颅骨来源的成骨细胞复合到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上,在新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三维构建组织工程骨,同时与静态培养环境中构建的结果进行比较.每12 h取样一次,培养至1周后结束.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 用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新西兰兔颅骨来源的成骨细胞复合到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上,在新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三维构建组织工程骨,同时与静态培养环境中构建的结果进行比较.每12 h取样一次,培养至1周后结束.分别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代谢产物等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器中以两种密度接种和构建的组织生长良好,细胞仍保持正常的染色体形态,并且反应器中构建物的细胞扩增是静态培养的5倍.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反应器内部流体对流所产生的应力刺激及其提供的三维培养环境,可提高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达,从而完成成骨细胞的快速增殖与分化并缩短工程化组织的构建时间.本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骨组织工程产业化的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生物反应器 生物衍生骨 绿色荧光蛋白 三维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艳霞 刘天庆 +3 位作者 宋克东 姜丽丽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9-655,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用改进的方法分离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通过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相关表面标记的表达、RT-PCR对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对分离得到的细胞向脂... 为进一步研究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用改进的方法分离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通过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相关表面标记的表达、RT-PCR对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对分离得到的细胞向脂肪、软骨、骨及心肌细胞诱导,观察其多向分化能力.结果显示:采用改进的方法,从400~600mg脂肪组织可收获约5×105个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并且细胞可以重叠生长1个月以上,期间细胞表现出几个对数增殖期;所有增殖的细胞其干细胞相关表面标记都呈阳性表达;转录因子Nanog、Oct-4、Sox-2和Rex-1也呈强阳性表达;ADSCs向脂肪、骨、软骨和心肌细胞诱导分化后能够分别表达脂滴、碱性磷酸酶和矿化结节、富含黏多糖的软骨细胞外基质,以及少量心肌特异性连接蛋白Connexin-43,表明ADSCs具有向多个胚层细胞分化的能力.此外,为获得更多具有强增殖能力的细胞,根据生长曲线,对细胞进行每14d传代而非传统的5d传代,发现所得到的细胞仍保持强的增殖能力、干细胞表型以及更强的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干细胞 增殖 倍增时间 多向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饱水煤样能量耗散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常胜 王文 +5 位作者 刘凯 袁瑞甫 张世威 李东印 李化敏 康迎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11-2026,共16页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与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所受静载荷与动载荷的结构失稳等因素有关。煤岩体失稳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储存、转换和释放,现场煤岩体破坏是受多种环境影响下的复杂过程,较难完成定量描述煤岩体释放吸收能量的大小,真三...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与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所受静载荷与动载荷的结构失稳等因素有关。煤岩体失稳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储存、转换和释放,现场煤岩体破坏是受多种环境影响下的复杂过程,较难完成定量描述煤岩体释放吸收能量的大小,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条件煤岩变形破坏的机理和能量耗散特征值得深入研究。采用真三轴动静载霍普金森冲击加载系统对自然与饱水2种状态煤样进行不同动静组合加载试验,通过试验分析2种状态煤样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变形破坏过程中各能量变化规律及占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饱水处理能够降低煤样对弹性能量的储存能力,饱水煤样的能量反射率比自然煤样高17.25%~37.04%,在相同Y轴静载作用下自然煤样的能量吸收率比饱水煤样高17.13%~55.95%;揭示了自由水在煤样裂隙中抑制能量的透射率,使入射能以反射能的方式进行无用耗散,减小煤样的能量吸收率;自然煤样的能耗密度大于饱水煤样,在冲击加载X方向煤样能耗密度与峰值动态应力呈正相关,在Y,Z轴方向呈负相关。证实了水在三维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对煤样吸能破坏的诱导作用,冲击能量在煤样中被煤样和水吸收,煤样吸收能量用于诱导形成新的裂隙,形成煤样宏观破坏,水吸收能量用于新旧裂隙的相互贯通,形成煤样内部微观结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耗散 饱水煤样 真三轴SHPB 煤矿冲击地压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的大规模扩增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克东 刘天庆 +4 位作者 崔占峰 李香琴 葛丹 孙相玉 马学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 进行SD大鼠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大规模扩增培养的研究。方法 利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大规模扩增成骨细胞 ,检测其组织形态和生物功能后。作为接种到支架材料上并于反应器内三维环境中培养组织工... 目的 进行SD大鼠成骨细胞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大规模扩增培养的研究。方法 利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大规模扩增成骨细胞 ,检测其组织形态和生物功能后。作为接种到支架材料上并于反应器内三维环境中培养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结果 成骨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每代可以扩增十倍以上 ,同时经过倒置相差显微镜、SEM(扫描电镜 )以及ALP(碱性磷酸酶 )和MTT等生物学性能检测后 ,发现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中三维培养的成骨细胞各种生物指标性能良好。结论 新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可以提供低剪切力的培养环境 ,而且细胞之间有三维联系的机会 ,成骨细胞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扩增能力 ,适于建立一种理想的成骨细胞体外扩增的三维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微载体 体外培养 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酸促进人脂肪干细胞体外迁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晗 刘天庆 +3 位作者 关水 朱艳霞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研究了益智仁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hADSCs)体外迁移的影响.实验采用明胶包被的Transwell细胞培养池,观察到适宜浓度的原儿茶酸可显著促进人脂肪干细胞体外迁移,其作用呈现明显剂量依赖性.同时,1.5 mmol/L原儿茶酸促进hADSCs... 研究了益智仁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hADSCs)体外迁移的影响.实验采用明胶包被的Transwell细胞培养池,观察到适宜浓度的原儿茶酸可显著促进人脂肪干细胞体外迁移,其作用呈现明显剂量依赖性.同时,1.5 mmol/L原儿茶酸促进hADSCs迁移的作用最强且呈现时间依赖性.RT-PCR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原儿茶酸处理后,人脂肪干细胞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明显升高.酶谱分析发现,经原儿茶酸处理后,干细胞的活性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增加.抗体阻断实验显示,细胞迁移能力的增强与MT1-MMP的表达升高和MMP-2的活化增强有关.最后,人脂肪干细胞鉴定结果表明,经原儿茶酸处理后的人脂肪干细胞仍保持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潜能的特性.因此,原儿茶酸有可能在脂肪干细胞移植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酸 脂肪干细胞 迁移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内皮体外模型玻璃化法保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文霞 马学虎 +2 位作者 于小川 刘天庆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6-792,共7页
以牛角膜内皮细胞在培养至融合时的单层细胞作为角膜内皮的体外模型,采用两种玻璃化溶液,考察玻璃化过程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首先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考察了体外模型的细胞形态和胞间连接情况,发现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融合后无论是细胞... 以牛角膜内皮细胞在培养至融合时的单层细胞作为角膜内皮的体外模型,采用两种玻璃化溶液,考察玻璃化过程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首先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考察了体外模型的细胞形态和胞间连接情况,发现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融合后无论是细胞形态和胞间连接都与天然的角膜内皮相近.然后用低温显微镜考察了两种玻璃化溶液在升降温过程的结冰情况,发现两玻璃化溶液在100℃/min的降温和升温速率下都能玻璃化且反玻璃化较弱.设计了一套保护剂的导入和洗脱方案,使得内皮细胞的体积变化维持在-50%~40%.最后以CCK-8试剂盒考察了玻璃化溶液的毒性和细胞经冷冻后的活性,发现VS^2的毒性比VS^1强;经VS^1和VS^2冷冻后的细胞活率分别为61.3%和51.7%,这说明VS^1的保存效果比VS^2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内皮细胞 玻璃化溶液 1 2-丙二醇 海藻糖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胶原基可注射水凝胶制备及生物相容性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克东 刘天庆 +5 位作者 姜波 李瑞鹏 张文 姜丽丽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4-652,共9页
制备了可注射的新型温敏性壳聚糖-甘油磷酸钠-胶原(chitosan-glycerophosphate-collagen,C-GP-Co)水凝胶并检测了其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生物相容性.首先将体积分数2.2%的壳聚糖溶... 制备了可注射的新型温敏性壳聚糖-甘油磷酸钠-胶原(chitosan-glycerophosphate-collagen,C-GP-Co)水凝胶并检测了其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生物相容性.首先将体积分数2.2%的壳聚糖溶液与质量分数50%的B.甘油磷酸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将2mg/mL胶原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得到壳聚糖-甘油磷酸钠-胶原水凝胶;随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测定了37℃时的成胶时间并测量水凝胶中提取培养基的渗透压;最后将分离、培养和免疫表型鉴定后的ADSCs接种在C-GP—Co水凝胶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并用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eity试剂盒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状况,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C—GP—Co水凝胶37℃的成胶时间为12min,水凝胶内部呈海绵状多孔结构,水凝胶中提取培养基的渗透压为310-330mmol/kg.培养7d后,C-GP-Co水凝胶表面的ADSCs贴壁生长,并显示出良好的细胞活性.上述结果表明制备的C-GP-Co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ADSCs生长增殖的良好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壳聚糖 胶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基质细胞对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支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洋 刘天庆 +3 位作者 范秀波 鲍春雨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2,共7页
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与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钙微胶珠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了7d的体外静态共培养.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在0、72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甲基纤维素集落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d的静态共培养... 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与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钙微胶珠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了7d的体外静态共培养.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在0、72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甲基纤维素集落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d的静态共培养,在添加常规剂量造血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中,总有核细胞扩增了(15±2.85)倍,CD34+细胞扩增了(5.33±0.32)倍,CFU-Cs扩增了(5.6±1.21)倍.微胶囊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共培养隔离手段,微囊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添加适量血清或者造血生长因子组合的条件下对于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在静态下的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 CD34+细胞扩增 间充质干细胞 海藻酸钙微胶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直径神经干细胞球慢速低温冻存的研究
10
作者 马学虎 侯颖 +5 位作者 石颖 张蕾 范文霞 葛丹 刘天庆 崔占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0-915,共6页
为提高神经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的效果及存活率,对不同尺寸与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球进行了在不同浓度DMSO(二甲基亚砜)下的慢速冻存比较。首先用CCK-8试剂盒测定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曲线,然后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3类神经干细胞(单细胞悬液,直径30... 为提高神经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的效果及存活率,对不同尺寸与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球进行了在不同浓度DMSO(二甲基亚砜)下的慢速冻存比较。首先用CCK-8试剂盒测定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曲线,然后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3类神经干细胞(单细胞悬液,直径30~50μm球,直径80~100μm球)分别进行了7个不同浓度(3%,5%,7%,8%,10%,15%,20%)DMSO的冻存实验比较,并对冻后复苏的细胞进行活性检测和诱导分化。结果表明,直径80~100μm的神经干细胞球,DMSO浓度8%,复苏后细胞活率82.9%,且仍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间的亲密联系和刻痕信号与直径尺寸共同作用,影响着神经干细胞的冻存复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细胞球直径 DMSO 慢速冻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体外三维培养神经干细胞
11
作者 关水 刘天庆 +3 位作者 葛丹 陆瑞欣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7-643,共7页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并通过层粘连蛋白(LN)进行结构修饰,测定其物理性能特征,建立了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的三维培养体系,同时考察了NSCs与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孔径、孔隙率、吸水率、降...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并通过层粘连蛋白(LN)进行结构修饰,测定其物理性能特征,建立了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的三维培养体系,同时考察了NSCs与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孔径、孔隙率、吸水率、降解率等参数的比较表明,体积比为7:3的复合支架更适合于体外细胞培养的要求,并且NSCs在经LN修饰后支架材料上的接种率得到明显提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NSCs能够在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内良好地生长、增殖及分化.这些结果为NSCs的进一步临床移植应用,以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筛选和机理研究等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三维培养 复合支架 胶原-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自体血清支持脐血源HSCs和MSCs共培养研究
12
作者 宋克东 刘天庆 +7 位作者 殷轶群 郭文华 方美云 石芳鑫 朱丽丽 吴筱婷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1-640,共10页
考察使用cytodex-3微载体共培养人脐带血(UCB)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于未来临床治疗中的可能性.考虑到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要求,尝试采用采集于UCB的人自体血清(HAS)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胎牛血清... 考察使用cytodex-3微载体共培养人脐带血(UCB)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于未来临床治疗中的可能性.考虑到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要求,尝试采用采集于UCB的人自体血清(HAS)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胎牛血清(FBS),以期在体外共培养后可同时获得UCB-HSCs和UCB-MSCs.由于MSCs贴附的cytodex-3载体与悬浮的HSCs之间的密度差异,在共培养后自由沉降分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将会十分容易.为优化培养条件,评估了用不同含量的HAS(2.8%、5.6%、8.3%和11.1%)对UCB-MSCs和UCB-HSCs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5.6%HAS培养UCB-HSCs最优,扩增倍数达(1.88±0.33)倍,且同时对UCB-MSCs的扩增亦无很大影响.因此,共培养条件下的HAS最佳含量约为5.6%.所研发的共培养体系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扩增的UCB-HSCs和UCB-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自体血清 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忆阻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多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哲康 杜晨杰 +3 位作者 林辉品 赖俊昇 胡小方 段书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5-843,共9页
高清晰度的图像是信息获取和精确分析的前提,研究多帧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能够有效解决因外部拍摄环境引起的图像细节丢失、边缘模糊等问题。该文基于纳米级忆阻器,设计一种多通道忆阻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MMPCNN),能够有效模拟网络中... 高清晰度的图像是信息获取和精确分析的前提,研究多帧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能够有效解决因外部拍摄环境引起的图像细节丢失、边缘模糊等问题。该文基于纳米级忆阻器,设计一种多通道忆阻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MMPCNN),能够有效模拟网络中连接系数的动态变化,解决神经网络中固有的参数估计问题。同时,将提出的网络应用于多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中,实现低分辨率配准图像的融合操作,并通过基于稀疏编码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构算法对获得的初始高分辨率图像进行优化。最终,一系列计算机仿真及分析(主观/客观分析)验证了该文提出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多帧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物和含水乙醇的GDI发动机运行(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Richard STONE 陈龙飞 +2 位作者 Nathan HINTON Felix LEACH 徐帆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作为可再生燃料和改善能源安全的手段,乙醇被逐步推广使用。为研究含水的混合乙醇的燃烧性能以及水与乙醇一汽油的溶混性,试验了含乙醇0-100%的汽油、乙醇混合物,评价了混合物的喷雾特性、燃烧性能和颗粒物排放性能,进行了汽油、... 作为可再生燃料和改善能源安全的手段,乙醇被逐步推广使用。为研究含水的混合乙醇的燃烧性能以及水与乙醇一汽油的溶混性,试验了含乙醇0-100%的汽油、乙醇混合物,评价了混合物的喷雾特性、燃烧性能和颗粒物排放性能,进行了汽油、乙醇、水的三相图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量不大于40%时,汽油乙醇混合物中水的存在,不妨碍混合物用作汽油直喷发动机燃料。向喷射汽油中加注乙醇,增大了喷射燃料的体积;以这种燃料注入并持续喷雾,尤其是在冷发动机情况下,降低了混合物均匀性,减少了燃烧稳定性,对于当量比混合物,还增加了颗粒物的排放。向喷射燃料的乙醇中加注水,在含水量不大于30%时,燃烧持续时间不明显增加,燃烧稳定性不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直喷(GDI)发动机 颗粒排放 乙醇 含水乙醇 混合燃料 喷油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脱碳目标所面临的能源转型挑战 被引量:4
15
作者 Gautam Kalghatgi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会给全世界带来“生存危机”,人类必须大幅度和迅速减少温室气体(GHG)以及化石燃料的应用。但过去的经验表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度上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对。另外,当前化石燃料约占全球一次能源的85%,即使仅用无碳化...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会给全世界带来“生存危机”,人类必须大幅度和迅速减少温室气体(GHG)以及化石燃料的应用。但过去的经验表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度上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对。另外,当前化石燃料约占全球一次能源的85%,即使仅用无碳化能源来替代其中的60%就需要世界各地建造功率总容量约为9.4 TW的连续的无碳能源。同时,现有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的基础设施必须拆除,航空、钢铁和水泥行业必须大幅停产。这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对计划继续使用化石燃料来发展经济的较贫穷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更好的方法是认清现状,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对此,该文将围绕交通运输,特别是纯电动汽车,说明新能源面临的一些挑战;也对英国的一些政策进行了讨论,其中许多一般性的观点也适用于大多数其他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转型 温室气体排放 脱碳 新能源 运输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价在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较高的国家会更高吗?(2019年数据)
16
作者 Gautam Kalghatgi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3,共5页
该文将欧洲、亚洲和美洲20个不同国家的国内电价(P)与2019年的总发电量、装机容量以及风能和太阳能提供的实际能源(间歇型能源,VER)的各种组合进行比较,发现各国国内电价与间歇型能源的人均装机容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比过去报道的... 该文将欧洲、亚洲和美洲20个不同国家的国内电价(P)与2019年的总发电量、装机容量以及风能和太阳能提供的实际能源(间歇型能源,VER)的各种组合进行比较,发现各国国内电价与间歇型能源的人均装机容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比过去报道的在欧洲的关系要弱一些。与各国国内电价相关性最强的是风和太阳能在额定容量下连续工作的最大可用能量与实际总发电量的比值,其R^(2)值为0.71。各种相关性表明,尽管可能还有其他政策上的选择,但通过使用其他无CO_(2)的能源或用更高的容量因子获得更高效的间歇型能源以减少间歇型能源提供的电力比例,可以缓解可变可再生能源对各国国内电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太阳能 电能 国内电价 间歇型能源 容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健康检测:水可持续发展评估和河流可持续发展指数
17
作者 WU Hui-juan Richard C Darton +1 位作者 Alistair G L Borthwick NI Jin-ren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0,共2页
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水资源短缺和退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为人类各种竞争性用水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已成为更具挑战和关键的问题。维护和恢复河流健康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的... 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水资源短缺和退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为人类各种竞争性用水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已成为更具挑战和关键的问题。维护和恢复河流健康系统已经成为环境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为了解这些挑战,实现未来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河流健康进行综合评估。河流健康评估工具已经发展到测量河道的生态状况和自然资本。基于将河流健康测量延伸至包含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提出一个用于评估河流可持续性的指标框架,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如何用于评估水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问题,介绍了我们所采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估的过程分析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中国黄河下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系统方式,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并可生成一套定制指标。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为评估河流的可持续性提供了透明和参与的基础。这种评估为关键问题识别提供了信息和概貌,尤其对支撑政策制定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评估 可持续发展指数 河流健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